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灌注显像基本方法
1.201tlcl: .201tl+的生物特征类似k+,均为一价阳离子,静脉注射后能迅速被心肌和某些脏器摄取而使之显影。心肌总摄取量约为4%。.201tl+被局部心肌摄取的量和随后被清除的速度都与该部位心肌冠脉血流灌注量正相关,因而根据局部摄取.201tl放射性的多少和清除的速度可以观察局部的血流灌注情况,用于诊断冠心病。由于冠状动脉的储备能力和侧枝循环的建立,单纯的心肌缺血在静息状态下往往被掩盖,心肌灌注影像可以正常。进行介入试验则可使心肌缺血充分暴露出来,此时心肌灌注影像乃出现局部放射性减低。介入试验后数小时,由于正常心肌清除.201tl的速度较缺血区快,二者原有的放射性差别会明显缩小,甚至消失,即心肌内的放射性出现了再分布(redistributiong)。这种介入试验出现局部放射性减低,延迟显像又有再分布的现象是特异性很高的心肌缺血表现。但.201tl由加速器生产,不但价格贵,而且只能定期供应。
2.99mtc-mibi: 99mtc-mibi是一种脂溶性、正一价的小分子化合物,静脉注入后能够进入心肌细胞,进入量与局部冠脉血流量正相关。因而根据局部99mtc-mibi放射性的多少可以诊断冠心病。该显像剂一旦进入心肌细胞即丧失脂溶性,不能再跨过细胞膜,故滞留在细胞内,无类似201tl的再分布现象,故当进行介入试验后进行静息显像时需再次注射显像剂。
3.正常影像:
(1)短轴断面影像是垂直于心脏长轴从心尖向心底的依次断层像。左心室壁成环状,中心空白区为心腔,其上部为前壁;下部为下壁,近基底部断面的下部为后壁;右侧为前后间壁;左侧为前后侧壁。侧壁的放射性浓度略高于室间壁的,间壁近基底部为膜部,呈放射性缺损区。下壁放射性略低于前壁。前壁于室间壁交界处(相当于前室间沟部位)有时可见小范围放射性减低区。
(2)水平长轴断面图像是平行于心脏长轴由膈面向上的依次断层影像。呈直立或倒立马蹄行。右侧为室间壁,左侧为侧壁,上端或下端为心尖。间壁放射性浓度低于侧壁,近基底的膜部呈放射性缺损区,使间壁的长度短于侧壁,变异较大。心尖部放射性减低,有时明显。
(3)垂直长轴断面图像是垂直于上述两个断面。由室间壁向左侧壁的依次断层影像。呈横位马蹄型。上部为前壁,下部为下壁,后壁。女性前壁由于乳房组织的衰减作用可见不同程度的影像减淡。
4.影响因素:女性肥大的乳房和男性肥大的胸肌可使前壁和侧壁影像出现放射性减低;高抬的膈肌可使下壁和后壁放射性减低,乳头肌显影明显可能影响对邻近心肌影像的正确判断。
[本贴已被 dshm 于 2008-4-4 17:48:35 修改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