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1441|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CT50404:脊椎CT请会诊26247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8 17:2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患者:男,19Y,车祸来诊,作上腹部CT检查,有脾脏损伤并腹腔积血,并发现脊椎内多发小结节、斑片状高密度影,病史不详,请大大们帮忙会诊!

001071745 (11.66 KB, 下载次数: 82)

000001.jpg

001071746 (13.1 KB, 下载次数: 77)

000002.jpg

001071747 (14.12 KB, 下载次数: 73)

000003.jpg

001071748 (14.18 KB, 下载次数: 80)

000004.jpg

001071749 (14.16 KB, 下载次数: 73)

000005.jpg

001071750 (13.94 KB, 下载次数: 60)

000006.jpg

001071751 (14.07 KB, 下载次数: 67)

000007.jpg

001071752 (14.12 KB, 下载次数: 66)

000008.jpg

001071753 (12.93 KB, 下载次数: 68)

000009.jpg

001071754 (12.12 KB, 下载次数: 63)

000010.jpg

001071755 (14.39 KB, 下载次数: 72)

000011.jpg

001071756 (14.5 KB, 下载次数: 79)

000012.jpg

001071757 (14.61 KB, 下载次数: 72)

000013.jpg

001071758 (14.48 KB, 下载次数: 59)

000014.jpg

001071759 (14.63 KB, 下载次数: 56)

000015.jpg

001071760 (15.04 KB, 下载次数: 73)

000016.jpg

001071761 (14.46 KB, 下载次数: 78)

000017.jpg

001071762 (14.84 KB, 下载次数: 76)

000018.jpg

001071763 (16.02 KB, 下载次数: 70)

000019.jpg

001071764 (15.78 KB, 下载次数: 64)

000020.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5-5-8 20:06 | 只看该作者
条纹状骨病可能,其他长骨有没有类似表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5-5-8 21:01 | 只看该作者
期待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5-5-8 23:59 | 只看该作者
骨斑点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5-9 10:04 | 只看该作者
条纹状骨病(纹状骨病)是良性无痛性骨病,沿受累骨长轴条纹状密度增高为特征。肢骨纹状肥大患者,表现为受累骨的内外膜增厚如流淌的蜡烛流注样外观。骨斑症呈多发性斑点状骨岛性硬化表现。混合性硬化性骨病指的是合并以上两种或几种表现。
①发病机理:
骨斑点症的病因尚不明确。Gardon认为系先天性疾患。此外,不少文献认为骨斑点症、条纹状骨病及烛泪样骨质增生症三病可能为同一病因不同阶段的表现,骨斑点症及条纹状骨症因病变好发于肢体骨骨骺及干骺端软骨生长活跃的部位,故认为与软骨发育障碍有关。还有人认为骨斑点症与骨岛的发病机理相似。病灶的核心部位存在一种不稳定的因素,即潜在活跃的骨改建势能,病变可消失或增大。
②发病率:
约在百万分之一左右,男女均可发病,并可见于任何年龄,但3岁以前很少见。家族性发病者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人双亲中必定有一位为患者,遗传与性别无关,可以是父、子、女或母、子、女关系,此病偶尔亦有无家族史散发病例,这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③影像表现:
X线表现为无数边缘清楚、密度均匀的小圆形或卵圆形致密影。位于邻近关节的松质骨内,常对称分布。最好发于长骨的骨骺、干骺区,腕跗骨,以及骨盆和肩胛骨,少数还可累及肋、锁骨,脊柱和颅骨。CT表现:病变大多位于松质骨区,并与骨小梁分布一致,少数可位于皮质骨内,并可与内或外皮质面粘连。核素骨扫描病变通常无活性增加表现。
④合并症:
临床表现通常无或少有自觉症状,约25%的病例有皮肤病变,称为Buschke-Ollendorff综合征。由Buschke和Ollendorff于1928年首次提出;呈孤立性高起的,稍带白色的胶原纤维浸润,瘢痕形成体质和硬皮样损害。约15%~20%有轻微关节疼痛,有或无关节积液。骨斑点症对造血系统、骨的韧性均无影响。
⑤随访观察及预后
:病变可增大、增多,缩小或消失。病变的自然动态改变,少年儿童较成人更显著,成人变化缓慢或无变化。本病属良性改变,不影响患者的正常寿命。
⑥鉴别诊断:
应与成骨性转移瘤、肥大细胞病和结节性骨硬化鉴别。成骨性转移瘤好发于中轴骨,特别是脊柱,病灶大小不一,非对称性分布,极少见于关节端,骨扫描有明显的核素浓聚,并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化验血沉明显加快,碱性磷酸酶显著增高等。肥大细胞病和结节性骨硬化两病病变分布的对称性,病灶大小和多少的均匀性,部位的集中性和病灶边缘的清晰度均不如骨斑点症明显,临床症状表现也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5-10 09:15 | 只看该作者
骨斑点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5-11 11:18 | 只看该作者
斑点症  与成骨转移之间的鉴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