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表现及诊断:肝右叶巨大实质性低密度占位,肿块周围有包膜,中心见星芒状更低密度区,肿块不均匀强化。肝脏未见明显肝硬化改变,病人年龄较轻,考虑:1肝脏局灶结节增生;2纤维板层样肝细胞癌。
评述:
1、肝局灶性结节增生:为肝脏非常少见的良性占位病变,非真正的肿瘤,实质部分由正常肝细胞,枯否氏细胞,血管和胆管等组成,但正常排列的肝小叶结构消失,其最大病理特点为以星状纤维疤痕组织为中心,向周围呈辐射状分布的纤维组织分隔,形成分房状结构。肿块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清楚,但无包膜。该病男、女比例为1:4,主要见于年轻女性,通常无临床症状,大多数人认为与服用避孕药有关,常因其他原因作影像学检查时被发现,无恶变和出血并发症。
2、纤维板层型肝癌:非常少见,ct表现 平扫显示为边缘较消楚的低密度区,可显示内部索条状结构和坏死区。病灶内出现钙化为其特点,钙化多表现为点状或小圆形,密度较高。且位于病灶内部。病灶周围的小卫星灶也可同时发现。增强后的肿瘤实质部分血供丰富,在动脉期呈早期增强表现,而纤维间隔则为相对低密度,中央疤痕区无增强,显示更为清楚。ct检查可发现其他继发改变,如肝内胆管扩张、血管受压或侵犯等。
我觉得这病例诊断肝局灶性结节增生支持点应该是
1.它的大小,巨大肿块。
2.部分星状瘢痕可以延伸至包膜。
3.年轻女性。
[本贴已被 xiaoniu 于 2006-6-28 10:13:55 修改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