|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劳特伯医学成像研究中心:神经医学影像学术交流会(2.5日 B619会议室)欢迎大家参加!
来源:2015-02-04 SIAT医学影像学英语
神经医学影像学术交流会
2.5日 B619会议室
组织: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医工所劳特伯医学成像研究中心
13:30-14:00
实验室参观(一楼,五楼,六楼)
14:00-14:30
神经精神类疾病的fMRI研究
严福华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14:30-15:00
精神疾病的神经调控治疗
孙伯民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15:00-15:30
垂体性库欣的问题与思考
孙青芳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15:30-15:50
基于PET/CT的肺癌诊断进展
强彦教授:太原理工大学
15:50-16:00
胶质瘤治疗后的影像评估新技术
隆晓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16:00-16:10
颅内血管壁磁共振成像
张磊: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ShenzhenInstitutesofAdvanced Tech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第485期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学术讲座
The485thAcademicSeminar on Biomedical and Health Engineering
报告人
严福华 博士
日期:2015年2月5日
时间:14:00-14:30
地点:B619
Title:神经精神类疾病的fMRI研究
Abstract: 采用多模态fMRI研究PD、AD及抑郁等神经精神类疾病患者的神经环路功能与结构改变,探索是否可为临床诊断和干预治疗提供线索;利用新型的QSM软件,精确定量检测脑内铁含量,为PD和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提供依据,以期用于指导和监测治疗、评价预后。
严福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博士生导师,行政主任。1989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获学士学位。1989年8月~2006年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工作,其中1996年获医学博士学位。2006年3月~2008年2月担任徐汇区卫生局副局长,2008年3月~2011年4月在中山医院放射科工作,2011年4月底调动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工作,担任行政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为中华放射学会十三届、十四届委员会委员;中华放射学会质量与安全学组副组长;中华放射学会腹部学组委员;上海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常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中华放射学杂志》等十余种杂志的编委。专业特长为腹部影像诊断,科研方向为肝肿瘤和肝脏弥漫性病变影像诊断,MR功能成像和MR血管成像。目前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基于MR微血管成像技术在体研究肝纤维化发展过程中血管生成的作用》70万),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项目一项(《双能CT物质分离技术结合MRIDEAL-QUANT技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定量测定的综合研究》)。2010年获得“明治乳业生命科学奖”科学奖,2008年获得“上海市巾帼创新奖”提名奖,同时被授予“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2004年获 “上海市优秀医苑新星”称号。主编专著2部,担任副主编专著5部。发表论著15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已培养博士生7名,硕士生6名,目前在读博士生5名。
Organizedby:
Instituteof Biomedical and Health Engineering (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
Key Laboratory for Health Informatics, ChineseAcademy of Sciences (中国科学院健康信息学重点实验室)
IEEE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Society Shenzhen Chapter(IEEE-EMBS 深圳专业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ShenzhenInstitutesofAdvanced Tech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第486期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学术讲座
The486thAcademicSeminar on Biomedical and Health Engineering
报告人
孙伯民 博士
日期:2015年2月5日
时间:14:30-15:00
地点:B619
Title:Deep brain stimulation for eatingdisorders
Abstract:Objective: Anorexia nervosa is one of eating disorders, which is medicalrefractory with high mortality rate. We studied deep brain stimulation ofnucleus accombens oranterior capsulotomy formedical refractory anorexia nervosa. Materials and Methods: 16 patients withrefractory anorexia nervosa underwent bilateral deep brain stimulation ofnucleus accombence .All of 16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over 12 months. Body mass index (BMI) andmenstrual status , Yale-Brown obsessive-compulsive rating scales, HamiltonAnxiety rating scales and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s were employed toevaluate the efficacy pre and 1 year postoperatively. 10 patients did not show significantimprovement after more than 6 months NAcc stimulation received bilateralanterior capsulotomy
.
