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1089|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脑部] CT41956:女,68岁,请大家看看!!急急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2-13 2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患者,女,68岁,突发双下肢无力6小时。大夫说既往有脑出血病史,然无旧片对比。
请大家看看右侧丘脑区是什么?
顺祝打假蛇年大吉!

00655485 (29 KB, 下载次数: 33)

2.jpg

00655486 (20 KB, 下载次数: 37)

10001.jpg

00655487 (20 KB, 下载次数: 27)

10002.jpg

00655488 (20 KB, 下载次数: 40)

10003.jpg

00655489 (19 KB, 下载次数: 36)

10004.jpg

00655490 (19 KB, 下载次数: 40)

10005.jpg

00655491 (19 KB, 下载次数: 37)

10006.jpg

00655492 (18 KB, 下载次数: 40)

10007.jpg

00655493 (17 KB, 下载次数: 33)

10008.jpg

00655494 (15 KB, 下载次数: 32)

10009.jpg

00655495 (13 KB, 下载次数: 47)

10010.jpg

00655496 (21 KB, 下载次数: 34)

10011.jpg

00655497 (21 KB, 下载次数: 38)

10012.jpg

00655498 (21 KB, 下载次数: 46)

10013.jpg

00655499 (21 KB, 下载次数: 38)

10014.jpg

00655500 (20 KB, 下载次数: 32)

10015.jpg

00655501 (19 KB, 下载次数: 38)

10016.jpg

00655502 (18 KB, 下载次数: 39)

10017.jpg

00655503 (17 KB, 下载次数: 34)

10018.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3-2-14 07:17 | 只看该作者
像肿瘤 增强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3-2-14 07: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3-2-14 08:51 | 只看该作者
脑胶质增生吧,增强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2-14 09:03 | 只看该作者
左侧丘脑旁似乎可见占位建议增强;
右侧丘脑旁考虑胶质增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2-14 10:20 | 只看该作者
胶质增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2-14 10:51 | 只看该作者
胶质增生可能与颅内感染,特别是隐匿性病毒感染,脑缺血缺氧,脑外伤,脑放射治疗有关。
  脑胶质增生是中枢神经系统对各种损害因子所致损害的修复反应,但是过多的胶质增生又将成为阻碍神经元髓鞘和轴索生长的机械性屏障,影响神经元结构的修复和功能恢复,从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称之为脑胶质增生症。其发病原因可能与脑组织遭受炎性损害、脑出血、缺氧、脑外伤及放射性损害有关。
  脑神经胶质增生它一般亚急性起病,呈进行性发展趋势。病程长短不一,患者平均生存期6-9个月,8.8%的病人能超过12个月。临床缺乏特征性局灶体征,常以性格改变、精神异常、癫痫发作、颅内压增高、偏瘫为主要表现。
放射治疗是各型胶质瘤的常规治疗,凡能在手术后予以放射治疗,其生存时间均高于单纯手术者,在放疗期间或放疗之后,病人的症状和体征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是该病的重要辅助治疗之一。因此,放射治疗宜在手术后一般状况恢复后尽早进行;一般在手术后1周~2周即可开始。

  中医药可以弥补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的不足,既提高免疫力增强病人体质,同时还能够减少放化疗药物毒副作用、提高人体的代谢功能,从而达到治愈脑肿瘤的目的。
     不知道是不是。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没事吧?
补充回答:
脑胶质增生其病因可能与颅内感染特别是隐匿性病毒感染,脑缺血缺氧,脑外伤,脑放射治疗有关;多数患者有颅内压增高表现,半数以上有癫痫发作;病理切片发现100%有不同程度的小胶质细胞增生,79.4%有轻度少突胶质细胞增生,20.5%有星形细胞增生;平均随访11年4个月,70.6%术后恢复良好;但有11.8%术后演变为间变性星形胶质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细胞瘤. 结论 脑胶质细胞增生是良性病理改变,但有恶变的可能,应进行定期随访.脑胶质增生尚未见有遗传的报告.口吃的原因比较复杂,有性格因素,有心理因素,也有社会因素.轻微的结巴多为语言习掼一般与脑部病变无关,并不影响交流,鼓厉多参予群体活动能消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2-14 16:53 | 只看该作者
血管畸形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