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又称Binswanger病、进行性皮层下血管性脑病。为老年人在脑动脉硬化基础上,大脑半球白质弥漫性脱髓鞘性脑病。大多发生在50岁以上,在老年人中发病率为1%~5%,男女发病相等。主要累及侧脑室周围、半卵圆中心等皮层下脑深部白质,多为双侧性,常伴有腔隙性脑梗死、脑萎缩。 
        CT表现: 
        1. CT平扫侧脑室周围及半卵圆中心脑白质可见斑片状低密度影,以侧脑室前角、后角周围最为明显,严重者大脑各叶白质全部明显累及,往往双侧对称分布。 
        2. 增强扫描白质强化不明显,灰白质密度差别增大。 
        3. 可伴有不同程度弥漫性脑萎缩改变,脑室系统扩大,脑沟、脑池增宽。 
        4. 常合并有基底节区、丘脑、脑室旁白质单发或多发性腔隙性梗死灶。 
        MRI表现: 
        双侧脑室旁深部白质及半卵圆中心大小不等的异常信号,呈长T1和长T2,形状不规则,边缘不清,无占位效应。 
        鉴别: 
        CT表现为侧脑室周围白质呈弥漫性低密度改变,首先要与正常压力脑积水相鉴别。二者表现极为相似,均有对称性脑室系统扩大及脑室周围低密灶。但正常压力脑积水脑沟正常或消失,低密度灶与正常白质分界清楚,常累及胼胝体膝部,而较少累及半卵圆中心。 
        多发性硬化症的病灶也多位于侧脑室周围白质内,与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相似。因多发性硬化症的病理为静脉周围的脱髓鞘和轴突裸露。因此病变常累及胼胝体,这是与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鉴别要点。其次多发性硬化症发病年龄20~40岁,女性多,也有助于鉴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