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2257|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老医生的对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9-12 17: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救死扶伤’到医生害怕治病救人

      年轻的实习医生实习期满,将参加临床工作了。老医生对这个实习学生相当的满意,他的身上寄予了老医生的诸多心血。他把实习医生找出来聊了聊,算做对这个弟子的临别嘱托。

     老医生问:“做为医生在你今后工作中知道需要注意什么么?”

    实习医生不假思索地回答:“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

    老医生微微地摇摇头说:“错,那会害苦了你!如果你想一生都能从医而终的话,你首先要先学会保护好自己。”

    实习医生惊诧地问:“先考虑保护自己,后考虑患者利益,难道医生去努力治病救人是个错误么?”

     老医生感叹地答:“人命关天,救人本没有错,可如果救治不了就是错!社会环境变了,今后在医院以外碰到有人需要医疗救助的时候,如果你有120分把握能够治疗成功的话,你才可以去救,否则你干脆低头走开!救死扶伤被人为地成为过去的历史了。”

     实习医生睁大了眼睛问:“这是有选择的抢救病人,假如我对危重病人只有60%的把握,为啥不要能去尝试一下?”

    老医生无奈地说:“过去可以,那时的医生也是这么做的。现在医生虽被这么要求,但更要一生都不能出错。一但你那无把握的40%一旦实现,你将成为医疗事故的被告,被送上法庭,判罚天价的赔偿,中国的风气是出了医疗事故的医生名誉不如杀人犯、妓女和嫖客,并且终生不得再行医了。

    建国后我们国家的领导者提出‘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主要强调的是医生要全心全意的去抢救病人,哪怕只有1%的希望。因此当时的医生们创造了很多医疗奇迹,因此也挽救了很多的生命。当然因为技术水平原因也有一些不成功的‘遗憾’,但是这些遗憾常常能被当时的社会、百姓、患者家属以及法律所能正确理解和公正的认可。‘救死扶伤’成了优良的社会风气,百姓真正从‘救死扶伤’中获得了长期最大利益!”

    实习医生:“浩瀚的医学是一门高风险的科学,连高科技的航天飞机都可能失事,医学教科书连好多常见病的病因都搞不清楚,连流行感冒这类小病也可能成为死人的因素。而医生抢救病人的本意是善良的,不等同于刑事谋杀,让一个医生保证一生不出错,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实在是太苛刻了!政府不会不知道吧?”

    老医生摇着头说:“政府当然懂得医疗是高风险的,深通辩证唯物主义的政府还是这么做了,并且还立了法。但医疗失败的理由不是讲给政府的,而是得‘举证’给不懂医疗的患者家属和法律去听。 ‘医法’的公正与否在此已不重要了,但漫长和苛刻 ‘举证’ 的结论常常让够不成事故的判成事故,是事故的反而够不成事故。

    让医生尊重‘生命权第一’并义务救死扶伤,还要保证治疗结果的完美,还要为不良后果负责。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医生惧怕遇到抢救危重病人,也越来越惧怕和讨厌这个职业。 ‘救死扶伤’将成为一句百姓难以受益的美丽口号!”

    实习医生不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和发展成这种局面的?医疗的服务宗旨和‘生命权利第一’不该改变呀!”

     老医生忧愤地说:“历史上老百姓从未有过象今天这样对‘生命权’如此强烈和迫切的呼声了!目前媒体时时地报道医院和医生竟然不敢从事和钻研风险大的医疗项目,医生怕给病人看病,拒绝和推委患者的事件,这一切不是偶然而是必然,而且仅仅是个开始。

    原因是那正在执行中的愚蠢透顶的‘治医之法’!先主要要拜托我们的‘医法’——这是医改期间临时以‘消费法’为蓝本仓促拼凑起来的,有为迎合医改时期百姓问责和转嫁医疗矛盾而设立的嫌疑。国家想通过严刑峻法、‘举证倒置’和(低收费的前提下的)‘天价赔偿’来规避医疗特殊的风险性,从而避免医疗的‘不理想结果’,使 ‘弱势的百姓群体’永远从医疗中受益,并且结果如何永远与政府无关。这‘美丽的传说’造成了医生害怕治疗病人,推委病人,使得百姓起码的健康权都难以得到保障!


    就说咱医院今年拟订引进开展的5个新医疗项目,其中有2项被院长否决了,原因就是成功概率低、风险大,容易引发医疗纠纷。但百姓不会因此就不得这种病!如果医院不开展这个项目,得这种病的人只能等死,连起码的生存权利和希望都没有了,相对国外的发展,中国医疗的停滞不前就是倒退!这是人祸,不是天灾!但这些却无法被问责!

   中国如此的治医之法如同给百姓开了张空头健康安全支票,而这个支票的保证人是医院和医生,假如支票不能兑现,被告赔偿的是为了人民健康的医院和医生。这张支票实际上把政府对百姓医疗的责任转嫁出去,自己置身事外,永不被问责。却从根源上坑了百姓,让百姓连最基本的‘生命权’成为泡影!在某种程度上说保护好医生才是保护好‘弱势百姓群体’的最好方法。”

    (二)百姓“生存权”成了一切为民的“治医之法”的殉葬品

    实习医生:“在医患关系如此的恶化的环境下,我只有努力做‘名医’而不做‘庸医’或许避免卷到这类纠纷中吧?”

    老医生:“想做名医而不做庸医,才更应该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7-9-13 01:12 | 只看该作者
讲的太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9-13 02: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9-13 05:08 | 只看该作者
太有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9-13 17: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9-13 18:11 | 只看该作者
为医者可悲!可怜医者!还不如旧时郎中啊!救救我们吧,新的卫生部长。阿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9-14 21:14 | 只看该作者
说的太好了,太有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9-14 23:07 | 只看该作者
读到最后总算能看到了一点希望,高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7-9-15 02: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7-9-15 16:44 | 只看该作者
为医者可悲!可怜医者!还不如旧时郎中啊!救救我们吧,新的卫生部长。阿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