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7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PACS起源和发展历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6 10: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 PACS起源


       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全称为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是近年来随着数字成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旨在全面解决医学图像的获取、显示、存贮、传送和管理的综合系统。它主要分为医学图像获取、大容量数据存贮、图像显示和处理、数据库管理及用于传输影像的局域或广域网络等5个单元。保证PACS成为全开放式系统的重要的网络标准和协议DICOM3.0。


二. PACS发展历史  


  最先推动 PACS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传统的相机厂家。这是因为当数字化浪潮到来的时候,他们首先就意识到这对他们的产品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巨大的冲击。他们当然有着自己的优势:对各个厂家的设备连接能力有着最为清楚的了解;但是更有难于跨越的障碍:计算机技术不够充足,对图像设备及图像处理不够了解,因为他们毕竟属于传统的机械制造商。


  刚刚开始的时候,许多设备制造商对开放的网络连接时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因为他们认为这是意义不大,并且对他们的利益有冲突,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意识到,已经落在了信息技术发展的后面;更不了解,信息技术会给医疗影像行业带来什么。比如GE,明明自己的网络协议是DICOM的,却非要命名成什么GemNet;SIEMENS 的网络协议是号称自己开发的IMNET,既非DICOM也非DICOM兼容,后来才部分增加了DICOM接口;更有甚者,SHIMAZU 甚至没有任何网络协议接口。


  他们的这种抵触情绪甚至充斥了 DICOM协议的每一个角落。


  怀疑网络拒绝开放,这种场景使 DICOM的制定者相当光火,也使广大的客户十分不快;一方面由于压力,另一方面在拒绝的过程中,设备厂商们自己也发现了开放其实意味着更大的市场和机会。97年开始,他们开始纷纷主动向DICOM靠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