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1935|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CT4059:[原创]骨盆病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7-14 21: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男,27岁,左髋关节痛数月,骨盆平片发现右股骨大粗隆密度增高。右侧髋关节无异常感觉,8年前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右股骨大粗隆可以考虑结核吗?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6-7-14 13:19:54 修改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6-7-14 22:25 | 只看该作者
眼拙,看不去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7-14 23:24 | 只看该作者
双侧骶髂关节炎,髋关节间隙变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6-7-15 00:05 | 只看该作者
股骨大粗隆病变,右侧明显,考虑强直性脊柱炎的骨周围炎;横断面显示右股骨大粗隆呈须样骨质增生,表面毛糙,周围肌肉组织无明显肿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7-15 00:40 | 只看该作者
横断面显示右股骨大粗隆骨质增生,边缘毛糙,无软组织肿胀,结合临床考虑:强直性脊柱炎后的退行性改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6-7-15 01:57 | 只看该作者
强脊,右股骨大粗隆为附丽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6-7-15 02:16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一般知识(二)
2006-01-06 23:12
薰衣草 / 人气:1  加为ie收藏  收藏文章
上一文章     下一文章

--------------------------------------------------------------------------------

[ 作者:不详 | 转贴自:互联网 | 点击数:413 | 更新时间:2005-6-10 | 文章录入:薰衣草 ]


二、诊断
本病多发生于10-40岁,发病高峰年龄为20-30岁,40岁以后发病者少见。西方报告约10%-20%病历发生于40岁以后,我国患者,80%于30岁以前发病,而只有少数40岁以后发病。男性比女性多见,男女比历约为(10-5):1。

(一)病史和症状
1.发病形式 一般比较隐匿。早期可有厌食、低热、乏力、消瘦和贫血等症状,但除儿童以外一般都不严重。少数病历可有长期低热和关节痛,酷似风湿热表现,此类病历多周年龄较轻者,且常伴明显体重减轻。个别病历表现为发热、盗汗、乏力、体重减轻、贫血和髋关节炎等类似结核病症状,以致误诊。但抗结核治疗无效,吲哚美辛(消炎病)等非甾类抗炎药治疗能明显缓解症状,以及hla-b27检测阳性等,有利于本病的诊断。有的病历症状可发生在感冒、外伤、劳累、休克和感染之后,值得注意。
此外,本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西方报告一级亲属患本病的风险性比一般人高20-40倍,也有报道其一级亲属患病率达35%者。

2.首发症状
(1)腰痛或不适:是本病最常见症状,发生率90%左右。其发生隐匿,常为隐痛,难以定位。病人常觉得疼痛或不适部位在臀深部,疼痛严重者常位于骶髂关节,有时可放射至髂嵴或大腿背侧。疼痛可因咳嗽、喷嚏或其他牵扯腰背的动作而加重。开始可为单侧或间歇性,以后逐渐进展为双侧、持续性的腰背痛、僵硬。部分病人一开始就出现腰痛、僵硬。夜间痛可影响睡眠,严重时可使病人在睡眠中惊醒,甚至要下床活动以后始能重新入睡,为病情活动的指征之—。腰痛严重时病人可能下床都感到困难,需先移至床边以免腰部弯曲旋转而使疼痛加重。休息不能缓解腰痛或不适,活动反而能使症状改善,此为炎症性腰痛与机械性腰痛的鉴别要点之一。有的病人腰痛、不适症状可能比较轻微而未引起重视。病人可能仅感到腰部僵硬或肌肉酸痛,或为椎旁压痛,即韧带、肌腱骨附着点炎症。这类病人很容易被误诊为风湿病、纤维织炎、神经精神性疼痛等。臀、大腿后侧痛常被误诊为“坐骨神经痛”,但强直性脊柱炎所致者较少放射至膝以下。
腰部晨僵也是强直性脊柱炎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病人早起觉腰部僵硬,活动后可以缓解。晨僵也是病情活动指标之一,病情严重时可持续全日。除活动外,热敷、热水浴也可使晨僵缓解。颈椎僵、痛一般发生于起病数年之后,但少数病历可早期出现此类症状。

(2)肌腱、韧带骨附着点炎症:为强直性脊柱炎的特征性病理变化。由于胸肋关节,胸骨柄胸肋联合等部位的附着点炎,病人可出现胸痛,咳嗽或喷嚏时加重,有时可误诊为胸膜炎,也可能因胸痛类似心包炎或非典型心绞痛而去看心血管医生或胸科医生。由于吸气时胸廓扩展受限,故早期病历也可出现轻、中度胸廓活动度降低。但因腹式呼吸代偿,极少出现通气功能受损,且对非甾类抗炎药反应良好。

  附着点炎症状也可出现于肋胸连结、脊椎骨突、骶髂、大转子、坐骨结节、胫骨结节和足跟等部位,而作为本病早期表现。足跟痛以及脚掌痛在未分化脊柱关节病amor诊断标难中,作为一项纳入计分。

(3)外周关节症状:半数以上病历病程中出现外周关节症状。受累部位以髋、膝、踝等下肢大关节为多见,也可累及肩、腕等上肢大关节,指、趾等末梢小关节受累较少见。强直性脊柱炎外周关节受累较少表现为持续性和破坏性、为区别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特点之一。
calin a等对英国强直性脊柱炎协会1500名病人调查结果,发现发病年龄越轻,髋关节受累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随着发病年龄增加,髋关节受累发生率也随之降低,严重性也随之减小。国外报告髋关节受累发生率为17%-36%,国内达60%左右,但不如西方人严重。

3.典型表现 腰背痛、晨僵、腰椎各方向活动受限和胸廓活动度减低是强直性脊柱炎的典型表现,尤其在病情活动期间。前已述及,本病腰痛症状不因休息而缓解,活动反而使症状减轻。活动期常有夜间痛,可影响睡眠,严重者可于入睡以后惊醒。大部分病历早上起床时觉腰背僵硬朗活动不灵活,称为“晨僵”,适当活动也可缓解。有的病人久坐后也可发生腰背僵硬,也有的病人腹背僵硬于午后或晚间为著。
腰椎活动受限和胸廓活动度减低,部分为附着点炎所致,部分为脊柱强直之结果。前者经适当治疗可获改善以至恢复正常,后者则药物疗效不佳。
随着病程进展,整个脊柱可发生自下至上的强直:先是腰椎前凸曲线消失,进而胸椎后凸而呈驼背畸形;随着颈椎受累,颈椎活动受限,此时病人体态变为头向前俯、胸廓扁平、腹部突出,呼吸靠膈肌运动,最后脊柱各方向活动受限,病人行走时只能看见前面有限的一段路面。此阶段疼痛、晨僵均不明显,只见于某些仍有炎症活动的部位。但此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6-7-15 02:44 | 只看该作者
患者双侧骶髂关节面硬化增白,边缘毛糙,关节隙狭窄,考虑强直性脊柱炎。右股骨大粗隆未见确切骨质破坏,周围软组织无肿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6-7-15 03:18 | 只看该作者
双骶髂关节间隙变窄,表面毛糙,皮质下见厚薄不一硬化,右股骨大粗隆边缘欠规整,股骨颈似见缺血改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6-7-15 03: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ct4059:[原创]骨盆病变

以下是引用lgm660927在2006-7-14 15:24:00的发言:[br]双侧骶髂关节炎,髋关节间隙变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