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应用
微信
微博
QQ群
普通登陆
QQ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登录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影像医生
也能
网上问诊
了
首页
社区
BBS
新闻
读片会
影像图库
锐滴达
医影在线
»
社区
›
教育专区
›
典型病例
›
CL0888:女,65岁,典型!
1
2
3
/ 3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查看:
4306
|
回复:
20
[腹盆腰部]
CL0888:女,65岁,典型!
[复制链接]
sdqzwyx
sdqzwyx
当前离线
积分
3594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08-10-4 06:20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女,65岁,腹部不适,全消钡餐透视发现,询问病人,本人发现病变已10多年。
[本贴已被 sdqzwyx 于 2008-10-4 21:19:54 修改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空间
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
收藏
0
赞同
0
反对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雨泽小草
雨泽小草
当前离线
积分
0
2
#
发表于 2008-10-4 06:25
|
只看该作者
右侧腹股沟疝!典型.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zrs
zrs
当前离线
积分
1299
3
#
发表于 2008-10-4 15:31
|
只看该作者
是疝,不过是直疝吗?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黑白光影
黑白光影
当前离线
积分
44177
4
#
发表于 2008-10-4 18:04
|
只看该作者
检查做滴爽。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杀毒软件
杀毒软件
当前离线
积分
27536
5
#
发表于 2008-10-4 18:30
|
只看该作者
疝气---典型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8450m
358450m
当前离线
积分
11540
6
#
发表于 2008-10-4 18: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女,53岁,典型!
以下是引用
雨泽小草在2008-10-3 22:25:00
的发言:
[br]右侧腹股沟疝!典型.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dqzwyx
sdqzwyx
当前离线
积分
3594
7
#
楼主
|
发表于 2008-10-6 01:45
|
只看该作者
请大家分析一下是哪种类型的疝?股疝、腹股沟斜疝还是直疝?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jiajie
jiajie
当前离线
积分
15679
8
#
发表于 2008-10-6 05:09
|
只看该作者
疝囊不大,与股骨头大小相仿,位于腹股沟韧带外下方,考虑股疝。
============================================================
=====================
===========
【股疝】
凡经股环、股管而自卵园窝突出的疝,叫做股疝。股疝多见于中年以上的经产妇女,右侧较多见。临床上较少见,约占腹外疝的5%。
[解剖基础] 股管是一个狭长形潜在性间隙,长约1.0~1.5cm。股管有上、下两口,上口为股环,椭圆形,直径约1.25cm,上覆盖有股坏隔膜。股管前界是腹股沟韧带,内界是陷窝韧带,后界是耻骨梳韧带,外界是股静脉。股管下口为卵圆窝,在耻骨结节的下外侧约2cm处,是阔筋膜的一个缺陷,呈椭圆形,上有一层薄膜覆盖,称为筛状板。大隐静脉也在此穿过筛状板而汇入股静脉。
[病因] 女性骨盆较宽阔,联合肌腱及陷窝韧带常发育不全或变薄,导致股环宽大松弛,加上腹内压增高的诱因,使下坠的腹腔内脏经股环进入股管,自卵圆窝突出,故女性多见。疝内容物多为小肠和大网膜。
由于股管几乎是垂直向下的,疝内容物似直线状下坠,但一出卵圆窝后,却突转向前,形成一锐角。加以股环本身狭小,周围韧带坚韧,因此容易发生嵌顿和绞窄。
