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2493|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ZX0759敬请同仁谨慎会诊EH的CT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4-27 03: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h分原发、继发性,原发性eh为良性、自限性影像学改变;继发性为hie后遗改变、颅内感染或代谢性疾病等多病因所致。从临床上:前者无继发性eh所有的病史可鉴别;从影像上:前者往往为双侧对称性改变,而不应该是不对称性改变可参阅。而后者也绝不是自限性疾病。患者家长抱着求知及渴望的态度来网站咨询,网友更应该抱着科学、严谨的态度来解答!而不能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或负不起责任的议论。

同时恳请网站内或业内真正对儿科影像有造诣的专家、学者(要求要积累1000例以上儿童影像经验的)对下面患儿头颅ct仔细会诊,并做出负责任的诊断:

患儿家属提供的临床资料:
轻度宫内感染,出生18天时得肺炎,使用青霉素、阿奇霉素等药物,现医生建议使用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胞磷胆碱钠注射液、神经节苷脂等药物,是否可以用?有必要吗?

患者家属提供的ct图片(部分):



[本贴已被 吕军浩 于 2008-4-27 20:22:37 修改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4-27 07:41 | 只看该作者

1

请神经科专家更好。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8-4-27 7:14:29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4-27 15:27 | 只看该作者
相关咨询帖子:
http://www.radida.com/radinet/read.php?tid=38149
http://www.radida.com/radinet/read.php?tid=37127


大家可以就此问题进一步积累追踪资料,更深一步探讨,毕竟网站人多力量大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4-27 18:56 | 只看该作者
“外部性脑积水”只是一种影像学表现,一种征象!而不是一种疾病。当然就不能做为疾病诊断名称存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4-27 19:13 | 只看该作者
仔细比对“有风的日子”先生上传的这两幅图片是下面链接病例中的,是慧眼2008 发的

http://www.radida.com/radinet/read.php?tid=3814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4-27 19:15 | 只看该作者
这个ct图像很可能是由于小儿头不在扫描孔径的中心,而偏移较大,导致头颅下半部分变暗,不一定是水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4-28 00:18 | 只看该作者
“外部性脑积水”只是一种影像学表现,一种征象!而不是一种疾病。当然就不能做为疾病诊断名称存在了。


这句话好像有毛病!说“只是一种影像学表现,一种征象!而不是一种疾病。不能做为疾病诊断”那为什么影像科、神经内科的同志们有喜好下这个诊断名字!但说是“这个只是影像学表现”,在很多的教材、参考书籍上又不出现,真是奇哉怪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8-4-28 03:23 | 只看该作者

1

国内“外部性脑积水(eh)”这个名词是近几年随着ct影像逐渐在儿科疾病诊断中普及应用而逐年受到人们重视的。由于影像实践的缺乏,早年的影像诊断书籍中很少有能将新生儿疾病单独分章论述的,不要说“外部性脑积水”这样的诊断名词,就连hie、sdh也很少出现吧!而近年来,随着ct影像范围的不断拓展及卫生部大型设备上岗培训的逐年推进,“外部性脑积水”这一概念不但出现在ct专著、专述中,而且做为ct上岗培训的内容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对一个接受过正规系统教育并取得上岗证书的影像科医师来说,对这种常识性的东西甚或eh的出处都不了解的确实也不多见!
目前,国内外对“外部性脑积水”这一概念的认识上还存在许多分歧,这一点我们从国内外对eh的诊断标准的不统一上就可略知一二。
徐赛英《实用儿科放射诊断学》上为平均宽度大于8.9mm;而李松年编著的《现代全身ct诊断学》上的标准为大于7mm;在2006年9月中华放射学会第七届全国儿科放射学年会上,又将标准降至额顶区大脑皮层表面与颅骨内板之间的宽度大于5mm,纵裂前部宽度大于6 mm。               
甚至对蛛网膜下腔正常范围的标准也有分歧:国外文献上的正常范围为小于3mm;而国内则认为:额顶区大脑皮层表面与颅骨内板之间的宽度正常为0~4mm, 纵裂前部宽度正常为0 ~5mm。
尽管目前人们对eh的诊断标准上存在分歧,但有一点是应该明确的:eh应发为原发及继发性。原发性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而继发性多继发于hie、颅内感染、sdh及代谢等多种原因,两者之比约为1:1。原发性为自限性良性改变,无需治疗;而继发性则多需临床干预(脱水、利尿药物应用、甚至导管引流)。
在影像诊断上我认为原发性eh与继发性eh是有诊断依据可循的:前者一般为双侧额顶区对称的、一定范围内的增宽;而后者为双侧不对称的增宽+相应层面相邻脑叶的萎缩改变。
本人认为eh应做为一种影像改变而不应做为一种疾病诊断名词的认识也基于此。因为我们可以看出,既然原发性eh是一种自限性的良性改变,它就不能做为疾病名称存在。而继发性eh则有明确的原因可循影像诊断上就应归属于原发疾病的后遗改变,也没有单独做为一种病名存在的必要!
至于目前影像科、神经内科医师喜爱使用这种诊断的原因问题个人认为十分复杂,不能一概而论,这也不是本人所要关注的问题。
本人基于自己的临床实践及认知能力对eh的总结性发言到此为止。认可者可参考,不认可者也无强免之意。谢谢大家的积极参与。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8-4-27 20:38:46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4-28 14:37 | 只看该作者
外部性脑积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4-28 19:10 | 只看该作者
外部性脑积水征象成立。建议mri检查除外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