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7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注意CT扫描相关辐射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0 09: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快速提升,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各种高精尖医学影像设备得以快速普及。目前,在我国的大型医疗机构中,新型CT机型已和世界先进水平保持同步更新;而CT设备的国产化,更是促进了CT在中、小型医疗机构的普及。在临床医疗工作中,CT扫描广泛用于疾病的检出、定性和治疗疗效评估,在我国卫生事业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与CT广泛使用伴随而来的是一个严峻的公共卫生健康问题:即CT检查数量快速攀升,导致接触人群受到CT辐射剂量大幅增加。虽然每次CT检查的辐射剂量水平较低(远低于导致细胞死亡的致死性生物效应剂量),但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低辐射剂量可能导致癌症发生的随机效应。目前无直接证据表明CT扫描是癌症的直接致病因素之一,对受辐射暴露的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后的幸存者以及15个国家40万名核工业从业人员的长期随访调查研究结果表明,X线辐射暴露是肿瘤的高危致病因素之一。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CT扫描的辐射剂量。
  在临床工作中,降低CT扫描的辐射剂量会对CT图像质量产生影响,导致图像质量降低而影响诊断。因此,在降低CT辐射剂量时,需要精心的设计和实践,在降低辐射剂量时,必须确保诊断信息。目前,主要有2种方式降低辐射剂量:(1)通过优化常规扫描参数,如采用调整管电流、管电压、螺距、扫描长度和自动曝光控制等个性化扫描方法,减少辐射剂量的同时又能保持图像质量,达到诊断要求。(2)使用新型的图像重建算法。虽然通过调整常规CT扫描参数可减少辐射剂量,但这类方法并不能显著降低剂量,在扫描时也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个性化参数设置(如根据体质指数调整参数),方法繁琐且效果不明显。因此降低辐射剂量,还需要从CT图像重建的源头进行革新,发展新型的CT图像重建方法。最近几年,基于迭代重建算法(IR)的低剂量CT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大力发展。研究和临床应用表明,IR技术能显著降低辐射剂量,但同时能保持CT图像的质量。
  尽管IR技术已经得到了大力发展和应用,数家CT设备主流供应商已经将IR技术配置在其最新的CT机器,如飞利浦公司的iDose4和迭代模型重建、GE公司的自适应迭代重建和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西门子公司的图像空间迭代重建及基于原始数据域的迭代重建,和东芝公司的自适应迭代剂量减低技术。然而,我国目前CT扫描的主流还是采用常规扫描方式,图像重建算法仍然是最普遍的滤波反投影法,各种辐射降低方法并未得到普遍应用。
  因此,降低CT扫描辐射剂量的工作任重而道远,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促进:(1)促进国产CT设备低剂量扫描技术的研发。目前商业化运用IR技术的公司主要为国外厂商,我国的CT厂商还未推出成熟的商用化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及设备的更新换代,若所有CT设备(包括国内厂家)均将IR技术列为标准配置,一定会推进低剂量CT扫描的普及,从而降低人群的辐射剂量。(2)在临床工作中,还有很多医务工作者(包括放射医务人员)对CT辐射还不够重视,因此需要加强CT辐射的相关教育、宣传和知识普及。CT扫描技术员应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开展个性化扫描,从而有效降低辐射剂量。尽管调整、优化扫描参数的方法降低辐射剂量有限,但仍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辐射剂量,这在现有的我国绝大部分CT机器无IR技术的背景下,通过调整扫描参数的方式降低辐射剂量显得尤为重要。
  在临床工作中,我国还需要加强对降低CT扫描辐射剂量方法的技术和临床应用研究,任何能降低辐射剂量的方法和措施都值得尝试和推广,从而有效降低社会人群的总辐射剂量,将会产生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来源:梁长虹 梁宗辉影像医学主任医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