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5670|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脑部] CL0781:左侧大脑半球脑梗塞(复查对比病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5-25 07: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患者 男,66岁。突发失语、右侧肢体瘫痪6小时,伴大小便失禁。pe:bp 140/80mmhg。

临床诊断:脑血管意外。

2008年5月17日11时50分(即发病后6小时)颅脑ct轴位平扫(层厚、层距均为10mm),图像如下:

















患者以“脑梗塞”入院治疗1天后,病情明显加重。
2008年5月18日18时37分(即发病后约31小时)颅脑ct轴位平扫(层厚、层距均为10mm),图像如下: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8-5-25 0:23:45 修改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5-25 20:55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楼主!
发病6小时所见:左侧额顶叶及左侧基底节区似可见片状低密度影,境界不清,左侧外侧裂池较对侧变窄,左侧额顶也脑沟较对侧变浅,减少。各脑室大小、形态及位置尚正常。中线结构无移位。
发病31小时所见病情明显加重:左侧额颞顶枕叶及左侧基底节区显示呈大片状低密度影,境界部分不清;左侧侧脑室受压闭塞,右侧侧脑室前角受压变窄,其后角及三角区扩大,颞角明显扩张,脑低池显示不清。中线结构明显右移(大脑镰下疝形成)。
此病例为典型的脑梗塞在早期和高峰期的表现:脑血管闭塞后,闭塞动脉的供血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最初4—6小时,缺血区开始出现是水肿;12小时,细胞坏死,但梗塞部分难与正常脑实质区分;2—5天,脑水肿达到高峰,同时侧支循环开始建立;1—2周,脑水肿逐渐减轻,但可发生坏死和液化,并出现巨噬细胞浸润、周围胶质细胞增生和肉芽组织形成;其后,坏死组织完全得吞噬、移除;1—2月,形成内含液体的囊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5-26 19:31 | 只看该作者
感谢2楼的精彩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5-27 00:1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5-27 05:28 | 只看该作者
感谢2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5-28 04:05 | 只看该作者
感谢2楼的精彩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5-28 20:24 | 只看该作者
感谢2楼的精彩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5-30 19:04 | 只看该作者
感谢2楼的精彩分析!真是受益非浅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5-31 23: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6-4 05: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cl0781:左侧大脑半球脑梗塞(复查对比病例)。

以下是引用光影★小胖在2008-5-25 12:55:00的发言:[br]支持楼主![br]发病6小时所见:左侧额顶叶及左侧基底节区似可见片状低密度影,境界不清,左侧外侧裂池较对侧变窄,左侧额顶也脑沟较对侧变浅,减少。各脑室大小、形态及位置尚正常。中线结构无移位。[br]发病31小时所见病情明显加重:左侧额颞顶枕叶及左侧基底节区显示呈大片状低密度影,境界部分不清;左侧侧脑室受压闭塞,右侧侧脑室前角受压变窄,其后角及三角区扩大,颞角明显扩张,脑低池显示不清。中线结构明显右移(大脑镰下疝形成)。[br]此病例为典型的脑梗塞在早期和高峰期的表现:脑血管闭塞后,闭塞动脉的供血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最初4—6小时,缺血区开始出现是水肿;12小时,细胞坏死,但梗塞部分难与正常脑实质区分;2—5天,脑水肿达到高峰,同时侧支循环开始建立;1—2周,脑水肿逐渐减轻,但可发生坏死和液化,并出现巨噬细胞浸润、周围胶质细胞增生和肉芽组织形成;其后,坏死组织完全得吞噬、移除;1—2月,形成内含液体的囊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