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289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胃肠道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6-18 21: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胃肠道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

    胃肠道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是外科手术,但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介入治疗既提高了胃癌外科根治切除术的疗效,又为不能外科手术切除的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途径。

  介入治疗的机理:恶性肿瘤的供养血管多为动脉,经相应肿瘤供养动脉直接将化疗药物注入肿瘤区域内,与传统全身静脉化疗相比,提高了局部的化疗药浓度,而且减少了全身的副反应,辅以动脉栓塞,切断了肿瘤的能量供应,使肿瘤细胞缺血、缺氧,饥饿而亡。同时由于栓塞剂沉积于瘤体内,其所携带的化疗药物缓慢释放可长期作用于肿瘤细胞,疗效明显提高。对晚期无法切除的病灶,通过介入治疗,可使肿瘤缩小,改善症状或获得手术机会。

  胃肠道肿瘤并发症的介入治疗

  1、胃肠道狭窄梗阻

  随着肿瘤的生长一些患者会出现胃肠道狭窄梗阻,表现有恶心、呕吐、进食困难等症状,介入治疗可以解除胃肠道梗阻,达到减轻症状并恢复功能治疗的目的,甚至有“立竿见影”效果。介入治疗技术有胃肠道狭窄扩张术、胃肠道内支架植入术、经皮穿刺胃造瘘术。通过胃肠道狭窄扩张术、内支架植入术病人很快即可进食,恢复肠内营养,经皮穿刺胃造瘘术是在x线导引下,经皮穿刺胃腔,将营养管置于十二直肠或空肠内,固定胃壁和腹壁,如同外科手术,建立肠内营养通道,明显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现已成为可以取代外科手术或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目前介入治疗主要用于食管、上胃肠道、结肠狭窄。

  2、消化道出血

  急慢性消化道出血是胃肠道恶性肿瘤的致死性并发症之一,临床多难以确定出血原因和部位。介入技术可以通过对胃肠道血管进行造影和栓塞,实现诊断、治疗“一举两得”。治疗原理:在行血管造影后向出血动脉内灌注血管收缩剂,使血管收缩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为外科手术及内科治疗创造有利条件,或者栓塞供血动脉达到立即和永久止血的目的。对于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上消化道大出血,可通过经皮穿肝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术阻断血供,达到紧急止血的治疗目的,有条件的病人可以进一步行门体分流术(tips)降低门脉压力,预防再出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10-7 05:1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10-28 11:1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