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1534|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CT5710:请帮忙,患者右侧头疼一年。但左侧颅骨改变,请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1 19: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6-12-21 20:10:26 修改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6-12-21 21:24 | 只看该作者
嗜酸性肉芽肿可能性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12-21 22:04 | 只看该作者
蛛网膜颗粒压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6-12-21 22: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请帮忙,患者右侧头疼一年。但左侧颅骨改变,请分

以下是引用zjzjr在2006-12-21 14:04:00的发言:[br]蛛网膜颗粒压迹.

蛛网膜颗粒压迹一般位于矢状线旁4cm范围内,从内板向外,边缘光滑,有的可穿破外板,可大可小。该病例好象不太遵循这个规律,可再用薄层扫描或冠状扫描除外肉芽肿性病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12-21 22:47 | 只看该作者
考虑嗜酸性肉芽肿可能,此改变应与近期右侧头痛无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6-12-21 23:34 | 只看该作者
蛛网膜颗粒压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6-12-21 23:55 | 只看该作者
\"难看的骨病\",猜一个,嗜酸性肉芽肿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6-12-22 01:35 | 只看该作者
考虑嗜酸性肉芽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6-12-22 03:39 | 只看该作者
同意做个冠扫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6-12-22 03:47 | 只看该作者
[概述]



????嗜酸性细胞肉芽肿是一种病因不明、往往发生于外伤后的全身性骨病。好发于儿童和20岁左右的青年,男性较女性多见。除指骨和趾骨外全身各扁平骨均可发病。颅骨为好发部位,病变多为单发,约占70 ̄85%。病理在镜下可见多种细胞成份,包括淋巴细胞、网状细胞、嗜酸性细胞、多核细胞、纤维母细胞、浆细胞等。其发展分四个阶段:(1)增殖期;(2)肉芽期;(3)黄色肿块期;(4)纤维化期。起病初时常有低热、局部肿胀疼痛。本病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加用放疗。单发者预后较佳。



????[症状体症]



????1.发病初期常有低热、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2.外伤后或突然出现头部疼痛性肿块,病变可为单发或多发。?3.累及肋骨、股骨和骨盆等骨骼而出现胸痛、骨盆疼痛和病理性骨折。



????[诊断依据]



????1.常见于青少年,可有外伤史,头部局限性肿块,轻微疼痛,生长缓慢,常位于顶骨、枕骨及颞骨。?2.起病初期可出现低热、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3.查血象白细胞增多和嗜酸性细胞增多,血沈加快。?4.头颅x线片显示局部颅骨缺损,呈园形或椭园形,边界整齐清楚,无硬化,身体其他部位扁平骨也可能有类似病变。?5.病理活检确诊。



????[治疗原则]



????1.手术切除肿块,颅骨缺损范围大者,可同期行颅骨修补术。?2.范围大,多发者,行放射治疗。



????[疗效评价]



????1.治愈:肿块消失,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颅内压正常。?2.好转:肿块缩小,症状缓解或稳定。?3.未愈:肿块增大或未变,颅内压增高,症状加重。



????



????本病为颅骨肉芽肿性病变,表现为颅骨破坏,取代之为软性肿块,部分病人发生于外伤后。因其起病初期症状轻,往往被部分病人忽略,如出现头部轻微痛性肿块,尤其伴有其他部位骨骼症状者,应及时找有关专科医师就诊。确诊需病理活检。目前尚无一种药物对本病有特效。治疗主要采取手术切除肿块,术后加用放疗,也可单独用放疗。单发者预后良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