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3748|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ZX0544:困绕几年的病,至今查不出来,人越来越瘦,请教专家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6-16 05: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人女性26岁,现在身高1.58cm 体重才66斤 怎么吃也吃不胖,请教医生,我这到底是什么病?
症状表现: 喉咙有滤泡增生,喉咙经常会很堵,很痛,很胀,呼吸困难,胸口很难受,胸闷,有束缚感,心脏有时会早搏,自觉心跳很重,心脏会颤动,心慌。
去省立医院检查了,都没查出什么问题来,检查报告:
心脏彩超:
主动脉:2.10cm  左房:2.35cm  室间隔:0.73cm  左室:3.02cm  左室后壁:0.8cm  肺动脉:1.71cm 右房(四腔观):1.88cm  右室(四腔观):1.9cm  左室舒张容积:42ml 射血分数:60% 主动脉及肺动脉未见增宽.各房室腔内径未见扩大,室间隔及左室壁未见增厚,房室间隔连续性完整.各瓣膜回声,开放未见异常.  cdfi: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   室壁运动分析:未见节段性运动异常.  
tdi: ea>aa, sa=10.1cm/s.
超声提示: 心脏结构及功能未见异常.

x线平片:
双肺纹理稍增多,未见明显实质性病变,双肺门影未见明显增浓,增大,双肋膈角锐利,双膈面光整.
心影呈垂位型,心胸比率约为0.35,余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心影改变,请结合临床.

食道x线透视:
心肺食道未见明显异常,钡剂通过顺畅.

心电图:
(1)窦性心动过速  (2)短p-r间期综合证  (3)部分导联st段压低.

