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编号X1796:X1868:X3486:X3563:X10132:X12916:
长管状骨的骨梗死X线平片表现为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影,排列成串或呈散在性分布,少数呈蜿蜓走行之条纹状钙化,所产生的钙化一般从外周到中央,边界相对欠清。 |
[/td][/tr]
[tr][td]
X线上病灶呈的圆形、类圆形或融合成条状及团块状致密影,位于内,走行与骨长轴一致,,大小在数毫米至2 cm之间;越靠近关节病灶越密集密度也越高;绝大多数病灶中心密度高边缘密度低,也有少数病灶中心密度偏低,但其边缘均较清楚;病灶不侵犯骨膜及关节软骨,关节间隙清晰。 |
|
(2)内生性软骨瘤;X线表现为干骺端的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病灶,位于中心,,。在短管状骨可侵及整个骨骼,呈梭形膨胀,在长骨肿瘤组织可侵入骨皮质的内缘产生沟嵴。多发性内生性软骨瘤病灶常见于干骺端,早期表现为干骺端不规则增宽,内有斑点状和条状钙化。其中[table=100%,#ff0066]囊状透亮区内的钙化影 | 被认为是诊断内生软骨瘤的主要依据。 |
|
|
| [/table]
(3)[table=100%,#f5f5f5]软骨肉瘤X线表现主要为 1)[table=100%,#ffff00]骨质破坏 | 。由于病变常位于骨与软骨交界外,其形态多样,可呈虫噬状、筛网状,单囊或分隔状溶骨性破坏,可有不同程度膨胀性改变,病灶边缘不规则且模糊。(2)。常见于长骨病灶周围。其形态亦为多种多样,如层状、花边状及针刺状等,并伴有骨膜三角形成。 (3)。多数病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肿块形成。(4)。其中环形、半环形钙化对诊断具有较大价值,此外还可表现为点、片状、棉絮状及蓬松的毛发状等形态的钙化。 |
|
|
| [/table][/table]
[/table]
[table=100%,#f5f5f5](4)[table=100%,#f5f5f5]骨纤维皮质缺损;好发年龄为[table=100%,#ff0000]4—8岁 | , |
本病最常发生在股骨远侧干骺端的内后侧、胫或腓骨上端,多两侧对称发病。早期表现为较小的点状透亮区,随年龄增大,病灶增大,呈圆形、长圆形,约 2— 3 cm,与骨长轴一致。或分多房,内有粗大骨嵴,呈蜂房状透光区,边缘骨质硬化。骨皮质边缘不规则凹陷缺损,仅累及骨皮质不侵及髓腔,无骨膜反应,局部软组织影可肿胀 | 。病灶随年龄的增大而逐渐修复,有的病灶可完全消失。 |
|
|
| [/table][/table][/table]
[/table]
[/table]
[/table]
[/table]
[/table]
[/table]
[/table]
[/table]
[/table]
鉴别诊断;
【骨斑点症X3380】【骨斑点症X0606】
【内生性软骨瘤X11833】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X36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