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1100|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V0031:眶内肿物请分析 今天手术 过几天病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3-21 03: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患者  男  68   主因 左眼球磨两年余,进月余眼内有黑点  不疼 时有流泪  入院  pe 左眼球突出 双眼玻璃体浑浊  余无阳性发现 化验检查无阳性发现   曾有鼻窦炎史

上传平扫图










增强: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6-3-21 16:06:00 修改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6-3-21 06:12 | 只看该作者
左眶内肌锥外占位,性质?首先考虑是炎性假瘤。病灶位于左恻内直肌与眶内恻间,呈软组织密度有轻度强化,邻近内直肌明显增粗,分界不清,视神经及稍显增粗。左恻眼球内恻份与病灶关系密切,但左恻眼环无增厚,眶壁骨质无吸收破坏。该病例我觉得主要与1,恶性淋巴瘤区别,因为它也很少侵犯骨壁,强化程度不高。2,纤维肉瘤,发病多见于中老年,常见于肌锥外软组织肿块,但眶骨唱见破坏。神经鞘瘤及神经脑膜瘤我认为可以排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3-21 06:38 | 只看该作者
病变定位在左恻内直肌与眶内恻之间,内直肌增粗,界限不清,视神经稍增粗并移位,左恻眼环无增厚,眶壁骨质无破坏,视神经管无增宽,故考虑炎性假瘤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6-3-21 07:39 | 只看该作者
ct:左眶内肌锥外略高密度占位,界限不清,内直肌增粗受压移位,眼球受压外移,眼环完整无增厚,
   
      眶壁骨质无破坏,视神经稍显增粗,轻度强化,

  考虑:良性占位性病变,炎性假瘤可能性大.

   鉴别:1纤维肉瘤.   2格氏眼病.     3恶性淋巴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3-21 22:10 | 只看该作者
1 病变定位在左恻内直肌与眶内恻之间,内不直肌增粗(和对则比较0,界限不清,视神经稍增粗并移位,左恻眼环无增厚,眶壁骨质无破坏,,故淋巴瘤可能。和炎性假瘤区别后者常有眼环和眼肌增粗
2 双眼外肌粗以肌腹为主.格氏眼病不除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6-3-22 02:20 | 只看该作者
首先考虑是炎性假瘤。
又称非特异性眼眶炎症。临床表现有眼痛、突眼、充血水肿、运动障碍,眶内肿物,视力下降等。
影象学表现为灶性或弥漫性软组织肿块,伴有眼外肌肥大,眼环增厚,视神经增粗等。ct分为五型,为肿块型、弥漫型、肌炎型、泪腺型、混合型。
本例表现为左眶内肌锥外略高密度占位,被絮样影填充界限不清,内直肌增粗受压移位,眼球受压外移,眼环完整无增厚,眶壁骨质无破坏,视神经稍显增粗,轻度强化,双侧上颌窦、筛窦黏膜增厚,故考虑为肿块型炎性假瘤(颜建华等认为炎性假瘤患有鼻窦炎,可能是一种特发性炎眼眶炎性假瘤的病因,见<<临床耳鼻喉杂志>>2002,16(8):410-411)
与淋巴瘤,血管瘤,鉴别.
注:眼眶炎性假瘤影象学表现不具特征性,需要结合临床,实验室、激素诊断性治疗,必要时活检。见《实放》西安第四医院ct室张小妮等2003年10月19卷第10期897-89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6-3-22 23:38 | 只看该作者
眼肌锥内肿瘤有1炎性假瘤 2 脑膜瘤.3 淋巴瘤4.横纹肌肉瘤 4原发泪腺的肿瘤 5皮样囊肿和上皮样囊肿 6淋巴血管 8 转移瘤
     炎性假瘤 又称非特异性眼眶炎症。临床表现有眼痛、突眼、充血水肿、运动障碍,眶内肿物,视力下降等。
影象学表现为灶性或弥漫性软组织肿块,伴有眼外肌肥大,眼环增厚,视神经增粗等。ct分为五 型,为肿块型、弥漫型、肌炎型、泪腺型、混合型。急性期边不请有渗出. ct无特意性.本例可能性大
     淋巴瘤 少见,病理上有良恶性之分,但常混合存在,正常人眼部淋巴组织限于眼睑.结膜 泪腺,故早期局限眼眶前部.进展时常延巩膜生长.包绕眼球.也可致眼外肌增粗.并二者分界不清.其周围脂肪条装浸润,轻度强化.与炎性假瘤。区别困难,但前者与眼球接触面无压迹,眼环不厚.本例符合
      脑膜瘤,强化明显,可以有骨质改变,不符合                              
      横纹肌肉瘤 ,  多见于儿童 强化明显
      皮样囊肿和上皮样囊肿,原发泪腺的肿瘤原发泪腺的肿瘤 都不考虑.
         转移瘤, 成人多在球内,儿童在球外,本例未提及有原发病史 暂时不考虑
      淋巴血管瘤,多见儿童.常有颌面或口腔黏膜病,病灶常有囊变,暂不考虑

  见笑了 请多多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6-3-24 03:53 | 只看该作者

1

病灶位于左恻内直肌与眶内恻间,呈软组织密度有轻度强化,邻近内直肌明显增粗,分界不清,视神经及稍显增粗。左恻眼球内恻份与病灶关系密切,但左恻眼环无增厚,眶壁骨质无吸收破坏.主要有1炎性假瘤 2 脑膜瘤.3 淋巴瘤4.横纹肌肉瘤 4原发泪腺的肿瘤 5皮样囊肿和上皮样囊肿 6淋巴血管 8 转移瘤.根据临床本人考虑炎性假瘤 2淋巴瘤.今天病例结果为间叶细胞瘤,过几天出免疫组化结果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6-5-5 12:48:46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6-5-5 07:48 | 只看该作者
间叶细胞瘤是一组包括很广泛的组织来源或者原始间叶组织细胞来源的肿瘤的总称,或者是无法明确分类的由间叶组织起源的一组肿瘤的称谓。它可以是分化较好的有一定组织特征的肿瘤,也可以是分化不良的不具有某种组织特征的肿瘤。

这个病人病程两年余,男性,68岁,近月余眼内有黑点,不疼,时有流泪。左眼球突出,双眼玻璃体浑浊,化验检查无阳性发现,曾有鼻窦炎史。

从影像上看,左眶内直肌的外侧与左眶内侧壁之间有一略呈梭形的软组织密度影,境界不是很清晰。与内直肌有分界,且内直肌形态可见,肌容积增大。眶内侧壁的骨质没有压迫吸收而是有轻度的增厚。

我个人认为,考虑炎性假瘤从影像上看有更多依据;间叶细胞瘤往往肿瘤境界较为清晰、规则、圆形或类圆形较多(因为生长往往较慢)。当然影像应当服从于病理的诊断。

本人想商榷的是:这个病人是否同时有炎性成份的存在;病理检查的取材是否广泛、多点。
不知楼主是否能够提供病理的描述及免疫组织化的结论。

这个病人我认为两年来的治疗过程对于诊断应该有较大的价值,病史未能提供应该是一个不足。
眼内的黑点可能与视神经受影响有关;突眼是占位所致,玻璃体的混浊可能另有原因。

谢谢楼主提供如此好病例,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6-24 09:58 | 只看该作者

Re:V0031:眶内肿物请分析&nbsp;&nbsp;今天手术&nbsp;&

V0031:眶内肿物结果为间叶细胞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