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灰度使用黑色调表示物体,即用黑色为基准色,不同的饱和度的黑色来显示图像。 每个灰度对象都具有从 0%(白色)到灰度条100%(黑色)的亮度值。
自然界中的大部分物体平均灰度为18%。
灰度的不连续性构成物体的边缘,图像分割就是基于这个原理。
灰度色,就是指纯白、纯黑以及两者中的一系列从黑到白的过渡色。
用于显示的灰度图像通常用每个采样像素8 bits的非线性尺度来保存,这样可以有256种灰度(8bits就是2的8次方=256),刚刚能够避免可见的条带失真。对应图像中的颜色为从黑到白可以分256级。
灰度级越多,图像层次越清楚逼真。
CT与MRI图像的每个像素的灰度值为8bit,而X线数字化图像灰度值为12bit到14bit。
人眼在通常的室内环境中观察图象监视器屏幕时,人眼对黑白灰度级的分辨力与对三基色灰度级的分辨力没有显著差异。在0~255所表示的图象灰度显示系统中,灰度级数为8、16、32时的人眼正确识别率分别约为93.16%、68.75%、45.31%。
JPEG或JPG属于有损压缩,特别是纯色区域。
DICOM文件包括文件头和DICOM数据集合。DICOM数据元素包括标签、数据描述、数据长度和数据域。像素数据元素采用16Bit或12Bit,需要通过调整窗宽和窗位转换8Bit灰度图像。
JPEG或JPG图像就是电子化胶片,影像对比度已经固化,丢失了的信息找不回了。DICOM文件保存的图像可以通过相关软件调整窗宽/窗位显示不同不同对比度,更加有利于显示病变。
来源:内容网络 南方医学影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