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749|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儿脑积水的诊断标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3-15 23: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face=宋体]请问小儿脑积水的诊断标准?2个月大的婴儿双侧裂增宽有意义吗?[/face]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3-16 01:26 | 只看该作者
外部性积水,很多没有意义,要结合临床表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3-16 02:08 | 只看该作者

1

http://journal.shouxi.net/html/qikan/yxxytzyx/
zgcthmrizz/2008462/wz/20080831041444597_355816.html
作者:胡少平 宋 淮 周立强 张 银    作者单位:江苏省沭阳县人民医院 影像科
【摘要】  目的 通过对70例经ct检查证实为外部性脑积水患儿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外部性脑积水的ct诊断。 方法 收集我院2006年8月至2007年8月期间收治的经ct检查证实为外部性脑积水的70例患儿资料进行分析。全部病例均作ct轴位扫描,层厚层距10mm,部分病例加扫5mm层厚或行5mm回顾性图像重组。均为平扫。结果 70例患儿主要ct表现为:双侧额叶蛛网膜下腔对称或不对称增宽,范围4.8mm~12.5mm,平均8.65mm;同时伴有大脑纵裂前部增宽,范围5.1mm~7.5mm,平均6.3mm;额叶脑沟增宽增深,部分外侧裂池增宽、基底池扩大,部分环池、鞍上池扩大,伴或不伴脑室轻度扩大,以双侧侧脑室前角多见。结论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与外部性脑积水的发生有密切关系,ct检查对外部性脑积水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脑积水;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外部性脑积水(external hydrocephalus,eh)又称蛛网膜下腔积液 ,是发生在婴儿期的一种良性自愈性疾病 ,是非梗阻性脑积水的一种特殊类型。本文对70例婴幼儿外部性脑积水的 ct征象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此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材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2006年8月至2007年8月期间收治的经ct检查证实为外部性脑积水(以下简称eh)的70例患儿资料进行分析。

    1.一般资料 70例中男49例,女21例;年龄从24天至19个月,小于2个月39例,2个月至6个月14例,6个月至12个月11例,大于12个月6例;总计70例。

    2.临床表现 小于2个月的39例患儿均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后复查;6例大于12个月的患儿因不能独立坐稳家长认为发育较同龄幼儿差而就诊;2例患儿因发热咳嗽就诊意外发现;其余患儿为头颅增大、不明原因抽搐、睡眠不安、易惊醒哭闹而就诊。

    3.检查方法 采用西门子ar单层全身ct和西门子双层螺旋ct机,全部病例均作ct轴位扫描,以om为基线,层厚层距10mm,部分病例加扫5mm层厚或5mm回顾性图像重组。均为平扫。

    结     果

    70例患儿主要ct表现为:双侧额顶部蛛网膜下腔均表现为对称或不对称增宽,范围4.8mm~12.5mm,平均8.65mm;同时伴有大脑纵裂前部增宽(图1、2、5),范围5.1mm~7.5mm,平均6.3mm。36例额顶部脑沟增宽增深(图5),占51.4%(36/70);12例外侧裂池稍增宽,其中6例伴有颞叶蛛网膜下腔增宽(图4)、基底池扩大(图3),占17.1%(12/70);6例(8.6%,6/70)伴有脑室轻度扩大, 以双侧侧脑室前角扩大明显(图1)。

    讨     论

    1.发病原因  脑积水概念是指脑脊液在颅内过多蓄积。按脑脊液蓄积的解剖部位不同称谓,脑脊液单纯蓄积在脑室内者称内部性脑积水,积水在皮质表面蛛网膜下腔者称外部性脑积水(eh)。婴幼儿外部性脑积水(eh)由dandy首次于1917年提出,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大多数学者认为与前囟未闭或蛛网膜颗粒发育迟缓及脑脊液分泌增多有关,为交通性脑积水的特殊类型。脑炎、脑膜炎、硬膜下血肿、脑室内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使蛛网膜发生机械性或炎性变化,可影响它对脑积液吸收而导致本病[1]。亦见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恢复期。

    2.诊断依据 本病发病年龄在2个月~1.5岁前,即囟门闭合之前。男性多见,maytal[2]认为,头围增大,特别是短期内头围增大是eh诊断的重要依据[2]。mcardle等[3]测量蛛网膜下腔的正常值为 0mm~4mm,故当蛛网膜下腔的宽度>5mm时方可诊断为eh。

    本组病例39例均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后复查所见,占全部病例的56%(39/70)。高于陈芳等[4]报到的一组病例(43.2%),说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与eh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本组病例所测得额顶部及前纵裂增宽值均高于mcardle[3]等所测的正常值,符合eh的诊断标准。

    3.eh的主要ct表现  头部ct检查是eh诊断主要方法,其主要ct表现为[5,6]:①额顶叶或伴有双侧颞叶蛛网膜下腔增宽,可对称可不对称,其它区域蛛网膜下腔不宽或稍宽;前纵裂增宽而后纵裂不宽;②基底池主要是鞍上池扩大;③额顶区脑沟加宽加深,其它区域不加深;④脑室不大或轻度扩大,以侧脑室前脚扩大为主;⑤蛛网膜下腔最大宽径≥5mm,如需排除其它原因脑积水,可选择mri。

    4.鉴别诊断  eh主要需与脑萎缩和硬膜下积液鉴别。脑萎缩时表现为整个大脑蛛网膜下腔增宽,脑沟普遍性加深增宽,有时小脑脑沟亦加深,脑室扩大,大部分脑萎缩没有大脑纵裂前部增宽,有大脑纵裂增宽时亦是整个纵裂都增宽,但通常不局限于前半部。脑萎缩是不可逆的病理变化,ct动态观察无改变或进行性加重,临床症状对诊断亦有帮助。

    硬膜下积液表现为颅内板下新月型低密度区,可发生于一侧,亦可发生于双侧。半球凸面受压变平或轻度内陷,脑沟变平或消失改变,双侧可不对称,一般有外伤史或炎症病史。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与外部性脑积水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头颅ct检查对eh的诊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需注意与脑萎缩和硬膜下积液鉴别。必要时可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参考文献】
  1. 曾幼鲁,曲风宏,黄晓伟.外部性脑积水ct和临床.中华放射学杂志,1990,24(5):899-900.

2. maytol j,alraxez la,elkin cm,et al.external
hydrolcepha-lus:radiologic spectrum and differentiation
from cerebtal atrophy.ajr,1987,148:1233-1238.

3. mcardle cb, richardson cj, nicholas da, et al.
derelopmental features of the neonatal:brain
mr imaging, part,ventricular size and extracerebral
space.radiology, 1987,162-230.

4. 陈芳,刘振玲.37例婴儿外部性脑积水临床分析.医学文选,2003,22(6):883.

5. 文正青.外部性脑积水的ct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中国ct和mri杂志,2004,2(2):17-19.

6. 周志强,傅全意,叶崇云,等.特发性脑积水的ct诊断及跟踪观察.中国ct和mri杂志,2004,2(3):15-16.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9-3-15 20:07:23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3-17 06:1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上,要能看全就更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3-17 20: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3-18 00:2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上,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3-20 09:01 | 只看该作者
没有积极的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9-3-20 19:4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的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