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didadoc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X0484:[原创]新生儿骨病,请会诊!!!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5-12-16 22:35 | 只看该作者
先天性骨梅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5-12-17 03:38 | 只看该作者
软骨发育不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5-12-17 03:39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成骨发育不全!谢谢蔡老师讲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5-12-17 04:13 | 只看该作者

[下载]

成骨不全(骨发育不全、骨脆症)
  成骨不全(osteogenesisimperfecta)属遗传性结缔组织病,病变广泛累及骨、韧带、皮肤、巩膜和牙齿等。四项主要临床诊断标准是①骨质疏松和骨的脆性增加,②蓝巩膜,③牙质形成不全(dentlnogeneslsimperfecta)和④早熟性耳硬化(prematureotoclerosis)。上述四项中出现二项特别是前二项,即可证实诊断。其他表现尚有韧带松弛,多汗伴异常体温规律,易出现皮下出血,便秘,瘢痕体质及血管钙化等。通常按其骨改变的严重程度,特别是首次发生骨折的年龄,将本病分为先天型(congenitaform)和晚发型(tardaforml,发生于宫内的骨折,出生后即有明显的肢骨弯曲畸形。先天型对婴儿的致死率较高,但可于产前通过超声检查而确认。
  sillence等根据其主要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和遗传方式,曾将本病分为四组或四型,每组还可有数个亚型。l组: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包括大多数晚发型。有不同严重程度的骨折,蓝巩膜,牙质形成不全和内耳骨化。据估计约占出生儿的3万分之1。此组又根据牙、耳科改变的程度,再分为两个亚型。2组: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大部分为先天型。有严重的新生儿骨折,蓝巩膜,常有小的三角形脸和小的弯钩鼻;多数死于出生前后。此型又分为三个亚型:a。长骨一骨多发骨折,串珠肋,b。死胎或死产,c。肋骨细并可呈结节状。3组:多数为散发,亦可为显性或隐性遗传。有严重的进行性加重的畸形,约有2/3的病例出生时即有骨折,存活下来的则为畸形性侏儒,其蓝巩膜与l、2组不同,蓝色可随年龄增大而变淡。4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骨改变多种多样,巩膜正常,有或无牙质形成不全。又可分为a(牙正常),b(牙异常)两个亚型。
  本病的特征性表现是骨质脆弱,但其严重程度变化极大,最重者为死胎或死产并多发骨折,最轻者可无明显骨折,而仅有一项伴随特征,其遗传形式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
  遗传 遗传性或先天性结缔组织病的致病因素,来自多种不同基因位点。按发病率高低介绍如下。
(1)轻至中度改变者,伴蓝巩膜: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2)非常严重者,并进行性畸形侏儒,淡蓝或白色巩膜:散发性,可能为新突变。
(3)类似(1),但为白色巩膜: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4)严重先天型,围产期死亡: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5)类似(1)但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可能仅占所有病例的2%)。
