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又名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系指生后不久由于进行性肺不张而出现的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呼气性呻吟、吸气性三凹及呼吸衰竭;病理上以终末细支气管至肺泡壁上附有嗜伊红性透明膜为特征。一般见于早产儿,主要因表面活性物质不足而导致肺不张,故又称“表面活性物质缺乏综合征”它是引起早产儿早期呼吸困难及死亡的最常见原因。 胸片表现主要为肺泡充气不良和各级支气管过度充气扩张。由于肺泡(囊)粘着性肺不张,肺野透亮度普遍减低,在过度扩张充气的肺泡管和毛细支气管形成交织的网状阴影衬托下,萎陷的肺呈小颗粒影,具中等密度,均匀分布于双侧肺野。这种网店结构具有特征性。本病下肺较重,无肺容积的明显缩小。 按照肺泡(囊)萎陷的程度,胸片可分为四级。 I级:肺内仅见广泛细颗粒影,下肺野易辨。 II级:肺内均匀分布网点影,肺野透亮度减低,出现支气管充气相。 III级:肺内颗粒影增大,境界模糊,肺野透亮度明显下降,支气管充气相更为广泛,心脏膈面模糊不清。 IV级:肺野一片增白,呈“白肺”,心脏及横膈边缘难以辨认。支气管充气相明显或消失,可合并肺水肿或肺出血。 |
![]() |
临床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儿研所 点评】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又名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系指生后不久由于进行性肺不张而出现的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呼气性呻吟、吸气性三凹及呼吸衰竭;病理上以终末细支气管至肺泡壁上附有嗜伊红性透明膜为特征。一般见于早产儿,主要因表面活性物质不足而导致肺不张,故又称“表面活性物质缺乏综合征”它是引起早产儿早期呼吸困难及死亡的最常见原因。 胸片表现主要为肺泡充气不良和各级支气管过度充气扩张。由于肺泡(囊)粘着性肺不张,肺野透亮度普遍减低,在过度扩张充气的肺泡管和毛细支气管形成交织的网状阴影衬托下,萎陷的肺呈小颗粒影,具中等密度,均匀分布于双侧肺野。这种网店结构具有特征性。本病下肺较重,无肺容积的明显缩小。 按照肺泡(囊)萎陷的程度,胸片可分为四级。 I级:肺内仅见广泛细颗粒影,下肺野易辨。 II级:肺内均匀分布网点影,肺野透亮度减低,出现支气管充气相。 III级:肺内颗粒影增大,境界模糊,肺野透亮度明显下降,支气管充气相更为广泛,心脏膈面模糊不清。 IV级:肺野一片增白,呈“白肺”,心脏及横膈边缘难以辨认。支气管充气相明显或消失,可合并肺水肿或肺出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