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买cr需要的配置[2006更新]
1、扫描器
工作量大的话可以选择多槽扫描器,比如agfa的compact plus(75.0),fuji的fcr-5000,kodak的dv950,konica的regius190,一年后过了保修期后再添置一台作为备份。
如果工作量中等,又不愁钱的问题,强烈建议买两台单槽,特别是县级以上医院。两台的意思是万一坏一台的话还不至于全都歇菜。比如fuji的xg-1 ,kodak的dv850,konica的170
小工作量,比如副县级医院,可以买单槽机、台式机,比如kodak的dv500,orex的几款(西门子、乐凯、柯达销售)。
2、处理工作站一台就够了,买多了没什么意思,单纯费钱(国外软件特贵)。如果是多台扫描器,可以共同连接到一台处理工作站上。特别提一点,现在有一些代理为了降低成本,把原厂建议配置的黑白专业显示器改成普通彩色显示器、不配备原版软件而代之以国内开发的PACS类图像显示工作站。优点当然是省钱,财力弱的医院可以便宜点买cr,由于功能少了很多,操作也简单些;缺点是少了原版软件的强大图像处理功能,显示和打印胶片的图像质量会差一些,不能完全发挥cr的优势。各家医院可以权衡选择。
3、打号登记台等都是标配的。也很贵,尽量少买。(但如果相信厂家的那些概念炒作的除外)
4、ip板一般厂商都提供标配数量,可根据需要选择尺寸组合,虽然有多种规格供选,但实践证明,14×17和10×12在大部分的摄片中应用最多,可以多选购,甚至只买这两种规格。总数可以买宽裕点,因为如果以后不够另外再单独购置的话,就比较贵了。
5、存储工作站
如果打算建设pacs,这就不需要了,如果是普通医院,需要有用于长期保存图像的设备,比如可以刻录cd-r光盘的图像存储系统。代理商一般都会推荐国内的某个pacs单机版。
6、再说些顶顶重要的题外话。
软件不可小视,国外的产品很多都是按功能分成多个模块的。如果谈合同时就提出要求,往往免费就可以给你增加,但如果以后再想要,对不起,加万把来块钱是起码的。这钱花得就比较冤了。特别是接口协议类的东西,虽然dicom print 和dicom store 是肯定给你的——就是打印胶片和保存图像的功能,但正因为这样,你就会被蒙蔽在代理的话中“我们是具备dicom的”。但dicom worklist就容易被医院忽略,直到要上放射科登记系统的时候才发现cr无法连接,然后就不得不再掏万把来块钱买一个开通该功能的序列号回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