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蝶鞍区的概念
蝶鞍区是指颅中窝中央部的蝶鞍及其周围的区域。蝶鞍前界为前床突及其交叉前沟的前缘;后界为后床突及鞍背;两侧界为颈动脉沟。蝶鞍区的主要结构包括蝶鞍、蝶窦、垂体、海绵窦、鞍上池、穿经海绵窦的神经血管等。
二、蝶鞍区的主要断层
(一)蝶鞍区水平断层
1.经视交叉和垂体柄层面
在鞍上池内,此断面蝶鞍区的前方为大脑的额叶,两侧为颞叶,后方为脑桥。视交叉位于额叶的直回后方,为一横行的断面。垂体柄位于视交叉后方,为圆形断面。脑桥前方可见基底动脉。
2.经鞍背层面
此断层蝶鞍区的前方仍为额叶,后界为鞍背,两侧有视神经和前床突。鞍背为一长条形断面,其前方的圆形结构为垂体上份。前床突为蝶骨小翼的后端,与其延续的小翼呈倒置的“八”字形,其前内方为视神经的断面也呈倒“八”字形。前床突后内方的圆形结构为颈内动脉。鞍背两侧为动眼神经断面,呈椭圆形。鞍背后方与脑桥之间为桥池,可见池内的基底动脉和小脑上动脉。
3.经垂体层面
垂体呈现前、后两叶,前叶大,后叶小。鞍背位于垂体后方,呈长条状。鞍背后方有基底静脉丛的数个断面。垂体和鞍背的两侧有海绵窦及穿行其中的颈内动脉,再前外,正在穿行眶上裂的眼神经呈倒“八”字形。垂体的前方为蝶窦的后壁。
(二)蝶鞍区正中矢状断层
此断层显示垂体前、后、上、下的结构最为理想。垂体前方为鞍结节,后方为鞍背,两者之间有硬脑膜形成的鞍膈。鞍膈覆盖在垂体上面,垂体柄穿过鞍膈的膈孔与漏斗相连。鞍膈的上方邻视交叉,垂体前叶的肿瘤可将鞍膈前部推向上方,压迫视交叉而引起视野颞向偏盲。垂体下面隔鞍底邻蝶窦,鞍底骨质薄,两者的病变可以互相侵袭。在mrit1加权影像中,脑神经、垂体柄及垂体前叶呈中等信号,垂体后叶呈高信号。而mrit2加权影像,垂体前叶呈低信号,垂体后叶信号略高。
(三)蝶鞍区冠状断层
1.经前床突冠状层面
前床突的上方为额叶。前床突下方为眶尖的结构,视神经位于内上方,外下方为眼外肌的断面。眶尖外侧壁为蝶骨大翼,再外侧为颞叶。眶尖内侧壁为筛窦后部的外侧壁,筛窦下方为鼻腔。
2.经垂体冠状层面)
蝶鞍区位于额叶下方,两侧颞叶之间。垂体居蝶鞍区的中心,向上续于漏斗,漏斗的上方为视交叉,三者呈倒置的“工”字形排列。垂体下方是鞍底,鞍底下方为蝶窦。垂体两侧为海绵窦的中段,颈内动脉的海绵窦段穿行其中。海绵窦的外侧壁自上而下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通过。颈内动脉与眼神经之间有展神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