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2757|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弥漫型肝癌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6 12: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弥漫型肝癌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刘骏方,鲁植艳,龙清云,胡金香,卓德强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放射科,湖北,武汉 430071 

[摘要]
目的:认识弥漫型肝癌的dsa表现特点及临床意义。
方法:对8例弥漫型肝癌进行了肝动脉造影及化疗栓塞治疗。治疗前分析肝癌的造影表现类型、血供及门脉情况后,经肝总动脉注入化疗药及栓塞剂。
结果:8例弥漫型肝癌dsa血管造影的主要表现有:肿瘤血管密集增多(8例),肿瘤染色广泛(8例), 动静脉瘘形成(4例),肝脏体积增大(6例),弥漫性碘油分布(4例)等。
结论:①“弥漫小结节征”、“毛玻璃征” 、“双轨征”及“巨肝征”为弥漫型肝癌的较特征性表现。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进行原发型肝癌影像学分型(特别是对弥漫型肝癌的诊断分型)的有效方法,有助于治疗效果及预后的预测。
[关键词]
原发型肝癌; 弥漫型; 血管造影; 临床意义  

the diagnosis and clinical significatince of 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ic (dsa) in hcc of wirespread model
liu jun-fang, lu zhi-yan, long qing-yun, et al.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zhongnan hospital,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about characteristic and clinical significatince of 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ic (dsa) in hcc of wirespread model.
methods: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y chemoembolization (tace) were perfored in 8 cases of hcc of wirespread model and the hepatic artery dsa findings were analysed before tace.
results:the dsa finding included: tumour fed blood manifold compressioned in 8 cases,tumour stain abroad in 8 cases, arterioportal anastomoses in 4 cases, hepatic volume enlargered in 6 cases, iodin oil diffuse distribution in 4 cases.
conclusion:①the characteristic of hcc of wirespread model are "diffuse nudule", "groundglass","bothrail" and "huge liver" sign. ②dsa is efficiency method for image type of the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especially in hcc of wirespread model, and help to forecast curative effect and prognosis.
[key words]
ha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wirespread model;dsa;clinical signifiance  


    弥漫型肝癌是原发性肝癌中的一种少见类型,其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这种特殊性又很少被人们所认识。充分认识弥漫型肝癌的血管造影表现有助于指导化疗栓塞治疗。为此,作者收集近两年来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的8例弥漫型肝癌并对其造影表现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8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中共发现弥漫型肝癌8例,男7例,女1例,年龄28~65岁,平均46.5岁。全部病例均经临床、b超、ct或mri确诊,其中afp增高5例,均在250μg/l以上。
    以seldinger技术经右侧股动脉穿刺插管,先行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动脉或肝总(肝固有)动脉造影,显示并分析肝癌的类型、范围、血供及门脉情况后,经肝固有动脉注入化疗药及栓塞剂,化疗药物有:顺铂、丝裂霉素、表阿霉素、5-氟尿嘧啶、羟基喜树碱等,选其中2~3种联合应用,栓塞剂有超液态碘油、明胶海绵粒等。
2 结果
    2.1 血管造影表现:8例弥漫型肝癌dsa血管造影的主要表现有:① 肿瘤血管密集增多(8例):均表现为富血管性改变,肝动脉中小分支明显增多、密集、纤细,显示欠清晰、较模糊,广泛分布于整个肝脏(图1)。②肿瘤染色广泛(8例):在毛细血管期均可见明显或较明显的肿瘤染色,其密度较肝实质浓,呈广泛性分布的栗粒状、小斑点状或结节状,结节可大小不等。少数结节状影较大,并可出现血管拉直、包绕和推移表现。肿瘤染色可仅局限于右叶,或左右叶均受累。有时可见较小的“肿瘤血管湖”(图2)。③动静脉瘘形成(4例):可在肝动脉主干或分支与门静脉形成瘘道,表现为在动脉期即可见门静脉显影,形成典型的“双轨征”。肝动脉、门静脉小分支同时显影时,整个肝脏显示较模糊,尤如“毛玻璃状”。④肝脏体积增大(6例):多表现为明显增大,轮廓饱满,体积增大多见于右叶,或左右叶均受累(图2)。2例伴严重肝硬化者肝脏明显缩小(图1)。⑤门静脉瘤栓形成(3例):间接门脉造影见门静脉主干内不规则充盈缺损、主干分支狭窄、闭塞或不显影。⑥弥漫性碘油分布(4例):经肝动脉注入碘油后见碘油多呈弥漫性分布沉积,较均匀,少数呈不均匀斑点状分布,分布范围与肿瘤染色范围一致(图3)。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6 12:20 | 只看该作者
图1 弥漫型肝癌表现密集肿瘤血管征、毛玻璃征及双轨征。造影示肝右叶广泛性密集增多肿瘤血管,由于动门脉瘘存在,在肝动脉分支中同时见门脉细小分支显示,整个肝脏显示模糊呈毛玻璃状。此外,肝脏体积缩小,肝硬化表现明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6 12:28 | 只看该作者
图2 弥漫型肝癌典型表现:弥漫小结节征、巨肝征。肝动脉造影示实质期肝右叶广泛性小结节状肿瘤染色表现。肝脏体积明显增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6 12:49 | 只看该作者
图3 弥漫型肝癌表现:肝动脉碘油栓塞时见碘油广泛性分布于肝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6 12:52 | 只看该作者
2.2 化疗栓塞治疗结果:8例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后,2例一般情况无明显好转,肝功能持续恶化,于3个月内死亡;5例一般情况稍好转,肝功能部分恢复,病情部分稳定,但于6个月内死亡;1例病情较明显改善,存活10个月。
3 讨论
   
