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3643|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医院(长篇连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8-28 23: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章 蝴蝶断翅(1)
   作者  沉着sw
列车在北方的大地上飞驶,江雨亭望着窗外,忙忙夜色中,偶有几点灯光闪过。
“亭亭,你都看了一个多小时了,睡会儿吧。”
“不,妈妈,我不能睡。因为一睡着时间就过的特别快。我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我要好好看看这个世界,我还没看够。妈妈,万一我要睡着了,你一定要把我叫醒。”
母亲说不出话来,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轻轻的搂着女儿。

四天前的上午,陈言拿着一份病志去找水王,说:“江老师,我收了一个新病人,一个大学生,咯血待查,我觉得有点麻烦。”
水王是省人民医院的一个医生,他接过病志,看到:江雨亭,女,二十岁,冰江音乐学院。“走,看看去。”
来到912房间,一个女孩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双目微合。水王叫醒了她,问道:“你怎么不舒服?”
女孩说:“这一个月老是没精神,老想睡觉。到校医院看了,也没查出什么,说可能有点疲劳过度,让多休息。可这几天越来越重,前天咳嗽的时候,还咳了一口血。”
“咳的什么样的血?是痰中带血,还是鲜血?后来又咳了没有?”
“咳的是鲜血,后来没再咳了。”
“拍胸片了吗?”
“做了肺ct,我妈妈去取结果了。”
“你以前还得过什么病?”
女孩想了一会儿说:“以前得过牛皮癣,跟这有关系吗?”
“怎么治疗的?”
“用过好多药,有强的松冷霜,硫磺冷霜,维生素c,都没什么效。后来又服了两个多月的中药,好象还有点用。”
水王感觉已经问完了,可心里还是没底。这时女孩的妈妈拿着ct片子回来了,水王接过片子,发现两侧肺有多个结节影,数了一下,一共有七个。水王的眉头皱了一下,对女孩和她妈妈说道:“从症状和片子上看,我怀疑这病可能是韦格氏肉牙肿,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还有肺结节病。要做个检查——安卡(anca),这个咱医院做不了,明天早晨你们把血送到医大一院去。我是你的主治大夫,姓江,有什么事可以找我。”
女孩认真的点了一下头,是信任,也是期待。
出来后水王对陈言说:“在病房有些话我不好说,她这病肿瘤的可能性最大,你写病志的时候把肺转移瘤作为第一诊断。”
陈言说:“安卡是查什么的?”
水王说:“是查韦格氏肉牙肿的,其实这种病的可能性非常小。我曾经看过一个日本人写的一本《肺部影像学》,上面说肺部的阴影超过了五个,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在百分之九十以上,而她却有七个。但不查又不甘心啦,总希望她属于那百分之十。”
江雨亭的妈妈跟出来了,问水王:“大夫,这孩子的病严重吗?”
水王想说是肿瘤,可话到嘴边有咽回去了,实在不忍心,而且万一检查结果出来真出现奇迹了呢?于是说道:“现在还不好说,还要做进一步的检查。对了,她吃了两个月的中药,是什么中药?”
“叫癣立净,从河原省正丘县邮购的,在报纸上看的广告。大夫,孩子大概要住多长时间?”
“可能会很长,你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这句话水王说的挺坚决。
“那我得去给她请个假,本来只想检查一下,谁知住上院了。”
“去吧”。望着女孩妈妈的背影,水王叹了口气——也许她已经不需要请假了。转过身对陈言说:“现在不知道原发灶在哪,所以要多做些检查。肝胆彩超,妇科彩超,泌尿系彩超全做,还有肿瘤标记物,别的就常规查。治疗嘛,目前没什么特殊治疗。她有点咳嗽,用点青霉素。小子,记住:干咱们这行的,该赚钱的时候,你别装圣人;不该赚的钱,你也别黑心。象这种钱就不该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6-8-28 23:50 | 只看该作者
一(2)