  发病率 在出生时即能发现者,占出生儿的2万分之1。先证病人(indexpatients)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百万分之16(包括受累亲属则为百万分之34)。
【临床表现】
  面部 头大,两侧颞骨向外膨出,面小并呈三角形,90%以上的患者有蓝巩膜,牙齿不整并可呈蓝灰色或棕色。
  智力 正常。
  身材 出生时无明显矮小,虽然多次骨折、重叠或嵌顿,可致肢体较短。婴儿期均可显示程度不同的短小畸形。
  症状 出生时或婴儿期即见有多发骨折,蓝巩膜,牙齿异常,还可有关节松弛,多汗并异常体温,皮下出血,瘢痕体质,以及便秘和呼吸困难等;40岁后可发生眩晕、耳鸣以至耳聋。尚可见有中枢神经受累和早发关节退变的症状。
  畸形 多由骨折畸形愈合所致,再加关节挛缩,也可由骨质疏松和软化等因素所致长骨弯曲,扁平椎和脊柱后突,三叶形骨盆,扁颅底;约有1/3的病人有脊柱侧弯,还可有胸廓畸形、头大、两侧颞骨外突和三角脸等。
  合并异常 普遍性关节松弛,疝,血小板异常和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易出血,瘢痕体质,牙质形成不全,由于内耳的纤维组织骨化而出现耳聋,有的于骨折后可形成假关节(pseudoarthrosis),还可在手术或骨折后大量增生性骨痂形成,或称肿瘤样骨痂tumoralcallus),颇似骨肉瘤或脂肪瘤。
【x线表现】
  头颅 两侧颞骨向外膨出,致使其间距加大,额窦和乳突窦常扩大,多发性缝间骨,项板变薄。
  脊柱 出生时正常,儿童期即可见明显骨质疏松和软化表现,如扁平椎或椎体呈双凹变,约有40%的患儿可出现脊柱侧后突,并可逐渐加重。
  胸廓 肋骨可纤细,亦可增宽,并可有多发骨折,再加肋骨骨质变软,以及脊柱的侧后突,胸廓可有各种扭曲畸形,甚至会影响心、肺功能。
  骨盆 由于骨质疏松、软化,两侧髋臼内突,骶骨下沉,致使骨盆腔呈三角形或三叶草样狭窄。耻、坐骨可有压缩骨折,股骨头常有滑脱畸形,还可见盆腔壁软组织血管钙化。     
    长骨 骨干可纤细,亦可因多次骨折、嵌顿而粗短,并各种形态的弯曲畸形,下肢骨折较上肢常见。通常骨密度减低,皮质变薄。干骺端可增宽、外展;骺线闭合后常伴骨的塑形障碍。骨骺、干骺区,有时可见多囊样透光区,其内常有斑点状钙化,并有硬化边,颇似“爆玉米花”样改变。偶然于骨折后,可见大量增生的骨痂,如同骨肿瘤样表现(图1l—1—7~39)。
  骨成熟 可能正常。
  生化 各型均可有遗传性胶原缺陷。     
  【预后】
  除少数极为严重者,在遗传学上属散发,或显性基因突变,常伴进行性加重的畸形侏儒,通常在青春期后不久死亡外,其它多数病人寿命正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5-12-17 04:35 | 只看该作者
软骨发育不全(achondroplasia)又称胎儿型软骨营养障碍(chondrodystrophia fetalis),软骨营养障碍性侏儒(chondrodystrophic dwarfism)等。是一种由于软骨内骨化缺陷的先天性发育异常,主要影响长骨,临床表现为特殊类型的侏儒-短肢型侏儒。智力及体力发育良好,病人常作为剧团或马戏团的杂技小丑。
    病因学
    为先天性发育异常,本病有明显的遗传性及家族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父母一方有病,子女中1/2可以得病;如父母均为患者,则子女几乎都要受累。由于不少病人不结婚或难产,致使无下一代,因而影响到遗传形式。所以散发性病例占90%。当然也有人是由于基因突变所致。在双胎中可以1个患病,亦可以2个均有,女性略多于男性。
   病理改变
