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汪涛笔记[/center]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周围的低密度环影在病理组织学上与肝细胞癌假包膜完全不同,后者为纤维假包膜+脂肪变。而前者病理学基础是大量扩张的淋巴管和淋巴细胞的侵润,肝细胞癌假包膜动脉期虽然强化但低于主动脉密度,同时静脉延迟期为低密度,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周围环影动脉期明显高于肝并接近同层主动脉密度,静脉延迟期保持等密度或稍高密度。
[center]讲义资料[/center]
此征象只出现在增强扫描后,平扫病灶仍为等密度或稍低密度,增强后的动脉期病灶的中央部明显强化,密度接近于同层主动脉的密度,病灶边缘部见一环形低密度带。门静脉期中央部的高密度强化迅速下降至等密度或稍高密度,但病灶边缘部的环形低密度带仍未见强化,仍呈一环形的低密度带。边缘环形低密度带的病理组织学改变是有大量明显扩张的淋巴管及淋巴细胞浸润。此类型与边缘部有低密度肿瘤假包膜的肝细胞癌的鉴别点是两者动脉期瘤灶的强化密度不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强化密度接近于主动脉的密度,而肝细胞癌的强化密度明显低于同层主动脉。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7-1-4 0:43:15 修改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