第二天下午,江雨亭的妈妈拿着从医大一院取回来的化验单找水王。水王接过一看——阴性。奇迹终究未能发生!
“怎么样大夫,是什么病?”
水王觉得应该慢慢告诉她们真相了,说道:“很遗憾,肿瘤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这无异于青天霹雳,江雨亭的妈妈一下子蒙了,泪水夺眶而出,“大夫,你得想办法救救孩子,她才二十岁。”
水王安慰道:“您别激动,还有一些检查没回来,也许还有希望。就算是肿瘤也不是不能治。你先回去好好照顾孩子吧,要帮她树立信心。”
江雨亭的妈妈走了。送化验单的人来了,陈言赶紧接过来,挑出江雨亭的,快速的扫了一遍,递给了水王,说道:“就血常规有问题,其它都正常。她白细胞一万五,血色素七克。”
水王接过化验单一张一张的看,最后把血常规的化验单留在手上,“一万五,七克;一万五,七克。中药,牛皮癣,牛皮——癣。”水王突然意识到什么,对陈言说:“你把江雨亭的妈妈叫来。”
很快,陈言就带着江雨亭的妈妈来了。水王说:“你孩子吃了几个月的中药是吧,那药还有吗?”
“还有一副,后来孩子觉得身上没劲就没吃了。”
“你带着那副药到医大药物研究所,让他们鉴定一下,看看里面的成分到底是什么。你先让他们鉴定里面含不含乙双吗啉这种成分。你给他们一个鉴定的方向会便宜很多,他们试验一种成分要两百块钱。要是里面含乙双吗啉就不需要鉴定别的了。”
“你怀疑这药有问题?”
“是的,乙双吗啉会导致白血病和其它恶性肿瘤。”
“白血病?天啦,怎么会这样?”泪水又流出来了。
“快去吧,早一天诊断清楚,就多一份希望。”
水王又回过头对陈言说:“你马上”,水王看了看表已经四点了,“算了,明天吧,给她做个骨髓穿刺。”
陈言问:“你怀疑是白血病?”
水王说:“如果我没猜错的话,那中药里面含有乙双吗啉。牛皮癣是一种很难治愈的疾病,而乙双吗啉对它有一定疗效。所以曾有一段时间卖的非常火,报纸上,电线杆子上到处是它的广告。但在1991年9月,解放军总后卫生部在北京召开‘全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研讨会’,宣布‘乙双吗啉现已发现在治疗过程中产生了白血病和其它恶性肿瘤’。从此,这种药基本上在正规医院绝迹了。
牛皮癣、白癜风、类风湿性关节炎、乙肝这些病,没有有效的治疗办法,而这些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又很大。病急乱投医,有些患者在正规医院没有达到期望的疗效,就把希望寄托于所谓的秘方、偏方上。结果是旧病未愈,又添新伤,有的甚至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其实这些秘方、偏方里面有效的成分就是激素、乙双吗啉这些药。经那些不法之商一包装,摇身一变成了灵丹妙药。江雨亭吃的中药来自河原省正丘县,这是全国著名的中药材集散地,也是鱼目混杂,泥沙俱下。大量的假药、劣药充斥其中。今年全国的皮肤病年会就选择在河原省召开,并邀请了一些媒体参加,就是想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但当地政府怕负面影响太大,影响经济发展,希望不要暴光,由他们加强管理。开会期间,代表们专门驱车一百多公里赶到正丘,收集了几十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秘方,经化验百分之九十含有激素。中药里面有不少好东西,可再这样下去,再好的东西也会活生生被这些孬东西给糟蹋了!”
水王旁边早已围了好几个小大夫,有一个问:“就没人管了吗?”
水王长叹了一声,说道:“现在谁还顾得上这种事啊。医生的心已经冷了,一个整天被口水淹没的人,哪还会有什么责任感,使命感?当关于‘黑院白狼’的报道充斥于媒体时,病人怎么可能还去信任医院、医生?他们怎能不去寻找那所谓的秘方、偏方?耳闻目儒了医生的被打、被杀之后,那‘医者父母心’的古训也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在现在的医疗环境里,能平平安安的度过每一天就已经是上天的厚爱了,谁愿意去多事?江雨亭的悲剧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6-8-28 23:52 | 只看该作者
一(3)