孙伯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中心主任,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1986年开始从事功能神经外科,1994-1999年在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医学中心功能神经外科中心接受功能神经外科训练,1999回国后在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工作,在国内率先采用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及手术方法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等精神疾病,2001年在世界上首次报告内囊前肢毁损产生脑葡萄糖代谢改变,2003年在世界上首先报告丘脑底核电刺激治疗肌张力障碍,现已在全世界广泛运用。2006年在国际上首创手术治疗神经性厌食症,使这种死亡率极高的疾病有了治愈的方法,美国洛杉矶时报等300多家媒体专题报道。在国外专业杂志发表SCI论文10余篇,主编英文专著一本(Springer出版),并参与四本国外专著编写。目前担任世界立体定向及功能神经外科学会副主席,亚洲功能神经外科学会主席,亚洲癫痫外科学会执行委员,中国医师学会神经调控学会副主委,中国功能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Organizedby:
Instituteof Biomedical and Health Engineering (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
Key Laboratory for Health Informatics, ChineseAcademy of Sciences (中国科学院健康信息学重点实验室)
IEEE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Society Shenzhen Chapter(IEEE-EMBS 深圳专业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ShenzhenInstitutesofAdvanced Tech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第487期
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学术讲座
The487thAcademicSeminar on Biomedical and Health Engineering
报告人
孙青芳 博士
日期:2015年2月5日
时间:15:00-15:30
地点:B619
Title:垂体性库欣的问题与思考
摘要:瑞金医院是国内较早(1983年)开展经鼻蝶垂体腺瘤手术的单位之一。2003年瑞金医院整合内分泌科、神经外科、放射科(同位素)、放疗科(伽马刀)、病理科等学科,经过10余年的努力,在垂体腺瘤尤其是功能性垂体腺瘤的诊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并形成“瑞金垂体腺瘤特别是库欣综合症的诊治路径”,库欣病的年发病率为2-3/100万人,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女性常见,儿童和青春期库欣病少见,约占14%左右。其死亡率较正常人群高4倍。瑞金医院神经外科已完成垂体性库欣300余例,缓解率86.1%,但鉴于库欣综合症疾病的复杂性,其目前诊断、治疗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作者就垂体性库欣病存在的问题与思考与大家展开讨论。
孙青芳,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从事神经外科医教研工作30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1993年9月以来师从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张天锡教授、丁美修教授、沈建康教授及德国H .Bertalaffy教授。在导师的指导和严格要求下,业务水平迅速提高。掌握翼点、眶颧、枕下乙状窦后、后正中以及远外侧入路等高难度的手术入路技巧和要点并独立完成有一定难度的手术,尤其擅长颅内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目前年均参加手术例数220-260例,其中颅内肿瘤约180-220例/年。近年来组织申请和实施的科研经费达数百万余元。发表论文100余篇, 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50篇,SCI收录15篇。获得2005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五完成人)、2004年上海市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完成人)、2000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三完成人)、1998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五完成人)、1997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第三完成人)、1996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第六完成人)。
Organizedby:
Instituteof Biomedical and Health Engineering (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
Key Laboratory for Health Informatics, ChineseAcademy of Sciences (中国科学院健康信息学重点实验室)
IEEE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Society Shenzhen Chapter(IEEE-EMBS 深圳专业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ShenzhenInstitutesofAdvanced Tech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第488期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学术讲座
The488thAcademicSeminar on Biomedical and Health Engineering
报告人
强彦 博士
日期:2015年2月5日
时间:15:30-16:00
地点:B619
Title:基于PET/CT的肺癌计算机辅助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摘要:在过去的数年中,计算机医学影像辅助诊断技术研究取得很多成就。本讲座介绍基于PET/CT的医学影像,借助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在肺癌的早期诊断方面,目前展开的研究和未来的工作展望,报告结合报告人的研究课题,阐述在挖掘研究新的医学影像辅助诊断技术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强彦,博士,教授,太原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实验技术中心主任,山西省计算机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小企业产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太原分论坛主席(2013-2014),中国计算机学会人机交互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ACM会员,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10),山西省教学基本功竞赛工科第一名(2010年),山西省育人杯优秀教师(2011),山西省优秀班主任(2012年),太原理工大学“十佳师德标兵”(2009-2011),太原理工大学最美教师(2014)。主要从事云计算和图像处理等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基金项目2项,主持和参与省部级项目8项,发表论文50余篇,SCI、EI检索20余篇,申报发明专利6项。主编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主编专著1部,主编和参与编写其它各类教材书籍12部。主讲国家级视频精品课程1门。
Organizedby:
Instituteof Biomedical and Health Engineering (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
Key Laboratory for Health Informatics, ChineseAcademy of Sciences (中国科学院健康信息学重点实验室)
IEEE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Society Shenzhen Chapter(IEEE-EMBS 深圳专业委员会)
|
来自安卓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