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4003|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DY0965:问题请教:pnp在医学中代表什么病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9-21 05: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np在医学中代表什么病啊?为什么没有找到pnp的资料!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7-11-29 6:26:46 修改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7-9-22 07:32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副肿瘤性天疱疮(pnp)

副肿瘤性天疱疮(pnp)

pnp是一种获得性大疱性疾病,由anhalt等于1990年首先报告。北京协和医院至今已有5例确诊病例。其皮肤病变特点为:(1)多处较严重的黏膜损害,表现为难治性口炎(90%),疼痛性、糜烂性眼结膜炎,外阴、支气管、食道及肠道黏膜损害等;(2)皮损为多行性,可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大疱、糜烂、结痂、多形红斑样的靶形损害、扁平苔藓样皮损等,有瘙痒。其组织病理特点:(1)棘层松解:出现在基底细胞层上及棘细胞上层;(2)基底细胞液化变性;(3)表皮内散在坏死角质形成细胞;(4)真皮浅层致密的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浸润。免疫荧光显示:(1)直接免疫荧光:igg和c3沉积于棘细胞间和基底膜带;(2)间接免疫荧光:血清中igg沉积于棘细胞间及基底膜带。

pnp的诊断标准
1.主要标准:(1)多形性皮肤黏膜的损害;(2)内脏肿瘤;(3)典型的血清免疫沉淀试验阳性。
2.次要标准:(1)以大鼠膀胱为底物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阳性;(2)损害周围组织的直接免疫荧光试验示igg和c3沿表皮细胞间和基底膜带沉积;(3)至少一个受累部位组织活检示棘层松解改变。
确诊标准:3条主要标准或2条主要标准+至少2条次要标准。

文献报道,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最常见的合并pnp的肿瘤,其次分别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astleman病、胸腺瘤等。最新的研究提示,pnp的致病机制与肿瘤产生的抗表皮蛋白抗体有关。

转自《医学病例网》,原帖地址: http://www.medcases.org/02/2006-4-2/06428306586-wgjf0301.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9-22 07:38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副肿瘤性天疱疮(paraneoplastic pemphigus,pnp)

副肿瘤性天疱疮(paraneoplastic pemphigus,pnp)

   副肿瘤性天疱疮是1990年由anhalt首先描述的一个特殊类型天疱疮。它与肿瘤伴发。无论在临床,病理上均有特征性的表现。目前认为pnp属于自身免疫性大疱病。

  一、临床表现
  任何年龄组均可发病,亦无性别差异。皮肤损害有三大特点,第一是粘膜损害突出,口腔粘膜、眼结膜及外阴粘膜均累及,粘膜发生广泛的糜烂,分泌物明显增多。口腔因广泛糜烂,炎性充血,疼痛而影响进食。患者的食道、气管等粘膜亦受累。第二个特点是皮肤粘膜上扁平苔藓样的损害,在皮肤上可以出现泛发的紫红色斑丘疹,分布在四肢及躯干部,掌跖大片状紫红斑为本病的特点。第三是皮疹的多形性,四肢远端可见多形红斑样皮损,躯干、四肢泛发红斑,其上有水疱及大疱,大疱可呈张力性也可疱壁松弛,尼氏征阳性。

  二、伴随肿瘤
  这型天疱疮的发生与肿瘤有关。肿瘤可以是良性也可以是恶性的。常为淋巴系统的肿瘤如非柯杰金淋巴瘤、castleman's病、胸腺瘤、柯杰金病和t细胞淋巴瘤等。肿瘤切除后,皮疹可得到缓解。若为良性肿瘤,将肿瘤完全切除后6—18个月皮疹可以完全消退。若为恶性肿瘤,皮疹常呈进行性加重,予预后不好。

  三、免疫学特点
  皮损的直接免疫荧光棘细胞间igg沉积,基底膜带c3沉积。糜烂粘膜的细胞涂片dif(直接免疫荧光试验)示细胞表面igg沉积。取患者未末梢血作iif(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示抗表皮棘细胞间荧光。表明患者血清中存在有igg自身抗体,目前已证明该抗原性物质是桥斑蛋白ⅰ(desmoplakin ⅰ)。
  pnp的自身抗体可与许多上皮组织中的桥粒结合,以膀胱上皮荧光最强。iif的底物可使用复层鳞状上皮及非复层鳞状上皮。这与寻常型天疱疮不同,寻常性天疱疮患者的血清仅与复层鳞状上皮间的桥粒发生结合,与非复层鳞状上皮则不发生结合。

  四、组织病理
  水疱性损害示表皮内棘层松解性疱、棘刺松解发生在基底细胞层上,表皮内可见散在坏死角质形成细胞是为本病组织病理学的特点之一。扁平苔藓样损害示表皮基底细胞液化变性,有时可见表皮真皮分离。真皮浅层为致密的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表皮内亦可见散在坏死、红染的角质形成细胞。

  五、诊断
  口腔粘膜广泛糜烂、渗出物增多,疼痛著明;皮肤上包括大疱的多形性损害;病理上示基底细胞层上的棘刺松解,表皮内坏死角质形细胞,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浅层致密的炎性细胞浸润;dif示棘细胞间荧光,iif示患者血清中有抗棘细胞间抗质抗体;发现相伴的良性或恶性肿瘤。
  对出现了pnp典型临床及病理学特点的患者,应认真作全身体检,胸片、b超、乃至全身ct以寻找相伴的肿瘤。

  六、治疗
  首先应治疗原发的肿瘤,尽早手术切除,在手术前后应予大剂量静脉内免疫球蛋白,以预防或减轻术后阻塞性枝气管炎的发生。若不宜手术切除,则可采用化疗或放疗。
  对皮疹可予皮质类固醇,如强的松内服,剂量需视皮肤粘膜损害的范围,严重程度而定,一般需40-60mg/天。对皮损控制不满意的,可佐以免疫抑制剂或环孢素3-5mg/kg/天。一旦皮损得到控制,应及时手术治疗。


转自《中国皮肤性病网》,原帖地址:http://www.psoriasis.net.cn/skin/ailment/dpxpfb/173600705.htm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7-9-21 23:38:45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9-23 18:02 | 只看该作者
“对出现了pnp典型临床及病理学特点的患者,应认真作全身体检,胸片、b超、乃至全身ct以寻找相伴的肿瘤。”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9-26 06:1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9-27 04: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10-6 21: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