第三天,药物检测报告出来了,药物中含有乙双吗啉。
第四天,骨穿报告显示——白血病。
水王的预测一个个得到验证。生命倒记时开始,根据他的经验药物引起的白血病治疗效果很差,预期寿命估计不到一年。现在要做的就是如何让家属接受这个现实。他最不希望出现的结果就是人财两空。要走的人留不住,可活着的人还要好好活。他必须让孩子的父母打消还能治好的念头。他得让他们明白:他们最该做的就是让孩子在生命的最后岁月尽可能的快乐。
“大夫,快来啊”病房有人在大叫。
办公室的人一惊,水王和几个小大夫赶紧跑过去。48床,一个老头忽然昏迷。一瓶液体刚滴了一点,水王立即把它关了。
“把抢救车推过来,心电监护,做心电图,测血压”水王非常干净的吩咐到。话音刚落,已经听见抢救车往这边推了。
“血压?心率?”
“血压测不到,心率40次。”
“肾上腺素0.5毫克,静推;地塞米松10毫克,静推。”
护士麻利的把药推进去了,此时心电监护已经连好了,看着心率慢慢上升,50次,60次,最后达到80次。
“再测血压。”
“能听到一点了,60/40mmhg”
“生理盐水250ml加多巴胺100mg,每分钟30滴。”
这老爷子慢慢睁开了眼,大家都长舒了一口气。
“大夫,我爸这是怎么回事?”
水王说:“现在不好说,刚才心率一下子慢下来了,年龄大了,病情变化快,他以前有没有心脏病?”
“他以前有冠心病,可从来没出现这种情况。”
“先观察几天吧,如果反复出现这种情况就要安起搏器了” 说完水王就走了。
回到办公室,水王拿出他的病志翻了一下。这时韩媛跑过来,对水王说:“30床打寒战。”
水王赶紧赶过去,只见病人把被子捂的严严实实,还不停的喊“冷”,听的见磕牙的是声音,床也跟着他一起晃动。
“大夫,这是怎么回事?”
“发寒战,等一会儿还要高烧,我马上给打一针”,说话的时候,水王把点滴给停了,回过头对韩媛说:“非那根25mg肌注,再给他拿床被子盖上”。对家属说:“别着急,半个小时就可以好。”
回到办公室,水王对陈言说道:“把这两个人的尤立新给停了,换用头孢哌酮,用原液做试敏。”
曾宪雨和彭艳从外面回来了。水王对他们说:“刚才有两个用尤立新过敏的。”
曾宪雨很惊讶,说:“用药之前不是都做过试敏了吗?现在他们怎么样?”
水王说:“48床那老爷子出现了休克,现在稳当了。30床发寒战,已经用药了,估计问题不大。想来真是后怕啊!”
彭艳说:“干脆把那药给停了,真要是出点什么事,咱们可担待不起。”
水王说:“这药我可不敢用了。”
曾宪雨说:“现在当医生就象过雷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响一颗。你说咱们有什么错?按照操作规程在做,还不是时不时的出现输液反应、过敏。现在这药啊,真叫人不放心。”
水王说:“你是没看咱们的药物临床试验,看了以后你才能知道什么叫触目惊心。”
曾宪雨说:“我也经常奇怪,中国有六千多家药厂,水平参差不齐,以咱们的生产工艺,怎么报道的不良反应这么少呢?原来不良反应都是这样被咱们给消化了。”
彭艳说:“谁敢报啊,就刚才那两个病人你敢对他们说是药物不良反应?人家不跟你闹算希奇。”
曾宪雨说:“也是,患者不会去找药厂啊。”
水王说:“所以这种事要淡化处理,能捂就捂住。但那些捂不住的,就只能代人受过了。就象刚才那老头要是死了,那责任肯定是咱们的,一针把别人给打死了,又一个庸医就这样诞生了。”
曾宪雨说:“也只能这样明哲保身了,可这样以来多少‘毒药’从咱们手中漏过,咱们可是药品监测的最后一道防线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6-8-31 06:29 | 只看该作者
一(4)

