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7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培养一个“会看病”的医学生有多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5 19: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项历时11年的教育改革探索,如今总算是有了眉目。2014年,上海高校在有着20年历史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奖项上首次实现“零”的突破。以复旦大学汪玲教授为首的卫生政策研究团队,凭借《我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探索和创新——“5+3”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获得上述国家级评比的特等奖。

这一听上去有些冗长的课题背后,隐藏着一个重大的改革议题——如何培养一个真正“会看病”的医学生。

这一议题,2003年由复旦大学发起研究,以“适应医药卫生发展需求、改革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为主要方向,经过6年理论研究,在2009年时被付诸实践——一名临床医学专业5年制的本科生毕业后,可以一边做住院医师,一边考研读研,3年研究生毕业后,他既能获得硕士学位,又能拿到执业医师资格证和住院医师规培合格证。也就是说,研究生毕业后,他能成为一名真正的、独立给病人看病的医生。

换句话说,这项改革,将大大减少“高素质医生”这件“产品”的生产出厂时间。

按照以往的做法,一名医学院5年制本科毕业生在本科毕业时,至少要有1年在医院“实习”的经验。这种“实习”,只是给医学生一个了解医院的机会,而不是教授一名医学生如何看病。与之相同的,到了医学硕士的攻读阶段,也有相应的医院实习要求,实习时间一般为半年左右。以复旦大学7年制本硕连读临床医学专业为例,7年时间里,一名医学生所需的临床实习期一般为一年半左右。

但是,所有这些“实习”并不能帮助一名医学生成为医生。从一名医学生变成一个真正的医生,除了要医学专业学历学位外,还要“两证”——即执业医师资格证和住院医师规培合格证。获取这两张证的考试,只有在正规卫生机构注册的在职人员才有资格参加。

现在的做法是,医学生本科5年毕业后,就能直接进入经卫生部认可的、质量几乎同等的医院“工作”3年,而不是“实习”。这3年里,他们可以一边工作、一边读研、一边考取两证。他们的“编制”会在当地的卫生人事中心存放,而不是在学校。

医院方面对他们进行的规范化培训也能脱开“镣铐”更放开些。

过去,因为受制于体制,谁也不敢让那些在医院“实习”的医学生从事实习诊疗工作,即便有时候他们已经具备相应的素质。

打通这一脉络,需要教育、卫生两个部门的“跨界”合作。课题牵头人、复旦大学汪玲教授说,上海市的分管领导同时分管教育和卫生,除上述两个部门外,人社、财政、编办等等各个部门都须为此“跨界”合作。“我们在那段期间,每个星期都要开1次到2次会议,研讨各种各样新出现的问题。”

这一次,医院方面可以“大胆”一些了。只要一名在读研究生可以在住院规培期间考出两证,就可以尽可能多的赋予他单独行医的机会。曹琦说,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每年大约有五分之一的规培生,来自“5+3”学制的在读研究生。

“5+3”学制目前在上海已经实行5年,毕业了两届学生。汪玲教授预测,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未来老百姓就不用大病小病都往大医院跑了。最后的愿景是,不管是在大城市,还是在小城镇,不管是在三甲医院还是社区医院,都能够找到会看病的好医生。”

去年,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阶段有机衔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据了解,“5+3”模式目前在全国已成功推广到102家临床医学(全科)硕士培养单位和64所医学院校。(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自安卓客户端来自安卓客户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