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边的也不错一起转发过来
四、病理:
<一>肉眼所见:
肿瘤通常有完整的纤维包膜,少数尚属早期的腺纤维瘤包膜不完整或不清楚,肿瘤多呈球形或分叶状,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直径在3cm以内,当乳房上皮组织较多时质地软,有粘液感,纤维成分较多时呈灰白色,半透明,质地硬韧。
<二>镜下所见:
乳房腺纤维瘤的特点是腺上皮和结缔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生,根据增生的比例不同可分为腺瘤、腺纤维瘤、纤维腺瘤,其实,它们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生物学特点也无本质的差别。
五、病程:
三分之二的病人在2年以内就诊,初发现时常为1cm~2cm大小,大多数直径生长到2~3cm后,则生长变缓慢或停止生长。
如果近期内肿块突然增大,直径>6cm,应考虑恶变的可能。
六、诊断:
乳房发现无痛性肿块,乳头无溢液,触诊发现一边缘光滑,活动好,无压痛,腋窝淋巴结无肿大,基本可以确定诊断。
七、鉴别诊断:
与腺纤维瘤相鉴别的几种乳房肿块
腺纤维瘤
乳腺囊性增生
乳腺癌
乳房结核
浆乳
年龄
20—25
20—40
40—60
20—40
20—40
病程
缓慢
缓慢
快
缓慢
反复发作
疼痛
无
周期性疼痛
无
明显
不明显
肿块数目
单个或多个
多数成串
常为单个
不定
单个
肿块边界
清楚
不清
不清
不清
不清
活动度
良好
不受限
受限
受限
受限
转移病灶
无
无
腋下淋巴结
无
有
脓肿形成
无
无
无
可有寒性脓肿
有脓液
八、治疗:
当乳房纤维瘤包膜形成>1cm以上者手术切除是最佳方法。
<一>手术时机选择:
1、30岁以上无论结婚、未婚的患者,应立即手术,防止恶变。
2、25岁以下未婚病人,确定诊断后,可择期手术,以婚前切除为宜。
3、婚后未孕的病人,最好在孕前手术切除。
4、近期肿块突然增长加速,尽快手术。
<二>手术进展:
90年代时基本不用普外科常规方法,用整形外科切口内缝,不用拆线,用可吸收线,之后发现在原位复发率很高。
在作乳癌根除术时会经常碰到因为既往作过乳房纤维瘤切除术,然后在原位又长出肿瘤,生长迅速,周围血供丰富,切下肿块剖开后发现原手术处有缝线线头,正常情况下身体每处手术,体内都会有缝合线,缝合线对肌肉组织、胃肠道组织、深筋膜组织刺激很小,但对乳腺组织腺体刺激很大,即便未发生肿瘤,术后腺体疤痕硬块很大。鉴于上述情况,我们一直在研究、探讨改进手术方法,乳房表面切口顺皮肤纹路,切开腺体顺导管方向,并设法将腺体缝线引出皮肤,当我们拆除皮肤缝线时一同将腺体缝线拆除,腺体无缝扎线头,可吸收线在腺体上不能吸收,而且对乳腺刺激很大,所以,可吸收线也不能留在腺体中,这种方法的乳房纤维瘤切除术,创伤小,皮肤疤痕小,术中出血极少,不仅术后皮肤表面美观,而且术后组织因无异物残留,腺体柔软。用这种方法近三年内未发现原位复发病例。
<三>术中麻醉:
此手术应用局部麻醉,我们常用乳房后间隙缓润性麻醉,术中不妨碍较小的纤维瘤寻找,且麻醉效果满意。
<四>术后处理:
术后伤口加压包扎,24小时后打开弹性绷带,三天后可正常上班,10天拆线,同时拆线除皮内缝合和腺体里的缝线。
作者:范丽华 主任医师
作者单位:福华中西医结合医院 乳腺科
作者简介:
毕业于河南科技大学,从事普外科临床工作三十年,熟练掌握外科常见病的诊断、治疗。擅长乳癌早期诊断和乳癌根治术,采用上海肿瘤医院“无瘤操作技术”避免了术后胸壁转移,10年生存率达90%以上。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型乳腺增生病、善于应用心理治疗,营养调理,全方位帮助病人建立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以达到增加免疫功能,修复乳腺病理组织,阻断癌前病变发展的目的。
获奖情况:曾在北京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进修乳癌的早期诊断技术,有多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对乳腺常见病及手术有较深入的研究。
http://www.fh16.cn/2009-11/2009-11-30-16-3-48.html
[本贴已被 赵物学 于 2010-3-27 14:21:56 修改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