陈言回到寝室,孙家明正在电脑上忙活,看见陈言回来,对他说:“借你的电脑用一下,主任在催报告,让我一个星期做出来”。这小子是药理学研究生,这些天忙着给一个药厂做实验。
陈言说:“就你们那破烂实验还要一个星期?两天不就编出来了吗?”
孙家明说:“什么话,咱这实验是有水份,可要求并不低。越是做假,把关越严。上个实验,我有几个数据是3.0、4.0、5.0,这是我真做出来的。主任看了一眼就打回来了,说一看就象编的。他们要3.1、4.3、5.2这样的数据。吃一堑,长一智,你再看看我现在的数据,那比真的还真!”
“这可真是假作真时真亦假。这数据可以编,那图片你也能造假?”
“说的太对了,现在专门有一个做图软件,叫《会编软件》,那做出来的图,可以以假乱真。我告诉你啊,连《自然》杂志都可以蒙过去。”
“妈的,什么世道?怨不得我们在临床上战战兢兢,都是被你们这些造假的给害的。”
“你以为我们想造假?说实在的,有时候这造假比做真的付出的精力还多一些。可经费就那一点,一条狗两千块钱,从上海空运过来的。”
“坐飞机?我到现在还没坐过飞机呢,妈的,连狗都不如。”
孙家明看了他一眼,陈言自知失言,赶紧打住。
“我们这个实验分八组,一组四条狗,一共三十二只狗,得多少钱?整个实验的经费才六万块钱,你让我们怎么办?所以我们每组就用一条狗,其余的就编。我们这还算好的,有的地方就用三十二只耗子一做了事。其实药厂就是用六万块钱买一个合格证明!”
“我们在临床上整天提心吊胆,病人挂上了点滴就象挂上了定时炸弹,不知什么时候就出事了。”
“这就是恶性竞争带来的结果。中国有六千多家药厂,每年申请新药一万多种!审批部门有多少精力来把关,监管部门又如何有效监管?再加上非常有中国特色的药物销售方式,注定了药物的销售成本很高。厂家还有多少钱用来进行研发、质控?”
陈言说:“国人只有各自祈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6-8-31 23:31 | 只看该作者
一(5)

回到家,水王是一愁莫展。水嫂问他怎么回事,水王就把江雨亭的事说了。水嫂一听就急了,说:“你们快想想办法啊,才20岁的小姑娘呢。”
水王说:“要是救得了的话,我还发什么愁?”
水嫂说:“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对了,你们医院不是能做骨髓移植吗?”
水王说:“白血病分很多种不同类型,象慢性粒细胞型效果好,成功率可以达到50%。而她偏偏是恶性程度很高的m1型,效果非常不好。而且做一个移植至少要二十万,如果并发症严重的话,三四十万也说不定。如果她们家很有钱,那可以拿几十万堵一把,而对一个工薪阶层,很可能就是人财两空啊。”
水嫂说:“做一个骨髓移植怎么这么贵?赶上一辆汽车了。”
水王说:“你以为做骨髓移植付出的精力比造一辆汽车少啊?首先做骨髓移植要建一个层流病房,也就是无菌病房,连流入的空气也要消毒,建一个这样的病房要上百万,只有少数几个医院一年做的移植能超过十个,你说平均到每个病人身上要多少钱?而真正花钱的还在后面,做移植先要对患者进行预处理,要用一个致死剂量的化疗药物——环磷酰胺把病人体内的白血病细胞全部杀死,同时正常的细胞也被杀死了。此时患者会出现很严重的并发症——贫血、感染、出血,为了控制它们,需要大量的钱。如针对贫血和出血,就需要不断补充红细胞和血小板。一袋红细胞三百,一袋血小板一千五,病人可能要输好几十袋,你说光这要多少钱?而控制感染更是个无底洞,由于移植的患者一点抵抗力都没有,感染会很严重,他们所要用的抗生素是一般人根本没听说的,价格也高的令人咋舌,如一支斯皮尔诺一千二,一支可塞斯四千!此外还有人力成本,至少需要三个护士专门护理她一个人,两三个月下来你说得多少钱?”
水嫂有点失望,但还是不甘心的问:“就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这可是一个只有二十岁的生命啊!不能因为没有钱就不给好好治吧。”
水王说:“谁不好好治了,人们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治病得讲科学。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尽百分之百的努力,这只是人们美好的愿望,可如果医生真这么做了,那将是更大的悲剧——人财两空。”
水嫂说:“现在怎么办?”
水王说:“我要知道怎么办还发什么愁,真不知道明天如何面对江雨亭和她妈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6-9-2 23:40 | 只看该作者
一(6)

