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5882|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X0523:[原创]心脏三位片,欢迎大家踊跃发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2-3 05: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心脏三位片现在许多医院都不照了,心脏病大都被彩超所代替。时间长了大家对心脏三位片就有点陌生。今天上传一个望大家大家踊跃发言!支持一下!!
患者  f13岁,活动后心慌、气喘一年。
后前位:

右前斜:

左前斜: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6-2-3 12:32:17 修改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6-2-3 07:45 | 只看该作者
肺充血,双室及左房大,以心室增大为主,主动脉结不大,左侧胸水,首先考虑左向右分流--vsd,伴肺动脉高压,心衰。
无杂音啊,遗憾,请楼主补齐资料!
本例需与后天性心脏病如风心,心肌病变鉴别,主要是肺血改变,此具明确的诊断导向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2-3 16:41 | 只看该作者
双肺门增大,呈肺充血征象;双室及左房增大,以左心室增大为主,左肺动脉段饱满,主动脉结变小。
f13岁,活动后心慌、气喘一年。
意见: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室间隔缺损可能性大。建议彩超检查。
鉴别:房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6-2-3 17: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原创]心脏三位片,欢迎大家踊跃发言!

以下是引用lkc8963在2006-2-2 23:45:00的发言:[br]肺充血,双室及左房大,以心室增大为主,主动脉结不大,左侧胸水,首先考虑左向右分流--vsd,伴肺动脉高压,心衰。[br]无杂音啊,遗憾,请楼主补齐资料![br]本例需与后天性心脏病如风心,心肌病变鉴别,主要是肺血改变,此具明确的诊断导向作用。

支持左向右分流--vs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2-3 21:21 | 只看该作者
考虑:动脉导管未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6-2-4 00:51 | 只看该作者
肺充血,双室及左房大,以心室增大为主,主动脉结不大。  
   考虑: 室间隔缺损可能性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6-2-5 01:30 | 只看该作者
心脏左、右前斜位片食道吞钡像没有摄好,其角度也不理想。就该片而言,两肺血增多,右下肺动脉增宽,心胸比率大于0.52,心影外观似呈“梨”型,肺动脉段隆起,左、右心室扩大,右心缘未见明显“双弧”影,左前斜位示:主动脉窗变小,但左主支管抬高不明显。结合病史,考虑:肺血增多先天性心脏病(以高位室间隔缺损可能性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6-2-5 10:55 | 只看该作者
此例先心病——高位室间膈缺损。主要以肺充血,淤血征象不明显,双室大,以右为主,左房未见明显增大。楼主故意不提供杂音性质,以提高大家的阅片能力。a导管未闭可能性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6-2-6 05:27 | 只看该作者
双肺门血管明显增粗,肺野外带清晰,心脏呈二尖瓣型改变,左心缘第三弓明显延长,心尖位于膈下,住动脉结缩小,心腰部增宽.
  肺动脉高压,左心房及右心室增大,考虑室间隔缺损
  鉴别: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结常增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6-2-7 02: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x0523:[原创]心脏三位片,欢迎大家踊跃发言!

结果为: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未闭(patentductusaneriosus)是临床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女性多于男性。动脉导管是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的一根管道,为胎儿循环的重要通路。小儿出生后,动脉导管即在功能上关闭,绝大多数婴儿生后3个月左右在解剖上逐渐闭合成为动脉韧带,若不闭合即称动脉导管未闭。
血流动力学 由于主动脉的压力远超过肺动脉压力,所以主动血液流入肺动脉,从而肺循环、左心房、左心室血流量增加,导致左心房扩大`左心室肥厚,甚至心力衰竭。同时肺小动脉因承受大量主动脉分流血量发生反应性痉挛,此为动力性肺动脉高压,继之管壁增厚、硬化,导致梗阻性肺动脉高压。当肺动脉压力超过主动脉,产生肺动脉血流逆向流入主动脉时,临床就出现差异性紫绀。
(诊断)
(一) 临床表现
l.症状:导管细者,可无症状,往往在体检时才发现。导管粗者,婴儿期即有喂养困难、气促、多汗、苍白,易患肺炎及心力衰竭,生长发育落后。
2.体征: 心尖搏动弥散,胸骨左缘第1—2肋间有收缩期震颤。第一心音正常,第二心音宽分裂,肺动脉瓣第二音亢进,胸骨左缘第1一2肋间偏外侧可闻ⅲ一v/ⅵ级连续性机器样杂音,收缩期较舒张期响亮,向左侧颈部传导。心尖部有舒张中期杂音提示分流量大。必须明白,随着肺动脉压力增高。上述舒张中期杂音消失,继而胸骨左缘第二肋间职期杂音消失,收缩期杂音消失,肺动脉瓣第二心音逐渐亢进,并出现肺动脉喷射音。此外,伴有周围血管征象,脉压增大、水冲脉、股动睁击音、毛细血管搏动。严重肺动脉高压患者,出现差异性发绀,即下肢和左上肢发绀明显而右上肢较轻。
(二)辅助检查
1.心电图:动脉导管细者,心电图正常,动脉导管粗者,则出现电轴左偏及左室肥厚,合并肺动脉高压时则出现左右心室肥厚。
2.x线:动脉导管细者心脏、血管影可正常。动脉导管粗者左房、左室增大。肺充血、肺动脉段突出,肺门血管影增粗。主动脉结突出,有漏斗征
3.超声心动图:左房/主动脉根部直径比(la/ao)大于1.5,二维超声心动图可以直接探查到未闭合的动脉导管。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直接见到分流的方向和大小。
4.心导管检查:典型的动脉导管未闭一般可不必做心导管检查,只是在确诊困难时选用。肺动脉血氧含量高于右室血氧含量0.5%以上,部分病例心导管可通过动脉导管进入降主动脉,逆行主动脉造影可见主动脉与肺动脉同时显影,未闭动脉导管也能显影。
(三)合并症 常见为支气管肺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分流量大者早期发生心力衰竭。
(处理) 动脉导管未闭处理总的原则是确诊本病者均应进行手术治疗。
1.内科治疗:
(1)预防和控制感染和有心衰抗心衰治疗。
(2)早产儿或新生儿早期动脉导管未闭,口服消炎痛。初剂0.2mg/kg,如出生不到48小时,第二、三剂用0.1mg/kg,2—7天者用0.2mg/kg,超过8天用0.25mg/kg,每12小时1次,共3剂。
(3)通过心导管行非开胸动脉导管栓塞术。
2.外科治疗:
(1) 动脉导管结扎术:手术最佳年龄1—6岁。1岁以内反复肺炎不能控制者可提前手术。
(2) 动脉导管未闭合并细菌性心内膜炎者,应在感染完全控制后数月施行手术,对无法控制者,也可在大剂量抗生素的治疗下,闭合未闭未闭之导管,但危险性较大。


已收录到“影像文摘”中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7-3-3 23:34:47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