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330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CT薄层扫描和HRCT技术对胸部病变的应用价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11-5 22: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 要:目的 利用ct薄层扫描和hrct技术,提高对胸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00例胸部病变患者,用ct薄层扫描和hrct(高分辨率)技术。结果 经临床证实:炎症10例,肺结核18例,支气管扩张10例,肺癌33例,肺转移瘤4例,纵隔原发肿瘤7例,纵隔淋巴结转移病变5例,胸膜病变5例以及其它病变和创伤8例。结论 对胸部病变的诊断,利用ct薄层扫描和hrct技术,可提高其诊断价值。
关键词:薄层扫描;高分辨率;胸部病变
中图分类号:r816 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 8348(2003)07 0919 02
对于胸部病变的诊断,特别是局限性、小病灶,利用ct薄层扫描和hrct技术,可提高其诊断率。现将本院100例胸部病变患者ct胸部薄层扫描和hrct技术的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本组应用日本岛津公司生产的设备为shimadzcorpo rationsct 7000ts螺旋ct。在常规胸部ct扫描的基础上,选择兴趣区,再进行薄层扫描:层厚2~5mm,螺距2~7mm,时间1.5s,130kv,83am。hrct参数选择:选用hrct软件包,层厚1mm,层距2~10mm,时间1.9s,130kv,90am。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个别参数,进行扫描。统计本院ct胸部薄层扫描70例,利用hrct(高分辨率)技术重建者30例,共100例。其中,男69例,女31例,年龄为12~78岁。
2 结  果
ct检查后经临床证实:肺结核18例,支气管扩张10例,肺癌33例,肺转移瘤4例,纵隔原发肿瘤7例,纵隔淋巴结转移病变5例,胸膜病变5例,肺部炎症6例,间质性肺炎4例,特发性肺纤维化1例,风湿性心脏病肺淤血或肺梗塞2例,肺挫伤、囊肿、炎性假瘤、肺大泡、气胸各1例。
3 讨  论
ct检查对组织的分辨率显著高于普通x线投照。就软组织而言,x线几乎不能分辨,而用ct检查就能清晰地显示其结构[1]。可是,常规ct扫描的层厚一般为10mm,如若有小于10mm的病变,势必因为容积效应而难以准确收集到病变信息,不能达到诊断所需。对此,利用ct的薄层扫描技术便可解决此问题。1~2mm的层厚,可显著降低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另外,由于视野和矩阵直接与像素的大小密切相关,像素大小决定空间分辨率的高低,视野越小,分辨率越高。作者做ct胸部检查时,经常采用薄层扫描,易于发现肺内比较微小的病灶,或使肺与纵隔的肿块易于分辨,从而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常规ct扫描(10mm连续扫描)对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敏感性低,仅为60%~80%。而采用薄层扫描,由于显示局部解剖结构清晰,避免了细小支气管的遗漏,信息量大,重建图像清晰,定位准确,使敏感性显著提高[2]。从某种程度上说,ct检查可取代支气管碘油造影术。薄层扫描还应用于ct引导下的肺穿活检细胞学检查。对肺部病变的诊断准确性为90%~95%。王喜科等穿刺活检所采用的层厚是2~5mm,并指出,穿刺针尖与靶点小于层厚时,ct图像会显示针尖位于靶点内,建议使用相当于病灶直径的1/3mm层厚;对小于2cm×2cm病灶采用2mm层厚,大于2cm×2cm层厚采用5mm层厚[3]。本组2例怀疑有胸椎病变者,也采用了层厚为5mm的薄层扫描,对病变的诊断起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也有报道,利用ct薄扫,对肺叶、段支气管良性狭窄的诊断均获得成功[4]。对扫描层厚的选择,要因检查部位与具体病变而定。对肺部间质及细小支气管病变的观察以2mm为宜;对支气管的显示,2mm层厚扫描可见到6~7级支气管11~17条,5mm层厚则显示4~6级支气管3~8条,10mm层厚仅见到3~4级支气管2条左右。作者在观察肺间质及肺内微小病变时,用2~3mm层厚。对肺内较大的病变或纵隔肿块,用4~5mm即可达到诊断所需。对于进行三维重建者,以2~3mm较为理想。
螺旋ct大多具有标准重建(或称软组织重建)和高分辨率重建(hrct或称骨重建)两种功能。软组织重建是在ct成像的数/模转换过程中,采用使图像“柔化(smoothing)”的方法而提高密度分辨率。骨重建是减少“柔化”的数据参数,使两种组织界面差别增大,从而使空间分辨率得到提高。对胸部病变高分辨率技术的应用,是在常规扫描中,当发现肺部弥漫间质性病变,如支气管扩张、孤立或播散小病灶时,在感兴趣区范围内再行肺部高分辨率扫描。方法是选择高分辨率肺扫描;保留原始数据;用数控或图像定位,定出扫描范围和方向;扫描参数选择,一般5mm层距,1~2mm层厚,扫描条件比平扫要高。尔后对扫描图像用骨算法进行重建。此技术不但因薄层而降低了容积效应,而且骨重建法是在数/模转换中减少了原始数据之间的级差来提高分辨率的,因此,更有利于对病变范围、性质的判断。作者的螺旋ct操作更为简便,因为在菜单上已经设定了高分辨率重建条件及参数。在扫描和成像的同时,显示局部的高分辨图像。该图像空间分辨率高,边缘效应强,可使病变显示更为清晰。本组有1例,原诊断为肺结核,经局部hrct重建才确诊为特发行肺纤维化(idiopathicpulmonaryfibro sis)合并肺大泡,支气管扩张。有作者对肺间质病变的高分辨率ct重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肺间质疾病的各种hrc<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4-11-6 09:44 | 只看该作者
薄层高分辨扫描对支气管扩张及肺间质性病变特别有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4-11-29 20:12 | 只看该作者

a

对胸部病变的诊断,利用ct薄层扫描和hrct技术,可提高其诊断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