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136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病理诊断] CT48997:后腹膜神经鞘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1 00: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手术名称:腹式腹膜后肿物切除术+左侧卵巢囊肿剔除术。
术中所见:术中见左侧卵巢囊肿,大小约3*2*2cm,内含清亮液体。左侧盆腹腔后腹膜可扪及大小约10*8*8cm质硬肿物。
免疫组化:10:Actin(PAN)(-) CD117(-) CD34(部分+) Desmin(-) EMA(-) Ki-67(约3%+) NF(-) P53(-) S-100(+++) Vimentin(+++)
病理诊断:(后腹膜)肿物冰冻后常规: 镜下形态结合免疫组化检查,符合神经鞘瘤,细胞增生活跃,局部出血坏死,建议密切随访观察。
【点击阅片】

001003940 (166 KB, 下载次数: 39)

d01.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4-10-13 17:3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翁管反馈结果。
就病理诊断的免疫组化查了一些资料:
免疫组化   
    immunohistochemistry technique 简称IH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医学上用来判断组织的来源和鉴别其性质。
    免疫组化是最近10多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它已被广泛运用肿瘤研究和诊断,其原理是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来检测组织中的未知抗原或者抗体,主要是肿瘤相关抗原(肿瘤分化抗原和肿瘤胚胎抗原),借以判断肿瘤的来源和分化程度,协助肿瘤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目前常用的染色方法有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法,即PAP法(peroxidaseantiperoxidase technique)和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即ABC法(avidin-biotin-peroxidase complex technique)。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已经可以对许多常规方法难以判断其来源的肿瘤加以鉴别。例如检测细胞骨架的中间丝(intermediate filament),其直径平均为10nm,介于微管和微丝之间。中间丝有五类:即神经原纤维、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结蛋白(desm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角蛋白(keratin)。它们各有生物化学和免疫学特性,并分别存在于不同类型的细胞中,故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可用来协助诊断相应的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横纹肌和平滑肌、间叶组织和上皮细胞来源的肿瘤。利用激素和激素受体的特异性结合,还可以对乳腺癌等激素依赖性肿瘤的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的水平进行免疫组化测定。雌激素受体阳性者对于内分泌治疗的效果较好,预后也优于受体阴性的病人。目前能用于肿瘤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抗体已不胜枚举。由于经验的积累,过去认为在诊断某些肿瘤上具有特异性的抗体也不是那样特异了。因此在判断结果时必须紧密地结合形态学和临床改变。

打个简单的比喻,人可以简单的分白种人,黄种人,黑人(小圆细胞肿瘤,梭形细胞肿瘤等等),然后用免疫组化技术,区别白人中的英国人和德国人。
只有做了免疫组化,才能帮助判断良恶性。
近年来,随着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发展和各种特异性抗体的出现,使许多疑难肿瘤得到了明确诊断。在常规肿瘤病理诊断中,5%-10%的病例单靠H.E.染色难以作出明确的形态学诊断。尤其是免疫组化在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实用价值受到了普遍的认可,其在低分化或未分化肿瘤的鉴别诊断时,准确率可达50%-75%。
免疫组织化学的临床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⑴恶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⑵确定转移性恶性肿瘤的原发部位;
⑶对某类肿瘤进行进一步的病理分型;
⑷软组织肿瘤的治疗一般需根据正确的组织学分类,因其种类多、组织形态相像,有时难以区分其组织来源,应用多种标志进行免疫组化研究对软组织肿瘤的诊断是不可缺少的;
⑸发现微小转移灶,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包括手术范围的确定。
⑹为临床提供治疗方案的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5-1-14 21:5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