血常规正常,血沉8mm/h  肾功能正常  甲功也正常

目前,我有时感觉很正常,没有什么不舒服,有时感觉特别难受,喉咙经常会很堵,很痛,很胀,呼吸困难,胸口很难受,胸闷,有束缚感,心脏有时会早搏,自觉心跳很重,心脏会颤动,心慌。而且我不管我怎么吃,体重都加不了。请教医生,我该怎么办?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7-6-16 7:20:11 修改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7-6-16 05:58 | 只看该作者
加强训练,应没有大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6-16 06:27 | 只看该作者
根据心电图描述是有问题的,心动过速说明你心跳超过100次每分钟,短p-r间期综合证说明你可能有预激综合症,部分st段导联压低有时可说明心肌缺血,但总体来说你心电的改变属于良性电生理改变,不能说明有太大问题,如果不放心可以多去几家大的综合医院心内科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6-16 06:46 | 只看该作者
做个t3 t4检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7-6-16 07:15 | 只看该作者
现在人就是天天难受,怎么吃也吃不胖,不知道什么病,已经困绕几年了,而且也去了多家医院查,也查不出来.请问一下,是否是直背综合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6-16 08:58 | 只看该作者
转帖:直背综合征又称为扁胸综合征。由于胸椎生理曲度消失变直,胸廓前后径变窄,使心脏置于狭小的胸骨与胸椎之间,从而产生一系列症状。rawlings称之为“假性心脏病”
    “直背综合症”是一种比较少见的非器质性疾病。病因不是十分清楚,目前的主要看法是其可能与家族遗传史有关,因为不少病人都可查到类似的家族史。一般来说,病人在儿童时期并无明显症状,进入青少年时期后,尤其是在16-20岁期间,此时由于身高增长迅速,逐渐形成了瘦长的体形,胸廓变得愈加扁平起来,就会造成心脏和大血管的受压而出现相应症状。所以,“直背综合症”主要见于青少年,但并不多见。
判断是否为“直背综合症”,主要根据以下几个特点:
①、家族史,青少年或25岁以下青年人,多见于青少年,体形瘦长,胸廓扁平;平时一般健康状况良好,可能有轻微的气喘和心悸;
②、多次出现过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或疼痛表现;
③、坐位或站立时,可见胸椎变直,两肩胛骨之间凹陷、双侧的肩胛骨呈翼状,胸廓的前后径明显变短,在胸骨的左缘常常可以见到明显的搏动,体检发现胸椎变直,胸廓扁平,胸腔前后径缩短,其横径与前后径的比值>2.5;
④、在心脏底部可以听到比较粗糙、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其响度可达ⅱ—ⅲ级,甚至更高,常伴有震颤,如果用听诊器在胸壁上加压听诊,杂音可明显增强,吸气时减弱,坐位及立位明显减弱,如果吸入一种名叫亚硝酸异戌脂的药物,杂音可明显增强;
⑤、心电图检查无心肌缺血图形和其它异常变化。
x线检查对本症确诊并不难,而临床对本症没有引起注意,本组16例无一例为临床所拟诊,而都以疑为器质性心脏病进行x线检查所发现。
侧位片检查对本病诊断是主要依据,绝大多数患者均可在此位置发现相当特殊的胸段脊柱正常生后弯曲消失,本组病例都有此种典型征象,16例中不但胸段脊柱生理后弯曲消失,而且向前突起就有四例,其中一例胸廓横径/前后径比率只有0.222。心脏呈典型“薄饼状”,以前及心后间隙均见消失。
在6例器质性心脏病例中,除临床症状、各种其它检查及x线片所见心脏及肺血改变等综合确诊外,其胸廓亦见变扁,3例风心病二尖瓣患者其胸廓横径/前后径比率为0.333、0.377、0.381;2例先心病患者为0.350、0.381;一例肺心病患者为0.224,从本组病例可见,直背综合症伴器质性心脏病比率还是高的。
在6例无器质性心脏病例中,胸骨左缘均都能听到1~4级收缩期杂音。后前位胸片示肺动脉所构成的心腰平直或凸出的有4例;心脏均见稍左移,心胸比率>0.5的有2例,这种移位为心脏旋转所转所致,使肺动脉呈现“高压凸出”的假像,侧位片上均见心脏影前后径变窄,呈“薄饼状”,前后间隙均见变窄或消失。上述这些表现如无对直背综合症的正确认识,极易误诊为器质性心脏病,给病人心理上及就业等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直背综合症的诊断,应持慎重态度,对确诊该症应包括下述几点;①、胸廓扁窄,特别是胸廓前后径明显缩短,胸横径/前后径比率在40%以下;②、临床听诊有杂音,一般在胸骨左缘(心底部)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则不能用器质性心脏病解释者,或由x线片发现心脏大血管及肺血无明显改变者;③、结合其它检查方法如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插管造影等无明显异常发现者。
对于“直背综合症”,关键是及时明确诊断,勿与“心绞痛”“心脏神经症”相混淆。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只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就行。有关专家指出“直背综合症”预后良好,不会严重影响心脏功能。发生在青少年时期的“直背综合症”可以随着年龄增长,以及适宜的运动锻炼如步行,体操和太极拳等,当身体发育完善之后,由于胸廓前后径的逐渐增宽,症状将明显减轻或完全消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6-16 15:10 | 只看该作者
