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chunliang5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骨关节] X2854:女20岁,膝关节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7-10-29 04:24 | 只看该作者
动脉瘤样骨囊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7-11-4 03:27 | 只看该作者
abc可能性大,因为房间隔粗大骨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7-11-6 08:21 | 只看该作者
1、骨巨细胞瘤可能性大2、动脉瘤样骨囊肿不排除。
动脉瘤样骨囊肿发生于长骨者多位于干骺端,呈偏心生长,膨胀明显,常呈多房状,有时囊内可见点状钙化或骨化影;常有硬化边。骨巨好发于愈合后的骨端,多呈膨胀性多房性偏心性骨破坏,骨壳较薄,其轮廓一般完整,其内可见纤细骨嵴,构成分房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7-11-17 08:16 | 只看该作者
骨巨细胞瘤可能性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7-11-17 13:47 | 只看该作者
支持动脉瘤样骨囊肿。

动脉瘤样骨囊肿又称良性骨动脉瘤,病因不清,60%-75%发生于股骨上端、椎体和附件,主要表现为局部肿痛,靠近关节时出现运动障碍,侵犯胸腰椎可以出现疼痛和下肢萎缩,大小便失禁甚至截瘫。动脉瘤样骨囊肿是独立的,扩张性的,具有侵袭性的骨病损。最多发生于10-20岁年龄段的人群。男女发生比率为1:2。动脉瘤样骨囊肿在人所有骨骼均有过发现。最常见的发生部份为下肢长骨的干骺端,其次为上肢骨。椎体及椎体附件也有发生。所有扁骨发生的abc,有一半是在骨盆。一种动脉瘤样骨囊肿发生学的假说认为:病损是继发于静脉压力增高而造成的骨吸收。而这样的骨吸收又导致更多血肿形成,放大了骨病损的发生,使病变具有扩张性。总之,动脉瘤样骨囊肿是骨创伤或骨血循环障碍所致的继发性改变。动脉瘤样骨囊肿也可由非骨化性纤维瘤,软骨母细胞瘤,骨母细胞瘤,单纯骨囊肿,软骨粘液纤维瘤和纤维结构不良继发转变而来。动脉瘤样骨囊肿与上述病变的联系相当密切,所以组织学报告必须包括病损多个取材部位的结果,以排除可能的原发病种。kransdorf的报告(amer j roentgenol 1995 mar;164(3):573-80)指出,约有1/3的动脉瘤样骨囊肿有其前原发病种。最常见的前原发病为:巨细胞瘤(19-39%)。其次骨母细胞瘤、血管瘤,软骨母细胞瘤、软骨粘液样纤维瘤,单纯性骨囊肿,纤维组织细胞瘤,嗜酸性肉芽肿和骨肉瘤。16q22和17p13染色体交联在动脉瘤样骨囊肿组织中及骨外组织中均有检测到。

  动脉瘤样骨囊肿的临床表现为肿、胀、痛。有时邻近关节活动受限。脊柱的病变可造成神经受压征状。病损多为偏心性的,所以病理性骨折相对少见。根据发生的部份,临床工作中注意与单纯性骨囊肿,软骨粘液纤维瘤、巨细胞瘤、骨母细胞瘤和高度恶性的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鉴别。

  x线检查,动脉瘤样骨囊肿表现为干骺端偏心性的低密性病损。骨膜抬高、隆起、皮质往往被侵蚀至菲薄外壳。有皂泡样(soap bubble)和爆裂样(blow out)表现。ct扫描对骨盆,脊柱病变有较高的临床价值,ct扫描能很好显示腔内的多灶性的液平,所以对鉴别单纯性骨囊肿意义较大,mri检查同样能显示多灶液平,并能判断腔内液是否为血性。动脉瘤样骨囊肿mri的t1、t2相表现均为低信号边缘包绕囊性缺损。如果怀疑,一定注意仔细观片以发现可能存在的前原发病种的特征表现。有个别动脉瘤样骨囊肿可有絮状软骨基质成份表现,这可以用以判断其病理发生学的来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7-11-18 03:45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楼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3-6-12 15:05 | 只看该作者
首先考虑动脉瘤样骨囊肿,骨巨细胞瘤不完全除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