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329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各型平板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8-10 06: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各型平板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

(一、)碘化铯/非晶硅型:



概括原理:x线先经荧光介质材料转换成可见光,再由光敏元件将可见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最后将模拟电信号经a/d转换成数字信号。



具体原理:1、曝光前,先使硅表面存储阳离子而产生均一电荷,导致在硅表面产生电子场;



2、曝光期间,在硅内产生电子-空穴对,且自由电子游离到表面,导致在硅表面产生潜在的电荷影像,在每一点上电荷密度与局部x线强度相当。



3、曝光后,x线图像被储存在每一个像素中;



4、半导体转换器读出每一个素,完成模数转换。



优点:    1、转换效率高;



2、动态范围广;



3、空间分辨率高;



4、在低分辨率区x线吸收率高(原因是其原子序数高于非晶硒);



5、环境适应性强。






缺点:    1、高剂量时dqe不如非晶硒型;



2、因有荧光转换层故存在轻微散射效应;



3、锐利度相对略低于非晶硒型。



佳能dr已独家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荧光介质氧化钆,有效弥补和改善了上述缺点。



(二、)非晶硒型



概括原理:光导半导体直接将接收的x线光子转换成电荷,再由薄膜晶体管阵列将电信号读出并数字化。



具体原理:1、x 线入射光子在非晶硒层激发出电子-空穴对;



2、电子和空穴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做反向运动,产生电流,电流的大小与入射的x线光子数量成正比;



3、这些电流信号被存储在tft的极间电容上,每一个tft和电容就形成一个像素单元。



优点:    1、转换效率高;



2、动态范围广;



3、空间分辨率高;



4、锐利度好;



缺点:    1、对x线吸收率低,在低剂量条件下图像质量不能很好的保证,而加大x线剂量,不但加大病源射线吸收,且对x光系统要求过高。



2、硒层对温度敏感,使用条件受限,环境适应性差。



(三、)ccd型



概括原理:由增感屏作为x线的交互介质,加ccd来数字化x 线图像。



具体原理:以mos电容器型为例:是在p型si的表面生成一层sio2,再在上面蒸镀一层多晶硅作为电极,给电极p型si 衬底加一电压,在电极下面就形成了一个低势能区,即势阱。势阱的深浅与电压有关。电压越高势阱越深。而光生成电子就储于势阱之中。光生电子多少与光强成正比。所以所存储的电荷量也就反应了该点的亮度。上百万的光敏单元所存储的电荷就形成与图像对应的电荷图像。



优点:    1、空间分辨率高;



2、几何失真小;



3、均匀一致性好。



缺点:    1、转换效率低(原因是ccd系统采用增感屏为其x线交互介质,它的mtf调制传递函数和dqe量子检测效能都不会超过增感屏。另外,由于增感屏被x线激发的荧光通常只有小于1%能够通过镜头进入ccd)。



2、生产工艺难:ccd面积难以做大,需多片才能获得足够的尺寸,这便带来了拼接的问题,导致系统复杂度升高可靠性降低,且接缝两面有影像偏差。



3、像素大小由ccd的最小体积决定,而ccd体积制造工艺受限。



以上ccd技术的这些固有缺陷,使其已经不能代表dr系统的主流发展方向,逐步淘汰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7-7-28 00:40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说法有些问题,我们一起探讨下,首先非晶硅系列性能最高的探测器应该是法国trexell的4600而不是日本佳能系列,主要是图象质量有严重的区别,其次ccd探测器的原理与楼主所说相差很远,现在的ccd探测器都是采用碘化铯晶体作为图象采集层而不是传统的增感屏,采集效率很高,同时ccd的感光效率也是很高的,这种探测器最大优点不完全在于处理图象系统性能稳定,更大优点在于对环境的适应性好,故障率很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