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巨细胞瘤!
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又称破骨细胞瘤(osteoclastoma),是常见的骨肿瘤之一,在我国占所有骨肿瘤的14.13%, 居第三位,在良性骨肿瘤中仅次于骨软骨瘤。本病一般认为来源于骨内不成骨的间充质组织。肉眼观察肿瘤切面呈棕红色,肉样,质软。可见出血灶和含液的坏死囊腔。镜下肿瘤主要由单核基质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构成,前者是决定肿瘤性质的细胞。据单核细胞和多核巨细胞的组织学特点,可分为三级:i级为良性,ii 级为过渡类型,iii级为恶性。 但组织学的分级不完全代表其生物学特性,有的镜下分化成熟的肿瘤,在临床上却表现为恶性.
该瘤男女发病率相近,男女之比为1.2:1。好发年龄是20-40岁,占65%,儿童及少年很少见。骨骺愈合前的骨巨细胞瘤非常少见,肿瘤好发于四肢长骨骨端和骨突部,尤其是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桡骨远端, 三处发病占全部的60%-70%。发生于不规则骨的比较少见,且以脊椎为主。主要症状是患部疼痛和压痛。位于表浅部位的,早期可出现局部肿胀或形成肿块。患部功能活动受限,表面皮温升高。骨膨胀变薄时,压之可有捏乒乓球感,或有牛皮纸音。肿瘤穿破骨皮质形成软组织肿块后,皮肤可呈暗红色,表面静脉充盈曲张。脊椎巨细胞瘤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脊髓压迫症状。疼痛剧烈,肿块增大迅速,并有不同程度全身症状者,为恶性巨细胞瘤的表现。
x线表现:为好发于干骺愈合后的骨端,多呈膨胀性多房性偏心性骨破坏,形容为\"肥皂泡样\"改变。骨壳较薄, 其轮廓一般完整, 其内可见纤细骨嵴,构成分房状。有的肿瘤膨胀可很明显甚至将关节对侧的另一骨端包绕起来, 这是该瘤的特征之一。肿瘤常直达骨性关节面下,以至骨性关节面就是肿瘤的部分骨性包壳,此亦为其特征之一。肿瘤有横向膨胀的倾向, 其最大径线常与骨干垂直。骨破坏区与正常骨的交界清楚但并不锐利,无硬化边。骨破坏区内无钙化和骨化影。一般无骨膜反应,或仅在骨壳与下常皮质交界处可见少量骨膜反应。
ct表现:为膨胀性分房的低密度区,骨皮质变薄,病灶周围密度稍高,病灶内有出血时,密度可能更高.
mri表现通常在t1wi上为低信号或中等信号,t2wi呈低到高的信号强度,某些病例可以有局灶性高信号区.有出血时,t1wi和t2wi上均为高信号区.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5-2-28 12:19:48 修改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