第二天水王来到江雨亭的病房,对她说:“现在所有的检查都出来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你得的是难治性贫血。这病治起来很费劲,你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江雨亭急切的问:“要多长时间?”
水王说:“我不能向你保证什么,但你的态度,你的心情和治疗效果有很大关系。至于时间,也许半年,也许几年。”
江雨亭实在无法接受这一事实,这意味着她的生活轨迹将彻底改变,问到:“难道就没有好的办法了吗?我还要找工作呢!”
水王说:“有梦想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机会!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水王准备离开病房,刚走到门口,听见女孩说:“大夫,是不是治不好了?”
水王停下了脚步,慢慢的转过身,说道:“无论什么病,都有治好的。”
江雨亭的妈妈把身子扭过去,尽可能的不让眼泪流下来。水王把她叫到了办公室,对他说:“我可以瞒着孩子,但对你必须说实话,她得的是白血病。没有治愈的希望,除非奇迹发生!”
“我的女儿呀”,江雨亭的妈妈终于哭出来了,声音凄凉、哀伤,这些天焦急的等待与期盼,都在这一刻化为乌有,生命的支柱在这一刻坍塌!
等她稍微哭的好一点,水王接着说:“现在能做的就是延长生命,减轻痛苦。如果你们有什么要求尽管提,我们会尽量满足的。”
江妈妈止住了哭,说道:“江大夫,我想带孩子到北京去看看。”
水王说:“我也希望你们去看看,要去索性就去最权威的医院,一锤子定音。要去就早去吧,这孩子的病耽误不得。如果在北京治疗不方便,随时可以回来。”
江妈妈说:“那我们下午就出院。”
水王说:“那好吧,我马上就给你办出院手续,但你得签个字,要求出院。”
江妈妈走了。水王对陈言说:“你马上就办吧,别忘了让她签字。”

下午水王来到办公室,问陈言:“走了吗?”
陈言答道:“走了。”
“字签了吗?”
“签了。”
“怎么签的?”
“要求出院。”
水王不愿意了,说道:“我以前怎么给你说的,这字不能这么签。你得把患者目前的情况说清楚,她为什么不能出院,现在出院可能会出现什么不良后果。而且还要让她写上医生已交代清楚并已理解所交代内容,最后还要写上若出现不良反应,后果自负。”
陈言有点委屈,说道:“我一看见她妈妈失魂落魄的样子,我实在不忍心。”
水王说:“我也很同情她们,需要你同情的时候你尽可以同情她们,但需要按规矩办事的时候,一点也不能含糊。你的同情心很可能给你惹上无尽的麻烦。去年血液科出了一件事,一个小孩得淋巴瘤死了,快死的时候,家属放弃抢救了,因为已经毫无意义了。管床医生看他们悲痛欲绝,大家平常关系又不错,就没让家属签字。事情都过了好几个月,家属也不知怎么想起来当时没签字了,回头就把医院给告了,说医院不积极抢救,导致患者死亡。医院是有苦说不出,最后陪了八万。这就是咱们的执业环境!医患之间最后的一点点温馨早已被万恶的医疗体制扫挡的干干净净,取而代之的是怀疑、不满和敌视!”
水王走了。陈言觉得委屈,觉得迷茫:“难道我真的做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6-9-2 23:42 | 只看该作者
一(7)

晚上聊天的时候,水嫂问道:“那女孩怎么样了?”
水王说:“到北京去了。”
“到北京治得好吗?”
“到美国也没办法。”
“那就眼睁睁的看着她死?”
“可以化疗,可以延长生命。”
“那得多少钱?”
“一年大概十万,但估计她活不了一年。”
“我怎么发觉你们要钱的水平比治病的水平高呢?”
“你说的对,我们这些人只会要钱,不会治病。谁让你们这些既有能力,又有爱心的人不学医呢?没办法只有我们这些既无才又无德的人学了。”
“你们就是听不得批评,我们这是恨铁不成钢。”
“现在的医疗体制是要把钢炼成铁,而不是把铁炼成钢。”

