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2094|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禽流感病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3-13 17: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禽流感病毒图解

禽流感病毒攻击健康细胞照片

照片中的蓝色部分就是h5n1禽流感病毒,下面的红色部分则是健康人体细胞,照片显示h5n1正在攻击健康的细胞。


  
东北网11月8日电 新华网援引东方早报消息,已经造成63人死亡并危及全球上亿人性命的h5n1型禽流感病毒到底是什么模样?当地时间11月6日,瑞典《每日新闻报》刊登出一组由高倍电子扫描显微镜拍摄的h5n1型禽流感病毒高解析特写照片。照片上一串蓝色小球正在攻击、破坏健康的红色细胞。该报声称这组照片乃全球独家首发。

  
这组高清晰照片为瑞典著名的科技摄影师83岁的伦纳特·尼尔松利用高倍电子扫描显微镜摄制而成。《每日新闻报》科技记者卡琳·博伊对媒体表示,尼尔松最初曾找美国实验室寻求病毒样本,但遭到拒绝。最终,尼尔松从世界卫生组织取得病毒样本,把样本带到斯德哥尔摩的卡罗琳医学院培育。病毒样本源自两年前死于禽流感的一对中国香港父女。照片中蓝色的部分,就是人人闻之色变的h5n1禽流感病毒,下面的红色部分则是健康的细胞。照片显示h5n1正在攻击正常健康的细胞,禽流感病毒逐一附着在健康细胞上,然后一步步破坏组织,最后布满整个健康细胞,严重侵蚀细胞的功用。

  
h5n1病毒与人类流感病毒的4500个氨基酸只有19个不同,一旦差异性降到10个氨基酸,禽流感就会突变。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目前的h5n1型病毒株仅能通过禽类传染给人体,但是这种病毒很容易变种,必须防范它与人类的流行性感冒病毒株接触进行基因重组,突变出“人传人”的禽流感病毒。禽流感一旦在人际传播,数亿人生命将受到威胁。从2003年至今,h5n1型禽流感病毒已经在东南亚夺去63条生命。目前,禽流感疫情迅速扩散,最西已经蔓延到欧洲的克罗地亚以及英国。

  
尼尔松是微观世界摄影的探险者,身份是坐落在斯德哥尔摩北部的卡罗琳医学院的官方科技摄影师,每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就是由该医学院决定授予何人。2003年6月,尼尔松在世界上第一次公布了非典病毒侵袭人体细胞过程图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6-3-13 17:29 | 只看该作者
禽流感问答8例

  一,禽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哪些?
  世卫组织指出:粪便是禽流感传播的主要渠道。据法新社报道,who说,病鸡粪便中的h5n1禽流感毒株会在空气中传播,并被风带走。who发言人法德勒·沙伊卜说,几乎不可能因食用煮熟的病鸡肉而患病。他援引who专家的话说:“病毒被煮死了。”他强调说,在拔毛前就把鸡煮了也能消灭病毒。

  二,人与人之间会传播病毒吗?

  一旦禽流感病毒与人类病毒重组,从理论上说,就可能通过人与人传播。届时,这种病毒就会成为人类病毒,好像流感病毒一样。两种病毒的重组有一个生物学特性,就是禽流感病毒首先发生了变异。但是禽流感对人类还是一种全新的病毒,传播到何种程度会变异,谁也无法预知。


  三,禽流感为什么会威胁人类?

  禽类感染h5n1型病毒后数日内死亡,如果由禽类传染给人,发病后死亡率高达60%。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大约有60人死于禽流感。h5n1型禽流感病毒目前还处于由鸡鸭传染给人的阶段。然而,如果禽流感反复发作,一旦病毒基因发生变异,就有可能变成人与人之间传播的新型流感,后果不堪设想。

  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李钟郁10月25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禽流感人传人现象的爆发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现在全球正处在危机边缘。他还透露,眼下各方正在与时间赛跑,当务之急是增加抗病毒药丸供应。

  四,禽类得了禽流感有哪些常见症状?
  病鸡精神沉郁,饲料消耗量减少,消瘦;母鸡的就巢性增强,产蛋量下降;轻度直至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打喷嚏和大量流泪;头部和脸部水肿,神经紊乱和腹泻。这些症状中的任何一种都可能单独或以不同的组合出现。

  五,人类患上禽流感有哪些常见症状?

