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215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胸膜疾病的MRI诊断及其进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7 22: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胸膜疾病的mri诊断及其进展

  单纯依据临床表现往往难以鉴别胸膜病变的良、恶性。个别情况下即使是胸腔穿刺术、经皮胸膜穿刺活检术甚至剖胸探查术的结果都可能不能定性。影像学检查在胸膜疾病临床诊断与在治疗过程中的观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ct的应用使胸膜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近年来mri在胸膜疾病的应用前景已经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mri检查技术:

1.常规mri

2.高分辨mri

二、mri形态学特点对胸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mri在确定胸膜病变的侵犯范围和程度方面与ct具有基本相同的作用。由于其优越的软组织对比,不断改善的空间分辨率及多平面的成像能力,特别是在t2wi及增强t1wi时肿瘤与脂肪及脂肪组织的信号差异显著,mri被证明对肿瘤侵犯胸壁软组织和膈肌特别敏感。尤其是位于肺上沟及肺底的肿瘤,mri的冠状位或矢状位成像能较好地反映肿瘤与肺尖邻近胸壁结构以及与肺底部膈肌的关系。因此,迄今为止mri在胸膜及胸壁疾病诊断中最重要的应用在于评估肺癌(特别是肺上沟瘤)对胸壁的侵犯。

近年来,人们广泛关注的是mri对胸膜、胸壁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我们对42例胸膜增厚的患者作了ct、mri对照研究表明,有助于诊断恶性病变的影像征象有:环形胸膜增厚、结节状胸膜增厚、胸膜轮廓不规则、胸壁及膈肌受侵,所有这些征象常见于恶性胸膜病变,特异性87%,敏感性为93%;27例恶性胸膜病变中,25例出现一种及一种以上上述征象,良性胸膜病变出现上述征象的比例仅为2/15。众多研究均表明上述征象在恶性病变的出现率比在良性病变中更为常见。

胸膜增厚大于1cm在一些文献中被作为判断恶性胸膜病变的重要影像学标准之一,但该项指标能否作为诊断标准学术界尚有分歧。我们近几年的研究表明胸膜增厚大于1cm用于鉴别良恶性胸膜肿瘤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都较低(47%/64%)。该项研究结果与文献的差异可能既与所分析的病种不同有关,还可能与ct及mri设备的改进提高了胸膜厚度测量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有关。

总之,以形态学为依据,mri对绝大部分胸膜疾病的诊断价值与ct相当; 但mri对某些特定位置胸膜病变的发现和侵犯范围的评估优于常规层面ct,ct的优点则在于它对钙化和骨质破坏的高度敏感以及在胸膜穿刺活检中良好的导向性。

三、mri信号特点对胸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mr对胸腔积液特性的了解优于ct,它能显示漏出液、简单渗出液以及伴有恶性细胞成份或感染的复杂渗出液等不同类型胸腔积液的信号强度差异。此外,亚急性和慢性胸腔积血以及乳糜性胸腔积液也能依据其信号强度的不同而被区别开来。我们分析了88例经病理证实的胸膜病变的mr信号特点显示: 在t2wi上,良、恶性胸膜病变的mr信号强度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5, χ2检验),与相邻肋间肌比较,高信号对恶性胸膜病变诊断的敏感度为85%、特异度为69%;在增强t1wi上病变高信号对诊断恶性胸膜病变的敏感度为91%,特异度为46%;但良、恶性胸膜病变在t1wi上的信号强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χ2检验)。尽管如此,本研究所示在t2wi及增强t1wi上病变高信号对恶性胸膜病变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低于既往文献的数据。我们推测部分原因可能因为:(1)本组病例中病种较多,从而降低了可能出现的假阴性偏差;其中特别是与本组病例中结核性胸膜炎病例所占比例(10/88例)较国外文献多有关,因为结核性胸膜病变的影像学特点与恶性胸膜病变有某些相似之处。例如恶性胸膜病变趋向于侵犯整个胸膜面,而反应性胸膜炎一般不累及纵隔胸膜,但这一规律主要的例外就是结核性胸膜病变,当其范围广泛时就可能累及纵隔胸膜。falaschi等也注意到急性胸膜炎以及结核性胸膜炎的mr信号强度与恶性胸膜病变有明显的重迭。由于我们上述提到的研究材料病例来自亚洲(中国)和欧洲(德国),与北美相比,这两个洲(尤其是亚洲)的结核发病率较高,所以mr信号特点在胸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在这些地区尤其在我国就受到相应的限制。(2)本研究中对胸膜病变mr信号的评估是通过与相应肋间肌的信号强度对比而得出的相对值,从而增加了其可信性与可操作性。

总之,mr信号特点对胸膜疾病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不宜将mr信号特点作为一项独立的评估指标,而应当与其形态学及临床特点相结合。而且由于既往的研究采用的多是自旋回波序列,故良、恶性胸膜病变在其它mr序列如梯度回波脉冲序列等的信号特点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四、mri形态学特点与信号特点相结合对胸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对一组64例胸膜疾病患者ct和mri特点的分析显示:结合形态学与信号特点,mri对恶性胸膜病变诊断的敏感性达到98%,特异性达到92%。对另一组45例胸膜肿瘤患者(良性8例,恶性37例)的ct和mri检查显示: 单纯根据形态学特点, ct与mri对诊断胸膜恶性肿瘤总的敏感性分别为83.8%和86.5%,总特异性均为62.5%。结合形态学及信号特点,mri对诊断良、恶性肿瘤病变的敏感性为97.3%,特异性为100%。

总的来说,单纯依据其形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4-11-18 07:5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向医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4-11-21 00:15 | 只看该作者
[emb20][emb20][emb7][emb7][emb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4-11-23 17:49 | 只看该作者
[emb20][emb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4-11-27 02:0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我正在学习mr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