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dandanl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CT0560:K) [讨论]两肺弥漫性病变,请指教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4-8-28 03:26 | 只看该作者
哈哈,ards可能性极大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4-8-28 08:2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4-8-30 00:13 | 只看该作者
成人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简称ards)是指患者在严重损伤如休克、严重创伤和严重感染后所发生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困难及顽固性低血氧症。
  此征曾被称为成人肺透明膜症、休克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肺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等。由于ards不仅仅发生于成人,也见于儿童,故1992年美国胸科协会提出将此症命名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也简称为ards),并将重度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mage,简称ali)定义为ards。ards的发生与机体的严重损伤有关,经过潜伏期,最终发生肺脏严重病理改变。死亡率可达50-80%。ards的早期诊断可减少死亡率。本病主要依靠x线检查。x线与临床相结合,可观察疾病的动态变化,判断有无胸部合并症及预后。
  ards的常见原因有:(1)肺脏的间接损伤:休克、严重外伤、严重感染、体外循环术后、药物中毒等。(2)肺脏的直接损伤:刺激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氧气、光气、烟雾)和液体(如胃液、淡或海水)吸入,肺内严重感染(细菌性、病毒性、霉菌性)和胸部外伤等。
  ards的发病机理较为复杂,目前仍在研究之中。一般认为,各种病因可直接或通过炎症反应,损伤毛细血管内皮和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后,通透性增加,水分及大分子蛋白质转移到血管外,引起间质性和肺泡性肺水肿。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损伤使表面活性物质生成障碍,肺泡的表面张力增加,使肺泡萎陷并加重肺水肿。这些改变导致氧的弥散障碍,肺顺应性下降及肺内分流增加,严重影响了血液循环与肺泡间的气体交换,最终导致氧分压顽固性下降,从而发生ards。最近的研究表明,炎症反应是导致毛细血管和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炎症反应通过炎细胞及体液发生作用。炎细胞包括多核白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等。体液因素有细胞因子,脂类介质,氧自由基,蛋白酶补体,凝血和纤溶系统等。ards是因上述多种因素在多个发病环节发生作用而引起。
  ards的主要病理改变是毛细血管渗透性增高性肺水肿。其他的病理变化为肺透明膜形成,肺出血,小血管血栓和小灶性肺梗塞等。
  临床表现:患者起病急,在肺脏的直接或间接损伤后突然发生。临床症状有呼吸困难,紫绀,并进行性加重。主要体征为呼吸急促,呼吸频率一般在35次/分以上。胸部听诊在早期有干性罗音和哮鸣音,进而可听到湿罗音,有肺部实变体征。化验室检查氧分压低于8kpa(60mmhg)一般给氧治疗氧分压不能恢复,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动脉血氧分压/吸氧浓度≤26.7kpa。
  影像学表现
  使用x线胸片对本病可做出正确诊断,一般不采用ct检查。ct检查用于与其他肺弥漫性病变的鉴别。也可发现合并感染时出现的空洞、胸腔积液等。
  1、x线检查:在发病12小时以内胸部x线检查可能无异常改变,此阶段为潜伏期。在发病12-24小时内,主要为间质性肺水肿x线表现,如肺纹理增重,模糊。也可有小片状模糊阴影,但一般无间隔线影,也无血流重新分配征象,肺野上、下部血管粗细与正常时相似,或血管纹理变细。心脏一般正常。也有的病人无异常x线表现。在发病后1-3天,两肺内有斑片融合及大片状模糊阴影,位于内、中及外带,外带病变常较重。此阶段主要为肺泡性肺水肿改变,也合并肺内出血,毛细血管内凝血及小的肺不张。在发病2-3天后,两肺内有广泛的片状阴影。当肺脏几乎完全实变时,双肺野普遍变白,称之为“白肺”。其x线表现为两侧肺部广泛密度增高,心影轮廓消失,仅在肋膈角处残留少量透亮影像,病理上为广泛的肺水肿和肺泡出血,有血栓形成,小灶性坏死和肺不张及肺透明膜形成。合并感染时多为革兰氏阴性杆菌、病毒和霉菌感染,可见肺叶、段实变阴影,团块阴影和空洞。可合并脓胸。在发病7天后x线阴影逐渐消失,少数病人残留两肺纤维化。
  2、ct表现;小叶间隔线比心源性肺水肿少见。肺内有弥漫性或斑片状毛玻璃密度或肺实变影像。有的可见小叶中心密度增高影。病变分布可为外围肺野较重,或中央性分布而外围部病变较轻微。
  诊断和鉴别诊断
  本病的诊断需将x线表现与临床表现相结合。诊断标准为:(1)急性起病,有引起此症的机体严重损伤;(2)动脉血氧分压/吸氧浓度(pao2/fio2)≤26.7kpa,(无论是否使用呼气末正压通气);(3)x线片有双肺浸润阴影;(4)肺动脉楔压(paw)≤2.4kpa或无左心房高压的临床证据。
  本病需与其它原因的肺水肿鉴别。心源性肺水肿有肺血重新分配,上肺血管影增粗而下肺血管影变细,有间隔线,左心增大。肺内斑片状实变阴影位于肺基底部或中央性分布。肾性肺水肿肺纹理普遍增粗,血管蒂增宽。肺实变阴影中央型分布较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6-11-20 09:01 | 只看该作者
ards可能性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9-7-29 19:3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