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自 36kr, 作者:Leah 作者正在积极联系产品负责人于院长,希望从他的角度给出一些院内创业的看法。
之前曾经讨论过,移动健康医疗在 2015 年会出现四股势力争夺巨头的景象,其中一个“大家”来自医院 / 医生。 医院牵头做移动互联网产品的动力是什么? 1. 医疗和健康管理工作效率影响医院运营和用户体验,有待提高。 2. 其实医生群体也很清楚互联网科技对医院带来的冲击,除了害怕部分重复性高、安全性高的工作被替代外,也希望找到更为有效的转型手段。 3. 更为玄乎而言,医生和医院群体的也是有互联网基因的,只不过碍于体制管理而没有适当的方式进行。 4. 他们很关注医院病人的留存率,特别是慢性病、养老用户。 当然,不是所有的医院都有条件和动力来做这件事,因为有时候一位负责人牵头一个项目,出现职位变动,整个项目就没人管了。 医院可以怎么做?举个例子 作者看到上海卢湾医院目前正在做一款叫做医键通的产品,这款产品一期在 2014 年 5 月上线,由医院院长牵头,医务科长、信息科长以及整个医院的领导团队推进。其中包括医院财务科、药剂科、医保科和院办等。 一期产品是一款 App,功能包括紧急呼叫、预约挂号、就诊导医、续药上门、教育资讯和个人中心。个人中心是指查看个人信息,复诊、服药等提示(产品因为是医院内部病人使用,作者自己没有办法截图,之后会联系院内工作人员提供)。 用户指定为部分病人,第一批主要是老年人,向他们或者其家属提供服务。接着,还有慢病管理,对健康监控和续药有要求的用户。 二期产品重点在于医疗档案的管理,以便于开展更方便的远程医疗服务,后期还计划接入移动医疗设备。二期预计在春节后上线,尽量面对所有在卢湾医院看过病的患者。 产品技术支持方——易问医创始人王臻介绍,这款产品初衷是希望: 保留门诊复诊续药老病人不流失; 创建医院自己的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和平台; 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医患沟通; 减少门诊负荷,改善就医环境; 让医务人员把注意力更多集中在疑难杂症方面。 但截止到现在,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对于医院内移动医疗项目有一些借鉴作用: 受到医保和物流的限制,第一阶段无法大力推开,正在和医药公司洽谈合作,但上海比较特殊,医保政策卡的比较紧,还在寻求有关方面的支持,同时在线支付也等待打通。 当然,医院自己做这样的创新,也是希望将处方和病人信息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同时从医院为中心,辐射到区域,做成一个平台化的系统工程。据了解除了卢湾医院外,还有其他医院也在使用该套系统。 【重要】因为商标问题,“医键通”现改名为“居家易键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