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170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脑部] CL2926:永存三叉动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21 23:4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女性,58岁。


001193543 (200.79 KB, 下载次数: 89)

a01.jpg

001193544 (48.6 KB, 下载次数: 107)

a02.jpg

001193545 (60.63 KB, 下载次数: 84)

a03.jpg

001193546 (48.01 KB, 下载次数: 84)

a04.jpg

001193547 (12.8 KB, 下载次数: 95)

a05.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6-7-21 23:46 | 只看该作者

概述

永存三叉动脉(PTA)又称持续性三叉动脉或原始三叉动脉,是一种颈内动脉和基底动脉之间的永久性异常吻合,属罕见的脑动脉变异。多数PTA存在者无特殊临床表现,只有在进行脑血管影像学检查时被发现。约25%的PTA可合并脑血管病,出现多种相应的临床表现。
在人类胚胎期。颈内动脉与基底动脉之间有4支暂时的吻合,即原始三叉动脉、原始舌下动脉、原始耳动脉和寰前节间动脉。正常发育时,这些原始胚胎动脉到胚胎11.5~14mm期时均已完全退化,如果不退化并持续到成人。即成为永存颈内动脉一基底动脉吻合。上述4支永存动脉中,PTA的发生率最高(0.1%~0.6%),其次为永存舌下动脉(0.02%~0.1%),余2支永存动脉极为罕见。PTA起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止于基底动脉中上段,即小脑上动脉与小脑前下动脉之间。PTA多为单侧发生(左右侧比例相似),双侧发生极为罕见。
Saltzman(1959年)根据血管造影显示的PTA与基底动脉吻合点的位置及PTA的供血情况。将其分为2种主要类型:
(1)Saltzman I型:PTA止于小脑前下动脉与小脑上动脉之间的基底动脉.并靠近小脑上动脉;吻合点以下的基底动脉发育不良,后交通动脉缺如。在此类型,基底动脉系统(吻合点远端的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和小脑上动脉)的血供完全由PTA供给。
(2)SaltzmanlI型:PTA的吻合点同I型。PTA主要供应双侧小脑上动脉,而双侧大脑后动脉主要由开放的双侧后交通动脉供血。小脑上动脉以远端基底动脉显影不清。
此后,许多作者还报道了一些PTA变异型病例,发生率约0.18%.并将其归类为SaltzmanⅢ型。PTA变异型的血管造影显示:PTA起自颈内动脉,但不与基底动脉吻合,而直接与小脑动脉吻合。
王佳楠,张雄伟,王磊,等.永存三叉动脉合并脑血管病的脑循环及临床研究.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4,13(3):277-281.


001193548 (61.25 KB, 下载次数: 93)

01.jpg

001193549 (15.59 KB, 下载次数: 87)

02.jpg

001193550 (1.01 MB, 下载次数: 76)

0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6-7-22 11:46 | 只看该作者

永存三叉动脉(PT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