3.1 弥漫型肝癌的血管造影表现:近年来,有关原发性肝癌的血管造影表现的研究报道较多,但对原发性肝癌中的特殊类型——弥漫型肝癌的血管造影表现分析研究较少。实际上,各型肝癌的血管造影表现均有所不同,而弥漫型肝癌的血管造影表现更具有一定的特点。从本组不多的病例中发现,以下几种征象有助于弥漫型肝癌的血管造影诊断:①“弥漫结节”征:这是弥漫型肝癌的特征性表现。本组8例均显示此征象。肿瘤呈广泛性栗粒状、结节状染色,早期肿瘤染色呈栗粒状,小斑点状,晚期多呈小结节状。结节可大小不等,严重者可融合成较大块状,布满整个肝叶,双叶均可受累。②“双轨”征[1,2]:即肝癌肝动脉门静脉瘘表现,弥漫型肝癌较易出现此征象,表现为在动脉期即可见门静脉显影。弥漫型肝癌的肝动脉门静脉瘘表现特点是“双轨”征分布广泛,可出现较早(肝动脉主干门静脉瘘),或出现较晚(肝动脉分支门静脉瘘)。注入碘油后显示呈小草状分支。③“毛玻璃”征:在动脉晚期显示较典型。由于广泛分布的肝动脉中小分支明显增多、密集、纤细、较模糊,且同时显影的门静脉小分支亦较模糊,使整个肝脏显示模糊不清,尤如毛玻璃状改变。本组有4例显示此征象。④“巨肝”征:此亦为弥漫型肝癌的较特征性表现,由于此型肝癌多伴有肝硬化,肝脏巨大,呈普遍性增大,轮廓饱满。但合并严重肝硬化时,肝脏体积明显缩小。
   
3.2 临床意义:原发型肝癌的介入化疗栓塞效果与肝癌的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如肝动脉供血、有无门脉瘤栓、肝功能状况、肿瘤分期及治疗方法等等。由于弥漫型肝癌多伴有肝硬化,且肝功能状况常较差,因此,与其他类型原发型肝癌比较,弥漫型肝癌(亦属浸润型肝癌)的治疗效果及预后远较其差[5]。本组病例中,8例患者在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后,7例其生存期无明显延长,均在半年以内死亡,仅1例生存期近1年,远较其他类型原发型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后生存期均在1年以上)生存期短。因此,在临床及其他影像学检查(ct、mri、usg)确诊为原发型肝癌后,再根据dsa表现进行原发型肝癌血管造影分型,作用较大,有助于指导化疗栓塞治疗并对其预后进行预测。而在各种影像学检查(ct、mri、usg)的原发型肝癌分型中,dsa的分型具有较大的优势,因弥漫型肝癌在血管造影中的表现特殊。

    参考文献
1 欧阳墉.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2 陈星荣,林贵,段承祥. 选择性血管造影
  [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3 yamada r, sato m, kawabata m, et al.
  hepatic artery embolization 120 patients with unresectable hepatoma
  [j]. radiology,1983, 148:397.
4 sako m, hasegawa m, hirota s, et al.
  comparison of hepatic arterial embolization with iron microspheres, gelfoam, and chemolipiodolgelfoam in 167 patients with hepatoma
  [j]. j interven radiol,1989,4:173.
5 wilfrido r, castanedazuniga s, murthy tadavarthy.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m]. (volume ⅰ), 2ed.1992.   
   
作者简介:
    刘骏方(1958-),男,湖北武汉人,大学本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研究方向:介入放射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2(c5):6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6-8 18:3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