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恶性肿瘤较少见,临床以中耳乳突癌为主。
约80%的中耳癌病人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故认为其发生可能与炎症有关,因中耳炎症使得鼓室粘膜上皮因血循环及营养障碍,可转变成复层上皮。
凡遇到下列情况者应详细检查,严密观察随访.
1.中耳炎患者出现血性分泌物者,突然出现面瘫.
2.中耳或外耳道内有肉芽,息肉样组织及乳头状新生物,经切除后迅速复发或触之易出血.
3.耳深部有持续性疼痛.
颅底及颞骨x线片,ct及mri等影像学检查十分有助于病变的诊断及了解肿瘤向四周侵及的范围。
ct扫描可见中耳内异常软组织影及骨破坏、听骨破坏则较少见;软组织密度较高且不均匀,骨质破坏不规则、呈虫蚀样;肿瘤有突破颞骨向周围组织侵犯的征象,无骨质硬化。
中耳癌骨质破坏以中耳腔为中心向周围发展,鼓室各壁均可遭破坏.临床上有外耳道流血病史.
外耳道癌耳道骨壁吸收破坏较著,向内侵及鼓室致听小骨破坏,同时外耳道癌组织有时向外生长突出,晚期外耳道癌常广泛侵犯中耳,此时ct表现与中耳癌相似,难以区分原发肿瘤部位.
中耳的横纹肌肉瘤骨质破坏弥漫,肿瘤周围无硬化带,且易侵入颅内.mri能更加清楚地显示颅内改变。
ct值一般较胆脂瘤高,增强ct扫描病灶多有强化表现.
[本贴已被 向医生 于 2007-6-9 23:01:44 修改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