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引用jzhang21在2009-1-11 10:04:00的发言:[br]真菌性肺炎近几年来的发病率有较明显的上升,其主要原因是临床上长期广泛使用广谱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免疫抑制剂等,致使人体内正常菌群失调、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诱发和促进真菌在体内生长繁殖而致病。且其病原体种类很多,国内以曲霉菌的白色念珠菌最常见,次为新型隐球菌、放线菌、奴卡氏菌、毛霉菌等。本病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易造成误诊。[br] 肺真菌病根据发病时间长短分为急性和慢性。[br] 急性期的影像表现多为肺实变、空洞等;少数表现为弥漫性粟粒状,ct和hrct 上显示为边缘较模糊,密度较均匀,大小3~5mm 的腺泡结节影;类似于肺炎、肺脓疡和粟粒性肺结核;起病急、临床症状严重,常伴有高烧;影像学表现短期内变化较大,尤其是肺内弥漫性粟粒状病灶可融合成斑片状或/和大片状病灶,密度不均,预后不佳;常见于曲霉菌、白色念珠菌、奴卡氏菌、毛霉菌等。[br] 慢性可由急性迁延而来,也可一开始即表现为慢性过程;临床上起病慢、症状不典型;影像上多为小叶实变状表现;多见于曲霉菌、放线菌;也可表现为单/多发结节或肿块。以隐球菌多见;霉菌球则多见于曲霉菌。 (点击阅片:http://www.radida.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848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