  人类患上禽流感后,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早期症状与其他流感非常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大多数患者治愈后良好,病程短,恢复快,且不留后遗症,但少数患者特别是年龄较大、治疗过迟的患者病情会迅速发展成进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等多种并发症而。


  六,穿羽绒服、盖鸭绒被会传染吗?

  专家表示,穿羽绒服、盖鸭绒被及相关制品,是肯定不会传染禽流感的。因为羽绒制品通常经过消毒、高温等多个物理、化学环节处理,病毒存活可能性微乎其微,不太可能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七,吃鸡鸭鹅肉会被传染吗?

  禽肉煮熟煮透后,病毒传播的可能性较小。但如果病禽未经煮熟煮透食用,病毒很可能进入人体。病毒进入人体如果存活,会否通过消化道传入人体各组织中、病毒在人体是如何运作的,这些机理现在都还不清楚。

  八,现在有没有禽流感疫苗?

  全世界的科学家正在争分夺秒,开发一种能够抵御h5n1的疫苗。不过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种疫苗被批准使用,它的问世最早也要等到明年。更糟糕的是,如果病毒变异后能够在人群中迅速传播开来,我们就要重新研制新的疫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6-3-13 17: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禽流感病毒

中国防治禽流感药物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科研人员正在进行金丝桃素单体的分离。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农业部新兽药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研制的防治禽流感新制剂日前在华南农业大学p3实验室完成了活鸡人工感染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治疗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从中药材中提取的金丝桃素对人工感染的h5n1亚型禽流感家禽活体具有百分之百的治愈率,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6-3-13 17: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禽流感病毒

做好自我防护是预防禽流感最有效的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6-3-13 17: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 无须“谈鸡色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郭元吉指出:“对禽流感应该以正常的心态对待它。因为到现在为止,我国内地还没有发现高致病性的禽流感病毒病例,无论在理论上还是事实,全世界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高致病性的禽流感病毒已具有人传染人的能力。禽流感可防可控。”

  “鸡鸭感冒”怎样传染人

  病鸡粪便中的h5n1禽流感毒株会在空气中传播,并被风带走。禽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鸡、鸭,特别是感染了h5n1病毒的鸡。

  在自然条件下,存在于口腔和粪便的禽流感病毒由于受到有机物的保护具有极强的抵抗力,特别是在凉爽和潮湿温和的条件下可存活很长时间,病毒在干燥尘埃中可存活2周,在4℃可保存数周,在冷冻的禽肉和骨髓中可存活10个月之久。人类直接接触受h5n1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h5n1病毒都会受到感染。此外,通过飞沫及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也是传播途径。

  “四要”“四不要” 预防禽流感

     1.要勤洗手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日前表示,预防禽流感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肥皂效果最好,用一些洗手液也是可以的。

     2.鸡肉、鸡蛋要煮熟吃
     鸡蛋和鸡肉一定要煮熟后食用,流感病毒一般不能在70℃或以上生存。其实,吃煮熟了的家禽是不会感染病毒的。专家提醒:朋友们不要购买制作不过关的禽类食物,如半熟的白斩鸡、醉鸡、半熟的鸭鹅肉之类,同时提醒喜欢吃半熟半生鸡蛋的朋友,还是少吃为妙!此外,朋友们注意请去正规的卖场和商业网点采购经过严格检疫的禽肉,不要自行宰杀禽类食用。


     3.要重视增强自身免疫力
     因为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疫苗,而冬春季节又是呼吸道疾病高发期,专家提醒,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疾病的发生非常重要。增强体质,注意锻炼身体,多做一些运动,保证每周2~3次,每次半小时。同时应该保证睡眠,不可过度劳累。

     4.要重视高温杀毒
     禽流感病毒对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高温以及紫外线都很敏感。在60℃下加热10分钟,在70℃下加热数分钟,阳光直接照射40到48小时以及使用常见家用的消毒药品,均可杀死禽流感病毒。

