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骨包囊虫病
包囊虫病常发生于牧畜区.易累及肝、肺等脏器,而骨包囊虫病则很少见,约仅占2%。骨包虫病系因犬棘球螩虫的钩幼虫寄生于骨中而发病的。其感染径路为食入虫卵至胃肠道,再经由血循环将钩幼虫带至骨骼,或因其他脏器的包囊虫病破裂而使邻近骨骼感染,例如肝包囊虫病破坏而感染了骨盆骨。
临床症状:常以无痛性肿胀为其特征,看不到脓肿或窦道形成。常可见到病理性骨折。
病理改变:骨包囊虫病最易发病于骨盆(其中以髂骨最多见)脊椎次之,也可见于肱骨、股骨、胫骨及腓骨等长管状骨。病变皆由海绵质及骨髓腔开始。长管状骨病变多由骨端开始。由于骨组织较坚硬,又因骨内空腔较窄小,故不能形成见之于肝或肺内的单个大囊,而是形成多房性小包囊。于包囊的外面并没有纤维性包膜,内面也没有胚叶层,为骨包囊虫病的特征。骨病变可直接传播至邻近骨骼。晚期病变还可穿破骨骼进人周围软组织内,并形成继发性包虫囊肿。
[本贴已被 向医生 于 2007-6-9 22:41:54 修改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