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整理,若有需要,我还有数篇有关文章提供。请致信bnm6666@163.com。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诊断(附15例分析)·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胃肠道间质病的x线征象以提高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胃肠道间质瘤病例资料,对其术前ct检查(12例)、常规x线造影(3例)、dsa检查(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性间质瘤单发4例,多发1例(胃和小肠各有一个间质瘤),恶性间质瘤10例,均为单发。恶性肿瘤一般较良性肿瘤大。ct密度均匀性:良性肿瘤均匀3个;恶性肿瘤均匀3个,不均匀7个。ct密度:良性者与消化道壁相比密度相等3个;恶性者等密度3个,低密度3个,等低密度3个,等低高密度1个。肿瘤灶边缘:良性者3个均无分叶,界限清楚;恶性者有分叶5个,无分叶5个。ct增强后强化:良性者增强后强化均匀,恶性者增强后强化不均匀。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对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x线;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材料与方法本组搜集1999年1月~2002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gists)患者,对其术前所作的ct检查、常规x线造影和dsa检查作回顾性分析(图1~9)。15例中,男6例(良性1例,恶性5例),女9例(良性4例,恶性5例)。年龄:良性者40~49岁2例,50~59岁1例,60~69岁1例,70岁以上1例;恶性者41~49岁1例,50~59岁3例,60~69岁6例。
临床表现:良性者腹痛3例,恶心、呕吐各1例,黑便2例;恶性者腹痛4例,呕血3例,黑便2例,肿块6例。12例作ct平扫,其中1例是胃与空肠各有一个瘤灶,总共有13个瘤灶,2例加作增强ct扫描。2例作胃肠道造影检查(1例既作ct,又作胃肠道造影检查),1例只作食管造影,1例只作dsa检查。
结 果15例中1例胃和空肠各有一间质瘤,肿瘤灶共16个。肿瘤灶发生部位:良性者发生在胃3个,小肠2个,食管1个;恶性者在胃7个,小肠2个,直肠1个。病例瘤灶数目:良性,单发4例,多发1例;恶性,单发10例。瘤灶大小:良性,2cm1个,3cm2个,4cm1个,6cm1个,8cm1个;恶性,4cm2个,5cm1个,>9cm7个。恶性肿瘤灶最大径可达23cm。13个瘤灶ct检查结果:瘤灶密度肉眼观察,与消化道壁相比较,良性者3个都为等密度;恶性者3个为等密度,3个低密度,3个等低密度,1个等低高密度。肿瘤灶密度均匀性:良性3个都为均匀;恶性均匀3个,不均匀7个。平扫ct值:良性者33~44hu,1例增强,增强后强化均匀,ct值增加22hu;恶性者平扫ct值-500~43hu,1例增强,增强后强化不均匀,ct值增加47hu。瘤灶形态:良性者共3个瘤灶均无分叶,且边界清楚;恶性者共有10个瘤灶,边界均清楚,5个有分叶,5个无分叶。消化道钡造影3例,其中胃肠造影2例(1例又作ct检查),食管1例。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影和充盈缺损影。dsa检查1例。第二组空肠动脉供血区见肿瘤血管,肿瘤染色。
病理学检查15例,肉眼观本组肿瘤直径2~23cm,呈球形向胃肠腔内突起,边界清楚。光镜下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构成,大多数瘤细胞呈束状交叉排列,部分呈栅栏状排列。间质有轻 中度的胶原化。免疫组化:cd117阳性率100%(5/5)。cd34阳性率73.3%(11/15)。4例cd34阴性病例平滑肌特异性actin以及s100蛋白均阴性。据文献报道部分间质瘤免疫组化检查时可不表达任何标记,此时诊断间质瘤需依据光镜病理检查[1]。根据肿瘤的大小、核分裂数目和细胞的密度,本组病例良性5例,恶性10例。
讨 论1 胃肠道间质瘤的概念mazur等[2]在1983年发现部分胃肠非上皮梭形细胞肿瘤具有不完全分化特点,首先提出“胃肠间质瘤”。rosai[3]和erland son等[4]通过免疫组化、超微结构将gists概括总结为4个类型:①平滑肌分化;②神经分化;③平滑肌和神经双向分化;④未分化。但目前对gists的定义尚未取得一致认识,主要有二种观点:一是广义gists,即包括以上4型;另一种为狭义gists,仅包括后二型[5]。本组采用前一种方法。2 临床病理特征文献报道gists可发生在任何年龄,>50岁为高发年龄,本组病例也证实这一点。文献报道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别,本组男6例,女9例。本组瘤灶16个,其中发生在胃10个,小肠4个,直肠1个,食管1个。发生在食管较为少见,文献报道<5%。文献报道2/3患者出现黑便、呕血、疼痛等症状,肿块大小不一,直径0.8~21.0cm。本组腹痛7例,恶心1例,呕吐1例,呕血3例,黑便4例,触及肿块6例,基本相似。镜下以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为主,梭形细胞形同宫颈间质细胞或平滑肌细胞,胞浆呈轻度~中度嗜酸性,核两端钝圆,少部分细胞核尖细,轮辐状或栅栏状排列。上皮样细胞呈卵圆形或多极性,核周空亮,形成细胞巢或腺泡状多提示恶性。3 免疫组化与组织分型当前gists被定义为消化道表达cd117,富于细胞的梭形、上皮形或多形性的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cd117阳性常接近100%。cd34阳性表达约70%~89%。cd34是一种骨髓造血干细胞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