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3304|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腹盆腰部] CL0706:M,40Y 典型脂肪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3-17 01: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看看传说中的"三八"线.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8-3-16 20:38:04 修改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3-17 05: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3-17 08:2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3-17 19: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3-17 20:47 | 只看该作者
支持重度不均匀性脂肪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3-18 00:3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cl0706:m,40y 典型脂肪肝.

支持楼主!
今有遇一例,供大家共享。其图象如下:










脂肪肝
    正常肝脂肪含量低于5%,超过5%则可致脂肪肝.常见病因有肥胖、糖尿病、肝硬化、汹酒、cushing综合症、妊娠、肝炎、激素治疗、化疗和营养不良等,诱发甘油三酯和脂肪酸等脂类物质在肝内聚积、浸润和变性。
    【临床与病理】 临床表现各有不同,在原发病基础上多出现肝大,高脂血症。根据脂肪浸润程度和范围,脂肪肝分为弥漫性和局灶性脂肪肝。大体病理可见肝大,肝脂肪含量可高达40%~50%或更多,颜色变黄,油腻感。镜下肝细胞内出现脂肪空泡。也可见肝细胞坏死、多核细胞浸润和胆汁潴留。
    【ct表现  ct扫描是最有价值的影像学检查。平扫显示肝的密度降低,弥漫性脂肪浸润表现全肝密度降低,局灶性浸润则出现肝叶或肝段局部密度降低。ct值测量低于正常,严重者出现负的ct值。ct检查中,通过与脾的ct值比较来评价肝密度异常。正常人肝密度总是高于脾的密度,如果肝/脾ct值之比〈0.85,则可诊断脂肪肝,肝/脾比值也可作为治疗后的观察指标。由于肝的密度降低,衬托之下肝内血管密度相对增高而清楚显示,但走向、排列、大小、分支正常,没有受压移位或被侵犯征象。对比增强扫描,肝比脾的增强效果差,增强的肝内血管在肝实质内显示特别清晰。局灶性脂肪肝,平扫表现片状或类圆形低密度区,可与肝癌、转移瘤、血管瘤等占位性病变混淆。但前者的低密度区没有明显对比增强,并有正常增强的血管通过,可资鉴别。

已收录到“影像文摘”中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8-11-9 20:17:45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3-19 06: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3-19 07:1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形影不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3-19 23:33 | 只看该作者
两付脂肪肝,一个是泾渭分明,一个是混淆黑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3-20 03:09 | 只看该作者
支持脂肪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