水嫂不愿意了,说道:“我们知道体制有问题,可这不能作为医德下滑的理由,而且体制在短时间内是难以改变的 。”
水王说:“你的意思是体制难以改变,而医德容易提高。所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最便捷的办法就是医德教育,医德提高了,人们看病就容易了。可事实恰恰相反,改变医德要比改变体制要难的多!医德本来是一种最稳定,最坚固的职业道德,很多人把它作为社会道德的最后一道防线。因为它代表着人类的良心,它面对的是人的生命。而它现在居然崩溃了,难道我们不该想一想到底是为什么吗?因为道德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一个社会,维系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就是劳动关系,而这种关系的稳定就依赖于等价交换。而在医院存在等价交换吗?一方面,患者感个冒就要花几百块,另一方面是医生在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之后合法收入和看大门的差不多。极度的不等价!既然人耐以安身立命的最根本的法则都造到了践踏,那医德沦丧不是顺理成章的事吗?马克思不是说过,人只有吃饱了肚子才能去从事道德、艺术吗?
你说是改革落后的体制容易,还是唤回沦丧的医德容易?如果你还以为是提高医德容易,那你又如何将它唤回呢?是思想教育,还是严刑峻法?这么多年了,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做的好少吗,反倒是那些不做思想工作的国家,其道德水平比我们高的多;再就是严刑峻法,你认为把刀架在医生的脖子上医德能提高吗?
其实一个人的社会经历达到一定程度时,其思想已基本定型,不要总是试图去教育别人,改变别人,以达到社会对他们的要求。该先进的早就先进了,先进不了的,再怎么教育也没用。一个社会能否健康发展,并不取决它有多少先进人物,只要它的主体能够遵守游戏规则就不错了。”

水嫂说:“那你们收红包、拿回扣算不算遵守游戏规则?”
水王说:“不算,但这是医生通过不正当,或者说是违法的手段要回自己的正当权益。”
水嫂说:“照你的说法,只要有人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他就可以违法?”
水王说:“照你的说法,一个人无论受到多么不公正的待遇,他也只能逆来顺受?”
水嫂说:“可总的讲良心吧?”
水王说:“医生也非常想讲良心,可面对两块钱的挂号费,你让医生怎么给患者开青霉素?”
水嫂说:“你们总说挂号费低,但老百姓并没从中受益。”
水王说:“医患双方都对此不满意,可见这一政策白痴到什么程度?”
水嫂说:“可你们应该知道现在大多数病人已经不堪重负,不可能给你们负担更高的工资。”
水王说:“正是为了让大多数人看的起病,才要给医生加工资。何况这笔钱并不是让患者出,政府的负担也可以不用很大。”
水嫂说:“哦?愿闻其详。”
水王说:“要想降低患者的负担,就得让医生合理用药,合理检查;而让医生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就要有配套的政策,并且给医生一个合理的报酬。”

水嫂说:“那不给合理报酬就不合理用药,合理检查了吗?”
水王说:“说了半天,还是让医生去奉献嘛。无私奉献,如果是出于自愿,那无可厚非;可如果是强迫,那就是另一种类型的剥削,一种被奉献者对奉献者的剥削。一个耀眼的光环就把别人辛勤的付出剥削的干干净净。那些让别人无私奉献的人,自己从来不会无私奉献。如果他们无私奉献过,哪怕只有一个月,他们就应该明白:一个制度如果建立在无私奉献的道德要求之上,根本就是一个乌托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6-9-8 23:40 | 只看该作者
二(7)

水王带着手下几个小大夫查房。来到902房间,这是一个血小板减少待查的,四十多岁,一个中年汉子。一见水王赶紧坐起来说:“大夫,能不能给我换个房间,这单间一天一百五十八,太贵了。”
水王说:“我给你约着吧,有了普通间就转过去,你这病有多长时间了?”
患者说:“这七八年牙龈老出血,八年前得了乙肝,一直没看。我有个女儿,今年上大三,我去年下岗一直在给私人老板打工,想等女儿毕业了再好好看看,要不是前天吐了口血,我还不会来。”
水王说:“你当等公汽呢,这看病能等?什么都没命重要。你吐了那次以后再吐过了吗?”
患者说:“没有。”
水王把他检查了一遍,又看了化验单,对陈言说:“肝、脾都大,估计是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引起来的出血,给他用点洛塞克,先不用善宁。下午做个骨穿,要是没事的话就转到消化科去。”

