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202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回访报告] X7007,武汉手术结果回访为腺纤维瘤。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24 06: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http://www.radida.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3978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0-3-24 16:03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反馈术后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3-24 16:51 | 只看该作者
谢楼主反馈术后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3-27 22:10 | 只看该作者
还没锁定啊,我来发个回贴
腺纤维瘤是女性乳腺最多见的良性肿瘤,占乳房肿瘤的50%左右,常发生于年轻女性,可单发或多发,肿瘤大致呈圆形或椭圆形结节状,直径在0.5---3.0cm,边界清楚,有包膜,少数肿瘤可有粘液变性,亦可有钙化或骨化。

  光镜下见肿瘤由过度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和上皮两种成分混合组成,根据肿瘤中上述两种成分的相互关系可分为以下5型:巨大纤维瘤、囊内纤维瘤、腺病型纤维腺瘤、囊性增生型纤维瘤、副乳腺纤维腺瘤。

  偶尔,腺纤维瘤的上皮成分可有癌变,大多表现为小叶原位癌或导管内癌,其间质成分可出现肉瘤变,而成叶状囊肉瘤,若上皮和间质两种成分均恶变,则可表现为癌肉瘤。

  一、病因:

  乳房腺纤维瘤的发生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与雌激素的刺激有密切关系。

  其主要依据有:
  1)该瘤好发于性功能旺盛时期。

  2)妊娠时期乳房腺纤维瘤的生长速度迅速增加。

  3)动物实验证实,注射雌激素可诱发动物瘤的发生。

  二、发病率及发病年龄:

  本病占青年妇女乳房良性肿瘤第一位,高于乳腺恶性肿瘤的几倍到十几倍。该病发病年龄在18-40岁,其中20-25岁最多见。

  三、症状和体征:

  病人多无明显的自觉症状,有部分病人在月经前期有胀痛、钝痛,有时在无意中发现触及无痛性肿块。

  肿块可发生在乳房的任何部位,但以外上最多,一侧、双侧多发的病例很多,瘤体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有的可呈分叶状,质地韧,活动度好,无皮肤水肿及乳头继发性内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3-27 22:18 | 只看该作者

乳房腺纤维瘤

下边的也不错一起转发过来
四、病理:

  <一>肉眼所见:

  肿瘤通常有完整的纤维包膜,少数尚属早期的腺纤维瘤包膜不完整或不清楚,肿瘤多呈球形或分叶状,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直径在3cm以内,当乳房上皮组织较多时质地软,有粘液感,纤维成分较多时呈灰白色,半透明,质地硬韧。

  <二>镜下所见:

  乳房腺纤维瘤的特点是腺上皮和结缔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生,根据增生的比例不同可分为腺瘤、腺纤维瘤、纤维腺瘤,其实,它们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生物学特点也无本质的差别。

  五、病程:

  三分之二的病人在2年以内就诊,初发现时常为1cm~2cm大小,大多数直径生长到2~3cm后,则生长变缓慢或停止生长。

  如果近期内肿块突然增大,直径>6cm,应考虑恶变的可能。

  六、诊断:

  乳房发现无痛性肿块,乳头无溢液,触诊发现一边缘光滑,活动好,无压痛,腋窝淋巴结无肿大,基本可以确定诊断。

  七、鉴别诊断:

         与腺纤维瘤相鉴别的几种乳房肿块  


腺纤维瘤
乳腺囊性增生
乳腺癌
乳房结核
浆乳

年龄
20—25
20—40
40—60
20—40
20—40

病程
缓慢
缓慢

缓慢
反复发作

疼痛

周期性疼痛

明显
不明显

肿块数目
单个或多个
多数成串
常为单个
不定
单个

肿块边界
清楚
不清
不清
不清
不清

活动度
良好
不受限
受限
受限
受限

转移病灶


腋下淋巴结



脓肿形成



可有寒性脓肿
有脓液



  八、治疗:

  当乳房纤维瘤包膜形成>1cm以上者手术切除是最佳方法。

  <一>手术时机选择:

  1、30岁以上无论结婚、未婚的患者,应立即手术,防止恶变。

  2、25岁以下未婚病人,确定诊断后,可择期手术,以婚前切除为宜。

  3、婚后未孕的病人,最好在孕前手术切除。

  4、近期肿块突然增长加速,尽快手术。

  <二>手术进展:

  90年代时基本不用普外科常规方法,用整形外科切口内缝,不用拆线,用可吸收线,之后发现在原位复发率很高。

  在作乳癌根除术时会经常碰到因为既往作过乳房纤维瘤切除术,然后在原位又长出肿瘤,生长迅速,周围血供丰富,切下肿块剖开后发现原手术处有缝线线头,正常情况下身体每处手术,体内都会有缝合线,缝合线对肌肉组织、胃肠道组织、深筋膜组织刺激很小,但对乳腺组织腺体刺激很大,即便未发生肿瘤,术后腺体疤痕硬块很大。鉴于上述情况,我们一直在研究、探讨改进手术方法,乳房表面切口顺皮肤纹路,切开腺体顺导管方向,并设法将腺体缝线引出皮肤,当我们拆除皮肤缝线时一同将腺体缝线拆除,腺体无缝扎线头,可吸收线在腺体上不能吸收,而且对乳腺刺激很大,所以,可吸收线也不能留在腺体中,这种方法的乳房纤维瘤切除术,创伤小,皮肤疤痕小,术中出血极少,不仅术后皮肤表面美观,而且术后组织因无异物残留,腺体柔软。用这种方法近三年内未发现原位复发病例。

  <三>术中麻醉:

  此手术应用局部麻醉,我们常用乳房后间隙缓润性麻醉,术中不妨碍较小的纤维瘤寻找,且麻醉效果满意。

  <四>术后处理:

  术后伤口加压包扎,24小时后打开弹性绷带,三天后可正常上班,10天拆线,同时拆线除皮内缝合和腺体里的缝线。

作者:范丽华 主任医师

作者单位:福华中西医结合医院 乳腺科

作者简介:

  毕业于河南科技大学,从事普外科临床工作三十年,熟练掌握外科常见病的诊断、治疗。擅长乳癌早期诊断和乳癌根治术,采用上海肿瘤医院“无瘤操作技术”避免了术后胸壁转移,10年生存率达90%以上。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型乳腺增生病、善于应用心理治疗,营养调理,全方位帮助病人建立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以达到增加免疫功能,修复乳腺病理组织,阻断癌前病变发展的目的。

  获奖情况:曾在北京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进修乳癌的早期诊断技术,有多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对乳腺常见病及手术有较深入的研究。

http://www.fh16.cn/2009-11/2009-11-30-16-3-48.html

[本贴已被 赵物学 于 2010-3-27 14:21:56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