    5.不要带孩子去禽类市场
     有小孩的家庭要当心,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和泰国卫生部认为,目前12岁以下的儿童最容易受到感染!请不要让小孩触摸、拥抱禽类动物,更不要带小孩去禽类市场。

    6.不要去疫区旅游
     专家建议,旅游者应当避免去爆发禽流感的地区。因为目前仍未明确爆发禽流感的病毒源,也未能明确病毒的传播途径,到底是“禽-人”,还是“禽-人-人”。如果您不得不前往疫区,请尽量远离有家禽的地方。

    7.不要与活禽接触
     如果您在疫区工作生活旅游,请牢记:a、粪便、分泌物是禽流感的传播途径之一;b、接触家禽后切记要立即洗手并彻底洗净前臂;c、尽量避免与活禽接触。

    8.不要对宠物掉以轻心
     宠物爱好者,尤其是养鸟的朋友应该保持高度警惕,鸟类是很容易感染禽流感病毒的,即使你的居住地不属于禽流感疫区,为了安全请注意:清除鸟粪时要注意消毒,笼舍要保证通风和卫生,与鸟接触后及时洗手并注意个人卫生,鸟患病后,请务必及时联系兽医诊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6-3-13 17: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禽流感病毒

亟待破解的禽流感3大悬案

今年以来,禽流感疫情在世界各地迅速蔓延,警报声此起彼伏。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严密的防控措施,预防疫情失控造成禽流感病毒变异在人际传播。
    与此同时,科学家们也展开了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全力破解这种致命的病毒,以求尽快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参与研究的科学家称,如果破解以下三个关于禽流感的悬疑,人类就拥有了对付这种病毒的有力武器。
    ■悬疑一:流感疫情何时在人际大暴发?
    20世纪的100年间,“超级流感”病毒曾于1918年、1957年和1968年3次在全球范围内大暴发,造成数百万人乃至上千万人死亡。
    科学家认为,1918年流感疫情暴发的罪魁祸首很可能就是禽流感病毒,其他两次流感疫情大暴发也是因为流感病毒发生变异造成巨大的杀伤力。但由于当时没有现代化的监控系统,也缺乏先进的基因研究工具,所以无法得出确切结论。如今,科学家们正利用现代生物医学技术对这3次流感疫情展开深入研究,希望能从中找到流感病毒变异的“路线图”。
    现在人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变异后的流感病毒会在什么时候大暴发?但目前,即使是该领域的顶级科学家也难以回答这个问题。
    “我无法从水晶球中找到答案,”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流感病毒专家弗雷德里克·海登说。
    海登和其他许多专家都不赞同流感病毒会定期发生变异造成大规模疫情的说法。1976年,“猪流感”的出现使得流感病毒专家注意到1957、1968和1976这几个数字,并且提出一个理论:流感病毒大致会在10年时间里发生变异并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大规模疫情。然而,“猪流感”病毒后来并没有造成大规模疫情。
    今年以来,随着禽流感疫情迅速蔓延,人们非常担心禽流感病毒会很快发生变异并在人际传播,一些专家甚至预测这种糟糕情况会在明年或后年出现,各国政府也都采取严密的监控和防范措施。但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微生物专家和流感病毒专家埃德温·基尔伯恩警告说,本轮禽流感疫情从2003年大规模暴发,此后3年时间里病毒都没有发生变异在人际传播,这表明禽流感病毒变异并不是一个很快的过程,近期内发生变异的可能性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他担心如果明年或者后年没有出现病毒变异和疫情暴发,人们会放松警惕,认为担心过度,全球范围内的监控网也会随之松懈,而以往的惨痛教训表明,大规模疫情往往是在防范最懈怠的时候暴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6-3-13 17:36 | 只看该作者
悬疑二:病毒会如何变异导致人际传染?

    本轮禽流感疫情的元凶来自h5n1型禽流感病毒,迄今已造成60多人死亡,上亿只家禽被扑杀。感染禽流感病毒的患者基本都是和染病的家禽密切接触后才发病,只有一人是因为人际感染病毒死亡。

    对此,科学家指出,h5n1型禽流感病毒本身很难在人际传染,只有在发生变异后才会导致人们容易相互传染,那么h5n1型禽流感病毒会怎么变异呢?

