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示垂体增大,t1为较均匀 等信号,束腰征明显,增强后轻度强化,后叶强化明显,鞍底下陷,视交叉轻度受压。
临床:患者,女性,69岁,头晕反复发作19月,再发2个月。
意见:垂体大腺瘤。
鉴别:1,鞍区脑膜瘤(通常起源于鞍结节,鞍膈或后床突,常有肿瘤附着处骨质增生,肿瘤内部一般无坏
死出血,并可见及正常垂体);
2,颅咽管瘤(一般见于儿童或青少年,肿瘤主要位于鞍上池,可侵及鞍旁或鞍内,向上可侵及第三脑室,肿瘤多呈囊性或囊实性,囊壁常有钙化,实性部分信号不均匀,内见点片状钙化,蝶鞍不扩大,垂体正常)
3,rathke裂囊肿(肿块位于鞍内,也可位于鞍上,呈圆形或卵圆形,为长t1t2信号,增强无强化。)
4,鞍区胶质瘤(多起源于视交叉,垂体柄或第三脑室前下部。平扫为长t1t2信号。增强不均匀强化,并可见到正常垂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