905房间是个老太太,糖尿病,来的时候是低血糖昏迷。进门之前赵海鸥对水王说:“江老师,这老太太今天早上的血不抽。”
进了房间,水王说:“老太太,今天感觉怎么样?”
老太太说:“没事,挺好。我提个建议啊,江大夫。那血能不能少抽点,你看我就就八十多斤,就这点血。入院后天天抽,最多的一天抽了五次。”
水王说:“抽血是为了知道你的血糖,这样我们调胰岛素的时候心里有数。”
老太太说:“我也是老病号了,对你们医院的事也知道一点。我知道你们要考虑经济效益,要考虑药品比例。这化验费我掏还不行吗,就这血我实在不能抽了。想知道血糖,你们不是有血糖仪吗?”
水王说:“指尖血糖仪被停了,上次卫生局来检查,说属于乱收费。你要实在不想抽血,就签个字。你要是不抽血,我收了你的钱,被查出来我就的下岗。”
老太太说:“我家有个血糖仪,下午让我儿子带来。另外江大夫,能不能给我用点心脏方面的药,我昨天感到有点闷,是不是心脏病又犯了。”
“好”,说着水王就出去了。
出来后对赵海鸥说:“给她做个心电图,要是没事就用点丹穹。”
赵海鸥问:“这丹穹是干什么的?”
水王说:“万用药。你就跟她说你有什么病,这药就治什么病。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对于心脏病,正好,活血化淤。”
赵海鸥听的有点晕,说:“有这么神吗?”
水王说:“傻小子,这活血化淤的药都是狗屁,什么病都可以用,什么病也治不了。它们对人的心理安慰作用大于它们的实际治疗作用。不过也多亏了他们,否则,对于那些无药可用的病人咱们用啥?刚才没听主任说吗,这治病就是吃药,不过那是过去。现在应该是治病就是打针。”
赵海鸥说:“那这药不就是安慰剂吗?这一天一百多的安慰剂也太贵了吧。”
水王说:“否则,咱们吃啥?就靠那一天六块钱的诊疗费?小子,你还得慢慢学,别老是抱着书看。想在中国当大夫,光看书是远远不够的。”

二十六床是北方大学的一个研究生。尿里面有蛋白,前几天做了肾穿刺是“肾小球肾炎,轻度系膜增生型”。昨天结果一出来水王就和病人交代了。给她两种选择,一是激素,二是免疫抑制剂。并把各自的利弊告诉了患者,让她考虑一晚上。
“考虑的怎么样了”水王进门就问。
患者的男友说:“我昨天晚上查了一夜的资料,中国的外国的都查了,觉得这两种药的副作用都挺大,您还是给提个建议吧。”
水王说:“我建议用激素,她病情轻,用半量激素就可以,时间也就两个月,副作用不会大。”
患者的男友说:“不小了,有水钠潴留,满月脸,水牛背还有骨质疏松,最可笑的是最后一条,说可能治疗无效。咱冒这么大的风险,最后还落个可能无效。”
水王说:“你认为可笑,我却认为这是西药、西医最可贵的地方。它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原原本本的告诉你,让你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有一个心理准备,也有利于医生对不良反应进行监测。这是对患者知情权的最大尊重,也是对患者负责任的做法。这大概也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人总喜欢说自己的东西好,而西方人在说自己的东西好的时候,也告诉你它不好的地方。当然凡事有利有弊。它的弊就在于让患者受到了不应有的惊吓,要知道有些副作用出现的概率只有几千分之一、几万分之一。这就需要医生来权衡利弊,选择最优方案。但即使是最优方案也可能出现不良反应。也正因为如此,医生经常被告上法庭。现在谁还敢替患者做主选择治疗方案。知情权是患者的权利,可当它被过度使用时,就可能使患者遭殃了。在很多时候是需要医生独断专行,当机立断的,而现在知情权常常让医生望‘病’兴叹。你们再好好想想吧。”
患者听的有点愣,当他们回过神的时候,水王已摔门而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6-9-8 23:50 | 只看该作者
二 药品降价(1)