[临床表现] 易复性腹疝的症状较轻,常为病人不注意,尤其肥胖者更易被疏忽和漏诊。股疝之疝块通常不大,主要表现为卵圆窝处有一半球形隆起,大小通常象一枚核桃或鸡旦。质地柔软,为可复性。由于囊外有丰富的脂肪组织,平卧而回纳疝内容物后,有时疝块并不完全消失。由于疝囊颈狭小,当咳嗽增加腹压时,局部咳嗽冲动感不明显,一部分病人可在久站后感到患处胀痛、下坠不适。
约半数病例,发生嵌顿,引起局部明显疼痛,出现急性肠梗阻疝状时才来就诊。故对急性肠梗阻病人,尤其是中年妇女,应注意检查有无股疝,以免漏诊。
[鉴别诊断] 股疝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腹股沟疝:腹股沟斜疝位于腹股沟韧带的上内方,呈梨形,而股疝则位于腹股沟韧带之下外方,多呈半球形。疝块回纳后,用手指紧压腹股沟管内环、嘱病人站立或咳嗽,为腹股沟斜疝时疝块不再出现,而股疝则复现。腹股沟直疝位于腹股沟韧带上方,手指检查腹股沟(hesselbach)三角,腹壁有缺损。
2.大隐静脉曲张结节:在病人站立或咳嗽时可增大,平卧时消失,可误为可复性股疝。鉴别要点在于用手指压住股静脉近侧端,可使大隐静脉曲线结节膨胀增大,而股疝则否。静脉曲张者常伴有下肢其它部位的静脉曲张,对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3.淋巴结肿大:嵌顿性股疝应与急性淋巴结炎相鉴别,后者常呈椭圆形,虽有压痛,但没有剧烈腹痛等急性肠梗阻症状。常可在同侧下肢找到原发感染灶。
4.髂腰部寒性脓肿:因有咳嗽冲击感,平卧时肿块也能部分缩小,可与股疝相混淆,但它多位于腹股沟外侧,偏髂窝处,有较明显的波动征。x线片可见腰椎或骶髂关节结核。
【来源】http://liver.fmmu.edu.cn/text/hernia3.htm
编辑词条腹股沟直疝
【概述】
腹内脏器和组织经腹壁下动脉内侧黑塞尔巴赫(hesselbach)三角突出体表为腹股沟直疝。年老体弱,腹壁肌肉、腱膜、筋膜退化,腹壁强度降低,在腹内压增高的作用下可发生直疝。巨大斜疝使腹股沟管后壁强度明显减弱或缺如也可并发直疝。
【治疗措施】
如无手术禁忌,原则上应手术治疗。鉴于直疝极少发生嵌顿,对年老体弱或伴其他慢性疾患不能耐受手术者,可用疝托以减轻症状。
由于直疝无明显疝囊颈和疝囊,术中只需切除松弛突出的腹膜。有时可转变成斜疝再高位结扎。修补可采用madden法以增强腹横筋膜强度。亦可采用bassini或halsted法以增强腹股沟管后壁。必须指出,对于巨大直疝宜行mcvay法而不宜采用madden法。
【临床表现】
直疝多见于中、老年体弱者。直疝一般并无明显症状,只在疝块外突时有轻微酸胀感。由于疝直接在黑氏三角顶出,疝环即黑氏三角薄弱区,较宽大,无明显疝囊颈,极少发生嵌顿。体格检查令患者站立,疝块即在耻骨结节外上方突出,呈半球状隆起。回纳后用手按压黑氏三角区能阻挡疝块复出。
【鉴别诊断】
直疝不进入阴囊藉此可与斜疝鉴别。亦可在回纳疝块后按压内环,疝块仍然突出。在术中可根据疝环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判断,直疝疝环位于腹壁下动脉内侧。
【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289165.htm
腹股沟斜疝
【概述】
当疝内容物(主要为肠管)从们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琛环突出,经过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管的浅环,进入阴囊所形成的疝称腹股沟斜疝。
腹股沟斜疝又分为先天性腹股沟斜疝和后天性腹股沟斜疝两种:
(1) 先天性腹股沟斜疝:与胚胎发育有关。人类胚胎期,睾丸从腰椎旁逐渐下降,同时带动部分腹膜、腹横盘膜及腹部肌肉经过腹股沟管逐渐下移,形成阴囊。在睾丸下降过程中,腹膜形成一个腹膜鞘突。当睾丸下降完成后,腹膜鞘突自行缩闭锁。如果腹膜鞘突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一捅阴影
一捅阴影
当前离线
积分
0
9
#
发表于 2008-10-6 05:15
|
只看该作者
疝囊形态呈梨形,应为斜疝.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zjzjr
zjzjr
当前离线
积分
38298
10
#
发表于 2008-10-6 20:55
|
只看该作者
支持股疝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下一页 »
1
2
3
/ 3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CR/DR/CT/MRI/PACS技术讨论区
结果反馈(病例)
影像生活
答疑解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