    基本的病理改变发生在软骨化骨过程,长骨纵向生长受阻,而膜内化骨过程不受影响,故骨的粗细正常,但因长度减短而相对变粗。骨骺软骨细胞可发生及增殖,但不能进行正常的钙化与骨化,因而骨端增大。镜下见,软骨细胞不能像正常那样呈规则的柱状排列,而是分散,不规则成堆,骨化过程的多个区域,如静止区、增殖区、肥大及预备钙化区等的层次也发生紊乱,干骺端毛细血管不能有规则地进入骺进行正常的吸收,成熟的软骨细胞不能钙化,影响了骨的生长。还可以看到有广泛的软骨粘液样变性,细胞肿胀,细胞核增大,基质呈半流体结构,病变部位的软骨骨化延迟,呈斑块状分布,而斑块间的钙化过程则比较正常。
    (一)侏儒  本病是侏儒的最常见原因。胎儿娩出时即可见其身体长度正常而肢体较短,这种差别以后逐渐明显,肢体近端如肱骨及股骨比远端骨更短,患儿脂肪臃肿。至发成熟,平均身高男性为131±5.6cm,女性为124±5.9cm。文献上有97cm和104cm的报告。患儿身体的中点在脐以上,有时甚至在胸骨下端。两手只能碰到股骨下粗隆的下方,而不象正常人那样可以达到大腿下1/3。因为肢体短,在下肢伸直位时,面部可碰到足趾。
    (二)头颅增大  有的病人有轻度脑积水,穹隆及前额突出,马鞍型鼻樑,扁平鼻、厚嘴唇、舌伸出(在婴儿)。
   (三)胸椎后突,腰椎前突,以后者为明显。骶骨较水平使臀部特征性的突出。
   (四)胸腔扁而小,肋骨异常的短。
   (五)手指粗而短,分开,常可见4、5指为一组,2、3指为一组,拇指为一组,似“三叉戟”(图1)。有的病人的伸肘动作轻度受限。
    (六)下肢呈弓形,走路有滚动步态(rolling)。
    (七)智力发展正常,牙齿好,肌力亦强,性功能正常。
   x线表现  ①颅盖大,前额突出,顶骨及枕骨亦较隆突,但颅底短小,枕大孔变小而呈漏斗型,其直径可能只有正常人的1/2。如伴发脑积水侧脑室扩张。②长骨变短,骨干厚,髓腔变小,骨骺可呈碎裂或不齐整。在膝关节部位,常见骨端呈“v”形分开,而骨骺的骨化中心正好嵌入这v形切迹之中。由于骨化中心靠近骨干,使关节间隙有增宽的感觉。下肢弓形,腓骨长于胫骨,上肢尺骨长于桡骨。③椎体厚度减少,但脊柱全长的减少要比四肢长度的减少相对少很多。自第一腰椎至第五腰椎,椎弓间距离逐渐变小。脊髓造影可见椎管狭小,有多处椎间盘后突。④骨盆狭窄,骼骨扁而圆,各个径均小,髋臼向后移,接近坐骨切迹,有髋内翻,髋臼与股骨头大小不对称。肋骨短,胸骨宽而厚。肩胛角不锐利,肩胛盂浅而小。
    治疗措施
    一般不难,在水典型的病例,需与其他原因所引起的侏儒区别。①软骨发育欠全(hypochondroplasia)侏儒表现不太明显,头颅正常。②软骨-外胚层发育不全(chondro-ectodermal dysplasia),即ellis van-creveld综合征,为短肢型侏儒,伴有胸部畸形和心脏病变,併指、指甲牙齿发育不良。肢体缩短的部位常发生在远段骨骼。③脊柱-骨骺发育不全(spondylo-epiphyseal dysplasia)。亦为短肢型侏儒,常有近端大关节的破坏,颅骨正常,脊椎椎体变扁,椎体骨化中心互相吻合。胸廓发育不良如铃形。④佝偻病及克汀病。佝偻病有典型的临床及x线表现,容易区别;而克汀病常伴有智力发育不良。
    预后
    婴儿如未夭折,成年后可以胜任各种工作,预后良好。少数病人,由于枕大孔变小而发生脑积水。椎管狭窄的发生率可达40%,大部分在腰椎。偶有在颈椎或胸椎,造成对神经根或脊髓产生压迫作用,需作椎板切除术减压,或做椎间孔扩大术。偶有因下肢畸形而作截骨者。对病因无特殊疗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5-12-19 08: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5-12-22 21:56 | 只看该作者
各位老师的讨论很精彩,收益非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5-12-22 23: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6-11-12 23:37 | 只看该作者
成骨发育不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2-9-17 07:57 | 只看该作者
成骨不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