远处的钟声传来,在安静的病房里现的浑厚、有力。水王看了看表,已经四点了,还有一个小时就可以下班了。“今天病人怎么这么老实,竟没一个人来叫,害的我整整抽了一包烟”。水王看着烟灰缸里堆起的烟头,埋怨中透着庆辛。
“这么清闲啦”,老爷子拿着一摞报纸进来了。老头今年七十多了,50年毕业的大学生,是这个医院最老的医生,大家都叫他老爷子。
“看看,又降价了,重点是抗生素”说着就把报纸扔过去了。
水王拿起报纸,扫了一眼,冷笑道:“这下病人又要遭殃了。”
老爷子很奇怪,说:“这话怎么讲,这对病人来说是一件好事啊。”
水王说:“老爷子,都降十六次了,你还相信啦?哪一次老百姓得到实惠了?哪一次不是降完价之后,那些降价药很快就消失了?降的越多,消失就越快?”
老爷子说:“这一次不一样,说要保证降价药的用量不低于降价前。”
水王说:“所以我说病人又要遭殃了。他们不是降价吗?既然每一种药获利少了,我就多用几种药,反正那些不痛不痒的万用药有的是;他们不是保证降价药的用量吗?可以,在用我想用的药的同时,再带上一种降价药不就行了吗。你说,病人的负担是重了还是轻了?说咱们良心黑了,那也是让他们给逼的。本来有问题大家可以协商解决,可那帮人却频频挥动手中的权力大棒,一次次向医生头上砸来,最终受害的是谁?”
老爷子叹了口气说:“协商?我们的任务就是执行——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咱们这些小老百姓哪里能知道决策者的深谋远虑?”
水王说:“在当年科索沃危机时,俄罗斯总理出面调停,在与美国国务卿会谈时,他搬出了一把椅子,他说:‘这把椅子应该是南联盟的,虽然他们此时不能坐在这里,但我们在讨论的任何协议时都应该想想他们会怎么想’。最终他们达成了协议,战争结束了。而我们的那些高官在一次次降低药价的时候,可曾考虑过医生会对这些措施做出何种反应?医生的正当权益可曾得到保障?老爷子,我们这些人真的黑了吗?我们只想要一个合理的报酬,这很过分吗?”
老爷子说:“好比一个工厂,如果经营不善,工人就是累死,也只能勉强糊口。现在医院不就象一个经营不善的工厂吗?”
水王说:“医院经营不善就得靠医德来补偿。”
老爷子说:“所以现在中国比什么时候都更需要医德,它具有战略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6-9-8 23:53 | 只看该作者
二(2)

四点四十,陈言就来到了办公室,今天晚上他上夜班。
潘越看见他,冲他一笑:“今天怎么这么早来接班?”
陈言说:“反正在寝室也没什么事,闲着也闲着。”
丁铃诡秘的一笑,说道:“不是吧,不就是跟美女对班吗,也不用急成这样。”
整个办公室的人都笑了。陈言赶忙说:“说啥了?来晚了,你们有意见;今天来早了,又拿我开涮。下次六点来。”
丁铃说:“下次不和美女对班了,当然不用早来。你们八个人倒班,我们七个人倒,两个月才一个轮回,对上一次不容易,好好珍惜哦!”
又是一阵狂笑。“就是,陈言一见苏美女眼就直了”潘越说。
被人取笑之后,陈言反倒镇定下来了,开始反攻,对丁铃说:“那没办法,爱美是男人的天性,哪个男人不喜欢看美女?你要是长的漂亮,我不也多看你两眼?”
丁铃说:“我哪有那福分?”
陈言说:“你这人就是有这点好,有自知之明,不过你的心灵还是很美的。其实男人喜欢看美女,女人喜欢看帅哥,这是天性,不丢人。”
潘越说:“我们只是看看,可你们呢,一看见美女就起色心。”
陈言此时已进入了状态,说:“这百分之九十的男人好色,好色的男人可能不是一个好男人,但绝对是一个正常的男人。剩下那百分之十不好色,可能是好男人,也可能不正常,或者是个假正经。所以我劝你们不要对男人抱不切实际的幻想,指望他们能看见美女心如止水。”
潘越说:“明明自己好色,却要把别人也拉上。”
陈言说;“这好色有什么丢人的,还需要拉别人来壮胆?如果这世上的男人不好色了,那才是你们的不辛。我就不相信你们每天早上起来坐在镜子前梳妆打扮,涂脂檫粉是打扮给你们女人看的,假如没有男人欣赏,你们不觉得很失望。假如没有好色男人对你们献殷情,为你们跑前跑后,你们不觉得很失败,很失落?”
丁铃说:“我就没见过几个好色的男人,我身边的男人都比较老实,不象你。”
陈言说:“这就对了,你以为好色男人对谁都好色。你也太不把我们这些好色男人当回事儿了吧。咱们好色是有选择的,对那些没有吸引力的女人,我比正经男人还正经。”
一阵狂笑,丁铃气的要打他。
五点钟,苏心来了,说道:“说什么呢,这么热闹?”
“我们再说啊”,潘越故意顿了一下。陈言赶紧抢过话题,说:“我们在说今天晚上会不会收病人。他们说我运气差,会收。我说只要有一个运气好的就行了。”
丁铃满脸坏笑的说:“那就祝你们好运了”。交完班,他们就走了。老远,还听到他们的谈笑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