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例讨论:
http://www.radida.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4221 ]
简评:
结肠粘液癌是特殊类型的结肠癌,临床少见,但此类肿瘤较容易发生肝转移,明显高于非粘液肠癌。有文献报道结肠粘液癌肝转移容易出现钙化。这种特征性CT表现,有利于正确预测病变,并可能提示原发病灶并予早期手术治疗。螺旋CT动态扫描,动脉期显著强化者,无论为边缘性还是涉及整个病灶,均与原发性肝癌及小的血管瘤相类似,而难以鉴别。有作者认为,动脉期成像无疑增加了像肝细胞癌这样的富血管肿瘤或富血管转移瘤的检出率。然而,大多数结肠癌肝转移是乏血管的,故应最好在门静脉期成像。本例CT表现边缘强化的转移病灶见于门静脉期,延迟扫描似见向中心扩展。
结肠粘液癌肝转移的鉴别诊断 结肠癌内钙化是结肠粘液癌的主要CT表现特点,此类肿瘤在肝脏转移率较高,其转移灶也容易出现钙化,因此钙化也应是结肠粘液癌肝转移的另一CT特点。如果肝内CT表现有高密度钙化占位性病变并有结肠粘液癌特征性CT表现或术后史,一般诊断不难:但肝内表现为低密度结节,应注意与肝囊肿及肝血管瘤等良性结节鉴别。最常见的肝囊肿绝大部分具有典型CT表现,其边缘光滑,分界清楚,呈水样密度的球形阴影,无强化。对于肝血管瘤的诊断,具有以下3个特点:(1)早期病灶边缘呈高密度强化:(2)增强区域进行性向中心扩展:(3)延迟扫描病灶呈等密度。肝内CT平扫表现为等密度病灶,只能依靠动态增强扫描判断。对于小于1cm的低密度结节和大于3cm的转移性病灶,在CT表现上与原发性肝癌鉴别就相当困难,这样需要结合病史和实验室资料来鉴别诊断。
在螺旋CT扫描中若发现下列指征往往提示手术可切除:(1)孤立性转移灶,或其周围有一个或数个卫星灶但局限在同一肝叶内:(2)无肝外转移灶存在:(3)原发肿瘤已得到根治。而存在下列指征则意味手术难以切除或预后不良:(1)病灶数目>4个:(2)门静脉、肝静脉侵犯:(3)缺少纤维素性假包膜等。对于切除后复发者,如符合上述标准仍可考虑二次手术。特别是对于孤立性转移灶或小于3个病灶者应该积极切除,切除范围应距肿瘤边缘1cm以上,以提高生存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