[quote]以下是引用zhanyong在2005-10-13 1:37:00的发言:[br]小心脏综合征的x线诊断(附50 例分析)[br] 【摘 要】 目的:探讨小心脏综合征(shs) 的x线诊断。方法:对50 例shs 患者进行x 线胸部远达后前位平片,与对照[br]组对比观察肺血改变。结果:shs 的右下肺动脉干直径,两侧肺门距中线距离之和明显小于对照组( p < 0. 01) 。结论:肺[br]血管影改变是诊断shs 的又一重要指征,从而对shs 的预防治疗提供了有力的证据。[br]【关键词】 小心脏综合征;肺门,右下肺动脉干,肺纹理;x线诊断[br]中图分类号:r814 ;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 9011(2003) 02 - 0082 - 03[br][br]小心脏综合征系先天性发育不良疾病,过去临床报道较少, 放射线诊断只规定心胸比率小于0.40 ,而未见肺血管纹理方面的研究报道。我院于1988 年6 月~2000 年5 月,对50 例小心脏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及x 线胸部平片的肺血管影情况与正常人的进行反复对比观察,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现报道如下。[br]1  材料与方法[br]1. 1  一般资料[br]本组中男28 例,女22 例,年龄18~62 岁,平均29. 9 岁。在排除呼吸系统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疾病及其他器质性心脏病情况下,临床表现为从事轻度的活动,甚至起立动作,即能突然诱发心悸、气短、脉搏增快、胸闷、胸痛、呼吸急促、易疲劳等。胸部x 线胸片测量心脏大小, 具有心胸比率小于0.40 。心电图通常无特殊征象,有时标准导联ⅰ呈小的qrs ,而ⅱ、则呈相对的或绝对的大qrs ,tⅰ波可以降低,部分具有肺型p 波。[br] 随机选择健康成年人50 例为对照组,其中男26例,女24 例,年龄18~64 岁,平均28. 7 岁。[br]1. 2  方法[br]每例均于自然深吸气状态下摄站立后前位远达胸片,焦点至片夹距离200cm ,投照条件58kv、0.06s。观察两组肺纹理改变,测量右下肺动脉干直径(rp) ,两侧肺门距中线距离之和(tf) (图1) 。通过测量小心脏综合征(病例组) 右下肺动脉干直径、两侧肺门距中线距离之和与50 例正常成年人组胸部远达正位片(对照组) 比较,病例组数据平均值分别明显小于对照组数据平均值,统计学处理用t 检验。[br]2  结果[br]  通过对50 例小心脏综合征组的胸部远达正位片与正常组心脏组的胸部远达正位片反复对比观察,发现双肺门小、右下肺动脉干细、双肺纹理稀疏纤细、肺野清晰(图2) 。小心脏综合征患者右下肺动脉干直径明显小于正常人右下肺动脉干直径,两者平均值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 0. 01) 。小心脏综合征患者两侧肺门距中线距离之和明显小于正常人两侧肺门距中线距离之和,两者平均值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 0. 01) 见(表1) 。[br][br][br][br][br] [br]图1  tf :两肺门距离之和,rp :右下肺动脉干径 图2  心胸比率0. 36[br]表1  病例组与对照组右下肺动脉干直径、[br]两侧肺门距中线距离之和的测量结果比较( .x ± s )[br]rp[br]3[br]tf[br]3 3[br]病例组(n = 50) 10. 700 ±1. 703 89. 790 ±0. 733[br]对照组(n = 50) 13. 533 ±0. 730 110. 730 ±0. 766[br]  3[br]t = 7. 419 , p < 0. 01   3 3[br]t = 7. 566 , p < 0. 01[br]3  讨论[br]本组病例平均年龄29. 9 岁,多数为中青年,与文献报告相符合, 无明显性别差异。江万清等尸体解剖发现,shs 患者的心脏呈相对缩小,李贺等通过分析13 例颈动脉搏动图,结论是小心脏综合征的心功能和心室腔低于或小于正常。心脏在解剖学上的大小与心脏功能是相对一致的,心脏小,心肌收缩力小。shs 的右心室腔小于正常,则心搏量也减小,右心室向肺动脉搏出的血量亦相应的减少,使血管平滑肌扩张的压力降低,促使血管经常处于回缩状态,必然导致肺动、静脉血管纤细。肺门阴影及肺纹理主要由肺动脉和肺静脉组成,其中以肺动脉为主。右肺循环血量占心搏出量的55 % ,故我们测量右下肺动脉干为代表。结果是右下肺动脉干明显变细,肺门小,双肺野内纹理纤细、稀疏,测量shs 胸部正位平片的右下肺动脉干直径及两侧肺门距中线距离之和其平均值明显小于正常成年人,说明上述x 线表现可作为诊断小心脏综合征的又一重要指征。[br]shs 虽然很早已被提及,但其发病原理仍不明确,且目前在临床上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早在1826年,laennec氏即注意到有此类病征的存在,但一度误认为是由于膈肌低位所引起的心脏位置异常,因而未予注意,至1944 年,master 氏又重新强调了本征的独立性,认为是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李贺等分析了13 例颈动脉搏动图,认为shs 无论于平静或运动时均可有心室收缩功能及心输出量下降,致各脏器供血不及植物神经功能失调,50 例中发现29 例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状,这只能说明小心脏综合征与心脏神经官能症一样,可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表现,但并非是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shs具有独特的x 线表现及心电图( ecg) 诊断标准。本组心胸比率小于0. 40 ,肺纹理纤细,肺野清晰50 例。具有ecg改变32 例,彩色超声(ucg) 右或左室腔均小于正常,心功能和心室腔可低于或小于正常,心功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7-6-16 17:43 | 只看该作者
以上三种心脏综合证,我去医院看病时,都有不同的心血管医生说过,也开了药给我吃,吃了也没有什么效果.如果是心脏病,倒也没什么,就怕是别的潜在病因没找到,而导至心脏难受,一直胖不起来.我先前没这么瘦,也很正常,就是有一次吃坏东西,肚子痛,嘴唇白,当时去了门诊看病,医生却给我打了一针止痛针,结果没好转,就去了医院看,医生说是急性肠胃炎,就挂了点滴,有点好转,可是胃还是难受,一个星期后,我的体重急剧下降,到现在瘦成这样,一直都吃不胖,还天天难受.在网上找到了医影在线,知道这里面的医生很多,所以把我的病历打上来,让各位医生探讨,指点一下小妹我,到底是什么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7-6-17 03:38 | 只看该作者
排除一下:甲亢、糖尿病、慢性胃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6-17 09:29 | 只看该作者
以前做过胃镜,是胆汁反流性胃炎, 肠镜是,慢性乙状结肠炎, 去过医院住院一段时间治疗,有点好转,但胃有时还是难受,也吃的很少,至今还没有再去做过胃镜,也不知道胃现在怎么样了.主要是,吃东西都不能吸收.现在最难受的就是心脏,胸口,还有就是喉咙.不知道什么病呀.还有一点,就是,我现在的状况,可以生孩子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