    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传染病研究中心主任丹尼斯·梅基说,制造流感疫情的病毒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容易使人得病,二是容易在人际传播,而事实上,只有非常少数的流感病毒同时具备这两种条件。

    梅基说,到目前为止,h5n1型禽流感病毒还没有获得容易在人际传播的基因变化。“这种病毒出现已经将近3年,有无数的机会发生变异,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生,这意味着这种病毒也许并不是很容易发生基因变异。”

    但大部分科学家却并不这么乐观,他们认为h5n1型禽流感病毒发生变异的可能性很大。美国病毒专家杰弗里·陶本贝格说,科学家们迄今为止还不知道禽流感病毒转变成对人类致命的病毒需要发生什么样的基因变异。如果能绘制出关键的基因变化图谱,科学家就可以对不同的禽流感病毒进行筛选,找出最具威胁的病毒变异体,然后设法加以阻止,切断其变异途径。

    陶本贝格说,禽流感病毒发生变异有两种途径,一是自身发生基因变异传染给人类,二是接受某种人类流感病毒的基因,使之能在人际传播。两种不同的途径变异类型截然不同,所以科学家现在根本无法预测禽流感病毒的变异途径和变异后的病毒种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6-3-13 17:38 | 只看该作者
悬疑三:病毒变异后杀伤力到底多大?

    一旦禽流感病毒变异后在人际传播会造成多大的杀伤力,目前科学界对此也存在争议。

    一些科学家预测新病毒可能会造成上千万人丧生,患病后的死亡率高达50%,但另一些专家则认为这种预测并不科学。

    陶本贝格说,从上世纪3次流感疫情来看,如果禽流感病毒自身发生变异再传染给人类后果要可怕得多。1918年的流感疫情很可能就属于这种情况,结果造成2000万人死亡。1957年和1968年的流感疫情分别造成200万人和100万人死亡,相比之下“杀伤力”要小得多,因为造成这两次流感大暴发的病毒中都有人类流感病毒基因,人体的免疫系统更加容易识别病毒,从而产生了抵抗力,患者的病情要相对轻一些。
   基尔伯恩则指出,从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结构来看,所谓的“n1”是一种名叫神经氨酸酶的病毒糖蛋白,在1977年的流感病毒中曾出现过另一种“n1”病毒糖蛋白,所以许多人的免疫系统比较容易识别这种病毒片段,受到感染后容易产生抗体。不过,1977年以后出生的人因为没有感染过这种流感病毒,所以抵抗力肯定要差一些。

        美国政府顾问、范德比尔特大学传染病专家威廉姆·沙夫纳表示,要科学地判断一种新病毒可能造成的死亡率,应该在这种病毒出现后在大批感染人群中提取血样,分析有多少人具备对这种病毒的抗体。当年西尼罗河病毒和非典病毒出现后都是采用这种方法科学地计算可能造成的患者死亡率。在没有进行任何科学分析的前提下,估计禽流感病毒变异后可能造成50%的死亡率并不科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6-3-13 17:39 | 只看该作者
禽流感患者的临床症状是什么?

潜伏期7天以内。成人和儿童均可感染发病,无性别差异。起病急,早期与流感相似,初起发热,体温一般在39℃以上,持续1至7天,伴有流涕、咳嗽、咽痛、全身酸痛、结膜炎等。部分病人有恶心、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稍后约半数病例出现肺部感染,x线检查显示单侧或双侧肺部实质炎性改变,部分伴有胸腔积液。大多数轻症病例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进展迅速,肺炎进行性发展,导致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呼吸衰竭、心功能衰竭及肾功能衰竭、感染性休克及雷耶综合征、全血细胞减少等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发病至死亡的平均时间为16天。患者病情恶化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较大,治疗开始较晚,出现合并症如肺炎、白细胞降低和淋巴细胞减少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6-3-14 02:29 | 只看该作者
科普知识  人人学习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