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1698|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V0189:腹部病变请分析-有结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3-2 22: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结果已发布http://www.radida.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631
男  51岁  持续性上腹钝痛,无放射痛,伴黑便1月余,加重5天,发热39度。
    全消钡餐检查:腹部平透左上腹见两个气液平面影。 服钡后:胃粘膜增粗,十二指肠未见明显异常,空肠上段受压,呈弧形外移,左上服部见两个囊状影,上部囊腔大小约5.5×6.5cm,下部囊腔大小约7.5×7.0cm,其内可见气液平面,两囊相通,改变体位,其内气体、液体可流动,囊腔内未见造影剂进入。拟诊:左上腹部囊实性占位,建议ct。






全消检查后,立卧位腹部平片观察两个气液囊在腹部位置




[本贴已被 sdqzwyx 于 2007-3-7 20:10:52 修改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7-3-2 22: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腹部病变请分析-有结果!

ct平扫及强化,由于ct在外院检查,第一次用照相机摄片,处理感觉顺序有点乱,请见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3-3 02: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腹部病变请分析-有结果!

的确是一个不太好诊断的复杂病例,反复观察不敢妄加言词,斗胆胡乱猜测一二;腹部平透左上腹见两个气液平面影,ct显示位于左侧腹腔,具有肠腔特性,有液性密度及气液平面,其“壁”亦具有一般肠腔均匀特性,临床黑便1月余,应该与肠道有关系,但是消化道钡透却没有造影济进入,空肠上段受压呈弧形外移,腹腔无炎性表现,从腹部立卧位片显示该囊性阴影具有一定的活动度,诸多表现提示多考虑:肠腔重复畸形。只是凭空猜测而已,到现在也是思绪乱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3-3 08:59 | 只看该作者

考虑腹腔脓肿

从病灶的形态来看,确实很象是肠道:弯弯曲曲,有肠壁、有皱襞、有肠腔,肠腔内有液气平面……

进一步推导,还可以得出是小肠占位的结论:


但是全消钡餐检查的结果——病灶内未见钡剂进入——却推翻了这个推断!

重新分析,发现新的疑点:肠道的扩张一般是由于下部肠道占位引起的,而本例扩张的“肠道”却是病变的部位,不好解释。

不是肠道,那会是什么呢?患者发热、腹痛,病灶形态不规则,壁厚薄不均,有不完整分隔,且见强化——脓肿?病灶位于左腹部,但与胰腺、脾、左肾、左肾上腺都毫无关联——腹腔脓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3-3 17:49 | 只看该作者
本例很特殊,不敢枉下结论.位于胃后方网膜区的不规则囊实性占位,占位效应明显,内见气液平,囊壁明显增强,并与肠壁同步强化,结合临床多考虑:胃穿孔并网膜区形成:包裹性脓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3-3 19: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v0187:腹部病变请分析-有结果!

这个病例有以下影像特点:
1、胃、结肠未见异常影像;
2、肝、脾、胰腺实质性脏器未见异常;
3、胆道系统未见异常。
4、在胃、降结肠、胰腺以及小肠肠管之间见不规则囊腔,囊腔内有气液平面。其周边见小肠肠管聚集。

疑点难点:钡餐囊腔内未见造影剂进入,说明囊腔与肠道不相通,但是囊腔内有气体,气从哪里来的?
思路:1、囊性病变在腹膜腔,消化道之外;2、周围有小肠聚拢,提示囊腔与小肠之间有粘连;3、囊腔内有气体,提示两种可能:①消化道穿孔,并包裹;②腹膜腔脓肿。4、结合病史,伴黑便1月余,加重5天,发热39度。我首先考虑消化道穿孔并形成腹膜腔脓肿的可能性大一些。5、病因分析,是什么疾病造成的?
我认为小肠病变大于胃的病变,因为病灶主要在小肠之间,并有小肠聚集粘连,而钡餐胃粘膜清晰,十二指肠球部形态正常。

关于ct检查方法,提一点看法。这个病例如果ct扫描前2小时分段服1%的造影剂,共500ml,即在2小时前服200ml, 1小时服200ml ,剩下的100ml在扫描前10分钟服完。这样可能对小肠与囊腔的关系会显示的更为清楚。

肤浅的看法,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多参加讨论。感谢sdqzwyx 提供的好病例。谢谢sdqzwyx 邀请参加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3-3 21: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v0187:腹部病变请分析-有结果!

非常支持4、5、6楼对sdqzwyx提供病例的分析思路与诊断!
现结合消化道造影与腹部ct平扫与增强图象提出个人看法:
一、病例图象特征:总体特征为腹部异常积气;其次为腹膜腔内肿块,与小肠结构分辨不清,肿块较大,边缘相对较清晰,增强后肿块边缘强化与同层肠壁强化基本同步。
二、病例检查特点:可以推断不是急症检查病例,所提供图象未见膈下结构,通过全消化道与结肠造影证实,该异常积气肿块不与肠道相通。
三、分析:1、总体思路围绕“左上腹部异常积气”来作一考虑,出现左上腹部异常积气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常见因素:脓肿;气腹游离性或分离成小腔。2)少见因素:腹壁气体或脓肿;气肿性胃炎;医源性腹膜后积气;小网膜囊气体或脓肿;胰腺气脓肿;肠气囊肿症;腹膜后肠道破裂;小肠巨大憩室或重复囊肿(交通性)。2、正象“听蝉观竹”分析的一样,该病变不与腹部实质性脏器有任何关联,故胰腺因素可排除;检查与图象观察可以基本排除憩室与重复囊肿的可能性;造影与ct显示胃与肿块不相干,亦基本可以排除胃壁肿块来源;与医源性有关的病例未提供,可以排除;未提供是急诊检查,相反病史介绍是一个慢性过程,故与肠道破裂可以除外;故该病例诊断集中在脓肿与肠气囊肿症的鉴别上。3、影像表现不十分支持脓肿(局限或包裹)的诊断,依据主要是病灶边缘与增强强化与同层肠道同步;相反考虑肠气囊肿症的诊断更容易成立,理由有以下几点: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3-3 22: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v0187:腹部病变请分析-有结果!

病例病史时间较长,由慢性变急性发作(发热等)。2)肠道壁积气,其内液体ct密度与胃内密度存在差异,肠壁厚薄不均,均可提示合并反复感染的可能。3)肠气囊肿症并不多见,但也不罕见。另外,胃肠道穿孔容易发生在十二指肠与胃小弯侧,慢性穿孔引起的脓肿,由于周围网膜的包绕可局限或包裹,但通常的位置不在本例所见的范围。
四、总结:诊断需要考虑两点:1)肠气囊肿症可能性大;2)鉴于脓肿是腹部最常见的异常积气的原因,腹膜腔局灶脓肿不排外。

[本贴已被 lzdyjg 于 2007-3-5 23:04:18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7-3-4 01:30 | 只看该作者
胰尾部不规则囊性病变,囊壁薄厚不均,囊内可见气体影,周围脏器受压移位,首先考虑胰腺炎引起蜂窝组织炎假性囊肿形成,请追查病史;其次考虑胰尾部囊腺癌侵及胃肠道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7-3-4 04:42 | 只看该作者
支持胃穿孔进入小网膜囊的诊断,肠重复畸形不应有气体,胰腺炎假性囊肿也如此,期待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