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57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0年间 他发给患者5万张名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4 11: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0年间,他累计为200多名患者垫付医药费2万余元;给每位就诊患者发名片,欢迎病人随时“打扰”。他就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宋恩峰教授。

  “小金库”为200多名患者救了急

  宋恩峰每次出门诊,都往诊室抽屉里放一沓10元、50元面值的钱。这是他专为患者设的“小金库”。这个习惯是10年前养成的。

  2004年春节前最后一次门诊,病人特别多,下午1时多才看完最后一位病人。宋恩峰正准备收拾东西下班,一个瘦得皮包骨的中年男子走进诊室,欲言又止。

  “你不是第一个看的吗,怎么还没走?”宋恩峰很诧异。中年男子说自己是从十堰赶来的,当天开了300多元的药,除去回家的路费,药费还差80元。他想让宋恩峰改改处方,少开点儿药。

  宋恩峰仔细看了几遍药方,患者已是肺癌晚期,任何一味药都不能少。宋恩峰思索片刻,从口袋里掏出100元递给他:“复诊时还给我就行。”但男子坚持塞给宋恩峰20元,说这样心里踏实。

  此后好几个月,宋恩峰都没再见过这位患者。没想到1年后,患者的妻子来了,说丈夫临终时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还上宋教授的钱。

  这位肺癌患者让宋恩峰很受触动,之后他就设了这个“小金库”。10年来,“小金库”解了200多名患者的燃眉之急。

  “他把我当亲人看待”

  家住武昌水陆街的71岁独居老人朱义文,一直惦记着自己欠宋恩峰的600元医药费。

  朱义文孤身一人,靠在街头卖花生维持生计。2004年年底,朱义文因腿疼得厉害,蹒跚着走进宋恩峰的诊室。宋恩峰照例递上一张名片,望闻问切后诊断他患了类风湿和贫血,开了处方。到窗口抓药时,朱义文发现还差20元,就回到诊室,想让宋恩峰少开一服药。“差多少钱?我先给你垫上吧。”宋恩峰边掏钱边嘱咐朱义文,以后有困难直接打名片上的电话,并记下了朱义文家的详细地址。

  从此,朱义文隔段时间就要找宋恩峰看病。看到他家实在困难,宋恩峰帮他垫了不少药费。朱义文一有点闲钱就还给他,但仍欠着600元。

  今年9月20日,朱义文因小腿浮肿不能下床,给宋恩峰打电话。当天晚上,宋恩峰就来到他家。诊断发现,朱义文因为重度贫血和心脏不好,脚踝肿得连袜子都穿不进。宋恩峰掏钱给他买来药,让他按时服用。朱义文的病情慢慢得到缓解。

  10月8日复诊时,朱义文感激地说:“宋医生的手很温暖,每次把脉,我心里都特别踏实。他把我当亲人看待,让我心里热乎乎的。”

  “不能辜负患者信任”

  两年前,孙女士经常腿肿,看了很多医生都没查出病因,直到找到宋恩峰。

  “宋教授一开始就怀疑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孙女士说,宋恩峰当时问诊很细,初步判断后并没急于确诊,而是带她找到一位免疫科专家,观察了3个月后才确诊。

  第一次问诊完后,宋恩峰随手递给孙女士一张名片,上面有手机号和邮箱,嘱咐她:“回去注意饮食调节,身体有任何不舒服就打电话给我,我24小时不关机。”怕孙女士弄丢名片,宋恩峰还特意将手机号写在她的病历本上。

  和给患者垫钱一样,自掏腰包印名片发给病人的习惯,宋恩峰也坚持10年了。

  这位头顶着中医学硕士、西医内科学博士、全国优秀临床重点人才、武汉市中青年中医名医等诸多头衔的医生,也成了很多老病号的“家庭医生”。特别是那些患有慢性病、疑难杂症的病人,随时可以通过电话联系他。他在自己组建的患者QQ群里的昵称是“大医院里的‘老村医’”。

  10年来,宋恩峰发出至少5万张名片。他每天都会接到陌生号码的来电,由于上班坐诊时太忙,许多电话都没有时间接。但只要一个号码打了两次以上,宋恩峰必回电或通过短信沟通。“打这么多电话一定是有急事,不能辜负了患者的信任。”

  2014年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正在家写论文的宋恩峰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宋医生,您下午在门诊吗?我鼻子很不舒服,可明天就要上学了。”电话是一个高三男生打来的,他得了鼻炎,影响到睡眠。宋恩峰一听,二话没说,放下手中的工作就往诊室跑。

  宋恩峰说,担心病人有急症,所以24小时不关机。“有些病人觉得很焦虑的情况,经我一解释,他们就明白了,不用白白紧张,多好。”

来源:健康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4-11-14 14:2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好医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4-11-15 11: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